□孫美玲
孫吳寫活三篇特色產業文章鋪就百姓幸福之路
□孫美玲
孫吳縣作為黑河市唯一的省級貧困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辦好民生實事,將脫貧攻堅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政治任務、作為“一號”工程,從好準貧困的“脈”、找準致貧的“根”、開準治貧的“方”上下功夫,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圍繞國內外市場有需求空間、有鮮明供給優勢的領域進行深入研究,謀劃產業發展新路徑,全力做好漢麻、食品大豆、安格斯牛“三篇文章”,推動優勢資源轉化為支撐振興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
做好漢麻產業文章。孫吳縣依托資源、區位、物候以及多年漢麻種植的成功經驗,不斷調優農業種植結構,發揮漢麻特色產業優勢,加快推進漢麻全產業鏈延伸發展,為孫吳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堅持規模化引領,狠抓面積擴張。2015年農業部下發了《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其中就包括東北冷涼區。為解決第五、六積溫帶種植品種選擇難、產業培育發展難、農民持續增收難等問題,孫吳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漢麻特色產業作為主攻方向,經過不懈努力,種植面積從最初的500畝,發展到近兩年的10萬畝,居全國縣級單位之首,被中國麻紡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漢麻之鄉”。較大的種植面積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孫吳縣共有漢麻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19家,在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方面優勢明顯,應對風險和市場競爭能力強。經過科學系統計算種植漢麻的收益是大豆的2~3倍、比玉米高50%、比小麥高近30%。此外,漢麻具有改良土壤作用,種植漢麻兩年后,再種植大豆、玉米等其它作物,畝均增產15%左右。堅持基地化發展,狠抓產業延伸。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在黑河調研期間親自聽取黑河市漢麻產業發展情況,孫吳縣作為黑河漢麻產業種植加工核心區,舉全縣之力,聚各方之智,高標準籌建了黑龍江(孫吳)漢麻產業園區,并于7月27日舉行了揭牌啟動儀式。園區總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4億元,構建漢麻食品、藥品、纖維、新材料4個特色產業園。現已投資1.6億元,完成了占地3.4平方公里食品園、藥品園中的產業大道、開發大道等“兩縱兩橫”主干道以及園區內征地拆遷和“四通一平”,完全具備承接項目建設能力。下步,孫吳縣將全力加快漢麻產業園一期工程建設,集中一切力量全力打造“漢麻生產、產品研發、精深加工和物流營銷”為一體的漢麻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堅持多元化推進,狠抓招商引資。8月2日,孫吳縣人民政府與天之草綠色農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簽訂了《漢麻產業投資合作協議》,計劃投資26.4億元,包括漢麻纖維加工、漢麻種植、漢麻桿芯粉加工、漢麻大廈四類項目。孫吳縣永強漢麻合作社與山東臨沂海英麻紡廠合建國海漢麻發展有限公司,投資700萬元建設年產1000噸的精干麻項目,現已正式投產。孫吳縣凱勝漢麻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注冊“爽赫”牌漢麻襪子銷售火熱。下步,孫吳縣將積極與成功藥業、廣州佑漢精仿麻有限公司建設和北京國銳投資集團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就漢麻藥物萃取、絲絨麻生產加工和漢麻蛋白肽生產加工等項目進行深度合作。此外,在談項目還有與美國金太陽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純麻孩集團、江西思達麻紡織有限公司的漢麻系列加工項目。堅持科技化支撐,狠抓服務保障。產業發展科技與人才先行。7月28日,以“健康黑河 合作共贏”為主題的中俄醫科大學聯盟健康黑河發展論壇在黑河舉行,近百名中俄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漢麻制藥領域交流合作開展深入研討,為推進黑河漢麻產業發展聚智獻策。7月29日,黑龍江中昌科技公司漢麻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正式落戶黑河,該院士工作站由楊寶峰院士及其核心團隊組成,為發展漢麻產業引進了高端人才和前沿技術,送來了解決漢麻優良品種匱乏、技術標準不高、市場開拓不足、綜合利用率較低等瓶頸問題的“金鑰匙”,必將有力推動漢麻產業重大項目開發和科技合作,促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孫吳縣與黑龍江省農科院共同發起成立了黑龍江省工業大麻學會,組建了孫吳漢麻協會,科技、信息、市場、資金等要素服務保障逐步完善。下步,孫吳縣將堅持以科技為支撐,憑借物候優勢、勞動力優勢、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快形成“種植、加工、銷售”高度融合的產業體系,力爭利用五年時間漢麻種植面積達到300萬畝,產值增加150個億,成為黑河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柱產業。
迎接黨的十九大、踏上奮斗新征程,孫吳將舉全縣之力,寫活三篇文章,打造全國工業漢麻主產區,做強做精食品大豆產業,建設全國安格斯牛養殖、加工強縣。
做好食品大豆產業文章。“農業供給側改革”穿針引線,推進食品大豆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孫吳縣的大豆質量水平和農業綜合競爭力,建設具有較大規模和穩定產出能力的專品生產基地。通過與國泰君安、國投安信、鄭州大學藥食研究所等部門、技術團隊及專家溝通協調,達成規模種植、期貨交易(含交割庫建設)等意向性協議,打造黑河市食用高蛋白大豆生產銷售核心區,建立了大豆專家院士工作站,成立了以北緯49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主體的大豆種植聯社,通過縣農業局及各鄉鎮與各合作社進行對接,現在已有31個合作社加入了聯社,目前全縣合作社食品大豆種植面積達到43萬畝,共有60個合作社,107個種植大戶,11個鄉鎮、61個村、3814塊地,輻射帶動全縣大豆種植面積120萬畝,今年成功申報了省級大豆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多次邀請鄭州大學藥食健康研究院陳忠華教授為相關合作社和種地大戶講課,并定期召集、相關合作社、種植大戶負責人召開孫吳縣發展優質食品大豆推進會。圍繞種出特色、種出綠色、種出高端,將質量可追溯基地建設與綠標認證、互聯網銷售相結合,通過以提高高蛋白大豆生產規模化、區域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為主線;通過整合技術、資金和管理資源,對標準化示范區進行綜合扶持和示范帶動,達到進一步提升孫吳縣的大豆質量水平,通過標準化種植,提高大豆蛋白質含量。確保安全農產品的供給;通過品牌樹立與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開拓食品大豆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民收入,提升孫吳縣的農業綜合競爭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資源優勢的目標,爭取盡快、盡早實現預期效果。
做好安格斯牛產業文章。大力發展安格斯肉牛養殖,力爭把孫吳縣打造成全國安格斯肉牛養殖第一縣。2016年8月27日,孫吳縣政府與北京鑫茂華商進出口有限公司、海爾集團產業金融現代農業事業部簽定了《三萬頭安格斯基礎母牛養殖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就安格斯肉牛養殖、技術指導、市場供給需求、未來的發展壯大及今后安格斯肉牛產業的發展達成了意向性協議。按照框架協議,孫吳縣將在3年內引進、繁育安格斯牛3萬頭,5年內通過安格斯基礎母牛繁育和利用安格斯肉牛凍精改良本地基礎母牛達到10萬頭的發展目標,并把孫吳縣建成中國安格斯肉牛養殖之鄉,打造全國安格斯肉牛養殖第一縣。今年4月初第一批2100頭安格斯基礎母牛已引進到位,建設了5個標準化安格斯肉牛養殖場,年底引進可達5000頭以上。為保障安格斯肉牛產業的發展壯大,孫吳縣采取“政府引導、合作社運作、農牧民參與、金融支撐、保險服務”五位一體模式加以推進。出臺安格斯肉牛養殖發展扶持意見,對自國外新引進的安格斯基礎母牛和對實施凍配的安格斯基礎母牛實行政府補貼。爭取項目扶持,為5個安格斯肉牛養殖合作社爭取項目資金1000萬元,用于扶持合作社的基礎設施建設。協調保險支持,政府補貼一塊,安格斯基礎母牛落戶孫吳后無縫對接投保。強化科技培訓,聘請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專家、省農墾畜牧研究所專家及北京鑫茂隔離養殖場專家舉辦培訓班,現場指導,畜牧部門還制作了500套安格斯肉牛養殖手冊和光盤發放給全縣肉牛養殖戶。尋求科技支撐,聘請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專家在孫吳縣建立了安格斯肉牛專家工作站,中國農業大學還將在孫吳縣建立產學研基地。建立扶貧發展基金,縣政府籌集1000萬元扶貧資金成立風險基金池,存入孫吳農村商業銀行,撬動銀行資本1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農村、種畜場、良種場和林場婦女飼養安格斯牛發放婦女小額就業貸款,每名婦女最高可貸款10萬元,縣財政貼息扶持。壯大養殖主體,整合全縣的安格斯肉牛養殖合作社,成立孫吳縣興安格斯肉牛養殖合作社聯社,實行統一技術服務和指導。創新發展經營主體,實施招商引資帶動,引進有實力的企業發展安格斯肉牛養殖;采取扶貧開發扶持政策,扶持企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或貧困戶自行養殖;鼓勵采取公司(合作社)+養殖場+農戶等方式壯大安格斯肉牛產業,支持有實力的合作社購買安格斯基礎母牛發放給農戶飼養。積極協調金融部門,創新擔保機制,實施合作社聯保,探索活體抵押模式,引進和挖掘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于安格斯肉牛產業,把安格斯肉牛產業做大做強。孫吳縣還加強與鑫茂華商、孫吳農商行、海爾集團等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放大“3+X”發展模式,加大政府獎勵和貸款擔保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推進規模化養殖,并引進屠宰加工企業,延長和拓寬產業鏈,實現多層次增值,爭取打造全國安格斯牛養殖、加工第一縣。
迎接黨的十九大、踏上奮斗新征程,孫吳將舉全縣之力,寫活三篇文章,打造全國工業漢麻主產區,做強做精食品大豆產業,建設全國安格斯牛養殖、加工強縣,進一步提高“造血”功能,確保不落下一戶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