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郭憲勇 本刊特約記者 張亞丹
風采錄
龍江縣常啟水稻種植家庭農場 走多元化發展之路種植高鈣營養大米打造特色三農經濟
□本刊記者 郭憲勇 本刊特約記者 張亞丹
王秀玲在高鈣大米種植基地檢查水稻長勢
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常啟水稻種植家庭農場成立于2017年,從事水稻種植、養殖為一體專業化經營主體;發展至今,水稻種植面積達1260畝,其中500畝是具有特色的種植高鈣大米,以打造特色經濟,是常啟水稻種植家庭農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常啟水稻種植家庭農場發展至今,在種植高鈣大米發展特色經濟的同時,創建了自己的商標品牌——“地園綠雅香”高鈣大米,倍受市場青睞,目前已達到供不應求的發展態勢,計劃來年繼續擴大高鈣大米的種植面積,走特色化發展之路才是致富奔小康的出路。
王秀玲是常啟水稻種植家庭農場的法人,也是一位勤勞質樸的“三農”巾幗人物,在創建家庭農場的同時,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她致力于高鈣營養大米的種植,為農場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帶來更大的商機。
說到高鈣大米,王秀玲場長興奮的告訴記者:“通過種植高鈣大米,從大米中得到相應的鈣元素的補充,這種在碳水化合物中補充的鈣可以完全被人體吸收,長期的不斷補充鈣,會對人體起到保健,延年益壽作用”。
據了解,高鈣大米的形成,不是土壤中所能提供的,也不是種子所固有的,而是水稻在生長過程中,通過人為的合理施用有機肥料,按照不同的水稻生長時期,階段性補充含鈣微量元素,通過水稻自身吸收轉化,后天成熟轉化為有機的氧化鈣沉淀在水稻子粒內部碳水化合物里,在人們飲食中被身體吸收達到補鈣的作用。
“地園綠雅香”高鈣營養大米品牌的確立,是在陸昊省長倡導的大力發展黑龍江三農高鈣綠色種植經濟戰略鼓舞下,是龍江縣常啟水稻種植家庭農場的大膽嘗試,黑龍江水稻種植具有地域性標志,具有引領作用;高鈣大米種植技術的引進,將給龍江縣水稻種植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打造特色經濟,走特色化發展道路將是龍江綠色種植經濟發展的主流,常啟水稻種植家庭農場將在這場高鈣水稻種植特色經濟中引亢高歌,揚帆起航。
相信,黑龍江的三農綠色經濟,在未來的發展中會打造出更多的特色經濟,在龍江大地這片沃土中會呈現出更多三農多元化家庭農場,會有更多更專業的家庭農場將會引領龍江的三農經濟。
龍江縣常啟水稻種植家庭農場,在王秀玲場長的帶領下,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將不斷求索,不斷用踐行著走集體化道路,多元經營,共創共贏最終實現致富奔小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