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太倉市陸渡中心小學 王家元
微探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數學練習設計
江蘇省太倉市陸渡中心小學 王家元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數學練習中,不僅要使學生鞏固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空間觀念以及抽象、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進行核心素養的提升。
核心素養;數學練習;設計
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個體在數學學習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在各種社會生活情境中積極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分析、解決各種問題,發揮數學應用價值,實現自身與社會持續發展的最基本、最具生長性的相關數學素養。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構建有效的課堂練習也是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課堂練習不僅要使學生鞏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空間觀念,發展抽象、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念、態度、 價值觀,從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本學期在教學百分數后,安排了這樣一組題目: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90% 45.8% 100% 106% 150% 3.3%
1.小明是投籃高手,他的投籃命中率能達到( )。
2.某超市開展迎元旦抽獎活動,中獎率達到( )。
3.一種番茄中的糖分含量是( )。
4.學校舞蹈隊中男生比女生少得多,女生人數是男生的( )。
5.小強的體重比小明重一些,相當于小明體重的( )。
本題呈現的百分數有大于或等于100%的,也有小于100%的;有百分號前面是整數的,也有百分號前面是小數的。學生選擇時,要結合題中的具體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當然,這里有些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只要給出合理的解釋即可。這樣的練習不僅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完善對百分數的認識,而且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數據分析能力,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在“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教學中,要結合小學生認知空間方位的特點,創設豐富的生活場景開展教學。
《圖形與位置總復習》設計了這樣一組題目:
1.如果將點A(6,4)上下或左右平移后,那么移動后的點可能在哪個位置?
2.點A(6,4),如果以第2行為對稱軸(課件需凸顯)找點A的對稱點,可以用哪個數對表示?(6,0)
3.有點A(6,4)、B(2,4)、C(x,y),連接這三點,可能是什么圖形?一定是三角形嗎?
(1)當C在哪個位置時,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當C的坐標是(______)時,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同桌兩個人討論討論。
(3)當C的坐標是(_______ )時,這個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4)當C的坐標是(_______ )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為4。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意在經過溝通“圖形與幾何”內容中的圖形與運動,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圖形與位置三部分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本質。
教學第1題時,學生根據老師的板書(8,4)、(11,4)、(5,4)……很快想到了可以用數對(x,4)來表示點A左右平移時的所有的數對,這也是我課前預料到的。但是在交流第3(1)題時,有的學生可能受到了前面學習的影響,用(2,y)和(6,y)表示所有的情況。

交流中,我反問道:(2,4)和(6,4)也行嗎?
學生恍然大悟,馬上想到:除了(2,4)和(6,4)外,可以用(2,y)和(6,y)表示所有的情況。
當然,整節課中學生在思考A(6,4)、B(2,4)、C(x,y)所形成的三角形形狀及面積大小所表現出的數學交流能力、數學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等數學素養,都令人贊嘆與欣喜。
在教學初始階段,適當運用直觀圖形幫助學生認識數學對象是必需的,但是到了一定的階段,則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展開抽象思維。
在 “認識分數”的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目:

學生判斷后,教師提問:圖形不一樣,為什么第二、第三個圖里的涂色部分都是呢?
小結:無論是什么圖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你能用一張紙把你想認識的分數表示出來嗎?
交流后提問:你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了幾份?涂色部分是這個圖形的幾分之一?
選擇同一類圖形展示:同學們的這些圖形形狀各不相同,但是表示的分數都是一樣的,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這個圖形的
當學生從具象的認識開始形成表象,并且積累了豐富的表象之后,此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相應的規律,如此,學生經歷了完整的思維過程,發展了抽象思維能力。
我們要積極關注數學學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功能,引導學生不僅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且從不同角度發展解決問題,特別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研究數學的熱情,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的培養和數學特有思維方式的感悟等。
如蘇教版六年級下冊《選擇策略解決問題2》的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目:
1元和5角的硬幣一共13枚,共有10元。1元和5角的硬幣各有多少枚?
根據表中的數據,接著想一想、填一填,并找出答案。

1元的枚數 5角的枚數 總元數 和10元比較1 12 1+12×0.5=7 少了3元
大部分學生會將1元的數量一枚一枚地增加,5角的數量一枚一枚地減少,從而找到答案。而少數學生通過觀察和嘗試發現:總元數是一個整數,5角的枚數肯定是一個偶數。因此,在列舉時可以將1元的數量兩枚兩枚增加,5角的數量兩枚兩枚減少,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練習中再次認識策略的特點和價值,形成主動選擇、運用策略的意識,訓練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在策略的選擇與比較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積存,注重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總之,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應對每堂課的練習做精心設計,不要讓練習加重學生的負擔,要通過有效的練習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并進行應用和實踐。倡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數學教學,是體現數學課程價值的要求。基于數學課程的價值追求,我們必須重視數學核心概念的教學,創設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學習和現實情境,注重學生的自主實驗和探究,關注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和關鍵能力的課堂。
[1]曹培英.“抽象”能否成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J].小學數學教師,2016(7-8).
[2]馬云鵬.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5(5).
[3]李星云.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 [J].課程·教材·教法,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