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 吳 玲
關于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的深入思考
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 吳 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變,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使課堂中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進行轉變。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探究式教學已經得到普遍的應用和推廣,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數學方式。通過探究性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學習和掌握。本文對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的方式進行研究,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策略
高中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具有很高的邏輯性。探究性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微型探究教學,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通過微型探究教學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知識的掌握進行檢驗,并且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課堂教學的重點進行確定,促進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
在高中數學開展微型探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對教學問題進行引入和探究,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探究的興趣,促使課堂教學內容能夠和學生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例如,在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五《余弦定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數學問題的設置,如把矩形KLMN比作是貪吃蛇的游戲界面,KL=MN=340,LM=KN=160,線段OP和線段KN垂直,垂直點是KN的中點O,OP=80,點P在矩形內,貪吃蛇從KN的中點O出發移動到P點。現在一顆豆子從L處移動到K處,貪吃蛇從P點移動去吃豆子,蛇和豆子同時移動,兩者移動的路線為直線而且勻速。如圖所示。
問題1:如果貪吃蛇的速度和豆子的速度是一樣的,那么貪吃蛇最快在什么位置吃到豆子?
問題2:如果貪吃蛇的速度是豆子速度的二分之一,那么貪吃蛇最快在什么位置吃到豆子?
問題3:如果豆子的移動速度是貪吃蛇移動速度的x倍,那么x的取值范圍是多少?
這是學生都曾經玩過的游戲,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的過程中結合游戲,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問題1中最快吃到豆子的位置在PL連線的中點垂直線和KL線段的交點位置;問題2中在KL上假設一點A是最快到達的位置,通過△KPA的余弦求解答案;問題3中假設
PB是P點垂直于KL的線段,垂直點為B,取值范圍是x>

針對現階段的高中數學來說,存在不少的知識難點和重點,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不少困難。數學不僅僅需要學生具有邏輯性思維,同時還需要學生具備空間思維。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微型探究教學,促進學生立體思維的培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例如,在蘇教版高中數學《棱柱、棱錐和棱臺》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知識內容和微型探究教學進行結合。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教學設計:
問題1:現在有兩個立體圖形,一個是由等邊三角形組成的四棱錐,另一個是和三角形邊長相等的正方體,將兩個多面體構建成完整的多面體,把這個多面體展開,如何計算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問題2:有兩個相同的三棱準,棱柱的上下底面是三角形,三個側面是矩形,棱長是如果棱柱的底面三角形的三個邊長是3a、4a、5a,將兩個棱柱拼湊成完整的四棱柱,求a為和值時四棱柱平鋪面積最小?在進行探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紙片,讓學生利用剪刀對題目中的情況進行動手操作,并且對立體圖形進行拼湊,然后結合自己制作的圖形進行課題探究,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在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層次劃分探究教學,引導學生按照層次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蘇教版高中數學《基本不等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教學問題進行探究教學:現在有一個天平秤,秤的兩個稱量臂長度不相等,先把物體在左邊的托盤上進行稱重為x,然后在右邊的托盤上進行稱重為y。
問題2:應當怎樣對物體的重量進行表示?
在進行課堂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問題的層次由易到難,引導學生進行逐步探究,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同時能夠促使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在微型探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利用數學知識內容進行問題的解答,促進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需要對學生傳授數學原理知識,同時需要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微型探究,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能夠深入地對數學課題進行全面的思考,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和推理技巧的掌握和應用水平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開展微型探究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不同難度的數學問題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究,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提高數學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1]劉建會.關于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的思考[J].時代教育,2016(14):151.
[2]陶駿.關于高中數學微型探究教學的思考[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2014(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