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紅,鄒 珍,張 琳,吳 凡,鄭志杰
(1.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 200240;2.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上海 200240; 3.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336)
?醫學教育?
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及公共衛生教育發展
李國紅1,2,鄒 珍1,3,張 琳1,吳 凡3,鄭志杰1
(1.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 200240;2.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上海 200240; 3.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336)
文章結合我國及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教育發展狀況,提出了公共衛生核心能力的概念,通過德爾菲專家咨詢法構建了公共衛生核心能力框架,并對我國公共衛生教育發展進行了展望。
核心能力;公共衛生;教育發展
近年來,隨著新發傳染病暴發,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凸顯以及慢性疾病負擔的日益增長,公共衛生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公共衛生核心能力這一概念被運用得越來越廣泛。公共衛生是關系到國家或地區人民群眾健康的公共事業。提升公共衛生核心能力,使群體的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一直致力追求的,也是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關注的一環,作為公共衛生重要且關鍵啟始環節的公共衛生教育理所當然應有其新的發展追求。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國公共衛生協會、美國公共衛生學院協會等15個機構和組織聯合組成了一個旨在促進公共衛生教育和實踐的網絡連接科學與公共衛生實踐委員會。2001年4月,該委員會起草了“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核心能力”體系[1],并于2004年4月確定最后版本。
該體系對核心能力的界定是:為了充分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必需的一系列個人技能。各類人員需要通過學習來提高各種能力以達到熟練水平,學習內容將隨個人背景和工作任務而有所區別。該體系分為8個領域的68種核心能力,領域分別是分析性評價、政策制定/項目計劃、溝通、文化勝任、全方位社區工作、基礎公共衛生知識、財務計劃和管理、領導能力和系統思維。68種核心能力均分別針對一線人員、高級人員和監督管理人員三個層次崗位做了相應的區別要求。
2.1 美國
美國的公共衛生教育以研究生為主,對課程體系建立了嚴格的評價體系,每年根據評價體系可進行指標的增加或刪減。近年來美國公共衛生教育的內容根據社會的發展不斷進行更新,并把新涌現的社會政策問題等作為教學重點。美國公共衛生教育理事會規范了MPH學位點應包括5個方面的教育內容,即行為科學、生命統計、環境衛生科學、流行病學及衛生事業管理。
美國公共衛生教育的發展也經過了一系列變革[2]。首先,公共衛生課程把技能、態度和知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在公共衛生教育中除注重對科研、專業能力的培養外,還特別注重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并強調對領導能力的培養;第三,公共衛生師資范圍進一步拓展,包含多方位、多層次的力量;第四,針對社會發展和衛生事業變革的需求,不斷修訂、完善公共衛生教育的培養計劃和方案。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是保證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美國的公共衛生教育注重過程和結果的評估和監測,根據評定標準考核學生所掌握的公共衛生專業課程知識,也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評估。美國的公共衛生評估方法非常嚴謹,在評估時注重將測量理論引入到測量工具的選擇和結果的解釋中[3]。
2.2 加拿大
加拿大的公共衛生教育和培養起步較美國晚,SARS的爆發使加拿大意識到了公共衛生系統的能力缺乏,其后才相繼成立了相關的公共衛生教育的機構,并在MPH項目、公共衛生學院以及本科公共衛生項目上迎來了快速的增長[4]。
為了促進公共衛生教育的發展并保證教育質量的提高,加拿大對公共衛生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規定[4],如對公共衛生教育課程課時數的要求(在任何一個4年的課程教育中,公共衛生的教育課程至少要占到200小時),要有專門的教科書,要有保證教育質量的專職的公共衛生教育人員及其專業技能的要求等。
加拿大公共衛生部門制定了加拿大公共衛生核心競爭力框架[5],對公共衛生需要具有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公共衛生實踐的方法,績效考核和管理辦法等進行了闡述,以保證公共衛生教育的培養對象具有符合公共衛生規定的能力素質。
2.3 歐洲
歐洲是世界公共衛生教育的發源地,其公共衛生教育有著獨特的發展歷程。歐洲公共衛生的重點領域包括:人群健康監測,計劃、參與、評估預防項目,醫療保健的組織。相應的,歐洲從6個專業領域界定公共衛生的能力,包括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以及所需技能的實踐能力,分別為方法學,社會環境和健康,物理、化學和生物環境和健康,衛生政策、組織、管理和經濟學,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跨學科的知識例如策略制定、倫理學[4]。
歐洲公共衛生能力的發展是個不斷重復和持續改進的過程,考慮到公共衛生的獨特性,它不是純學術的,也不是純應用或純政治的,但又和政策具有密切的相關性,歐洲的公共衛生教育強調對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以及領導能力的培養。
從以上國家的公共衛生教育可以看出,國外公共衛生教育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公共衛生教育的共同特點是對公共衛生領域人才的培養起點高,培養目標明確、要求嚴格,非常注重與實際工作的需要相結合。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特別強調重視學生實踐與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是對被培養者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我國公共衛生教育,雖然近幾年部分學院和教師在教學方法、手段等各方面進行各種借鑒與改革嘗試,但總體上改革的力度不大,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與國外先進的公共衛生教育觀念、方法與手段相比仍有較大差距[7-10]。
21世紀的公共衛生是多學科的,考慮到公共衛生專業人員面臨的挑戰,公共衛生核心能力需要能夠滿足公共衛生教育和培訓的不同層次、公共衛生就業水平,公共衛生實踐必須包括健康決定因素的研究和控制。明確現代公共衛生教育中需要滿足的公共衛生核心能力框架及指標體系,為公共衛生教育發展提供支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德爾菲法專家咨詢進行現代公共衛生核心能力評估體系研究,首先在對國內外文獻檢索的基礎上,形成了現代公共衛生核心能力的初步框架,并通過專家咨詢對提出的初步框架進行了修訂。共進行兩輪專家咨詢,第一輪與第二輪的專家積極系數為99.1%與100%,專家針對調查信息提出了大量建設性意見,反映出專家對公共衛生教育改革的重視程度和參加本次研究的積極程度。
4.2 公共衛生核心能力的提出
本研究將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定義為:所有公共衛生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能夠滿足具體崗位、職責和公共衛生項目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并提出公共衛生核心能力框架,由公共衛生倫理和法律、公共衛生專業能力、政策發展和實踐能力、領導能力4項一級指標組成,并強調核心能力二級指標14項具體能力綜合發展的重要性,詳見表1。
表1 公共衛生核心能力框架
4.3 對公共衛生核心能力的理解
4.3.1 公共衛生倫理和法律
公共衛生與人文科學的聯系緊密,公共衛生工作者首先應具備正確的公共衛生倫理思維,熟悉衛生法律和醫學心理學知識,并應具有一定生活閱歷,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這些素質的培養對于公共衛生工作者至關重要。
目前,國內公共衛生教育對公共衛生倫理教育的針對性不強[8-10],這可能與公共衛生倫理學是最近十多年才興起的一門學科有關。公共衛生倫理學旨在探究與公共衛生服務有關的行為規范的倫理學科,與傳統醫學倫理學相比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傳統的醫學倫理學主要強調的是患者的個體利益和需求,維護患者的生命安全、知情權和隱私等問題,而公共衛生倫理學既要考慮個人的利益和需求,也要考慮關乎群體的健康和安全的問題。
法律知識是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公共衛生工作者必須能夠掌握與整個衛生系統相關的法律知識,在處理公共衛生事件時,應正確處理醫患矛盾的激化、權勢的高壓、人情牽扯以及媒體炒作等社會因素的干擾。應重視對學生進行與公共衛生相關的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培養,以使新世紀的公共衛生人才素質更全面。
人文基礎是公共衛生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成分。公共衛生學生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公共衛生工作者,單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識基礎,需要很多社會學、管理學、環境學、經濟學、法學等各種背景的人才。
4.3.2 公共衛生專業能力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新的公共衛生問題不斷涌現,影響人群健康的因素也越來越復雜和難以預料,對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者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扎實的公共衛生專業能力就成為一個好的公共衛生人才的核心內容。
公共衛生工作者需要具有扎實的公共衛生基礎知識和技術,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反應能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能力。這3種能力密不可分,對于公共衛生工作者缺一不可。專業能力的形成和培養,主要依靠公共衛生教育教學。作為公共衛生教育工作者,應強化公共衛生專業人才養成教育,發展學生基本能力指標,增強公共衛生專業學生和公共衛生工作者的專業能力,確保具備就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公共衛生工作者的專業知能。
4.3.3 政策發展和實踐能力
國際公共衛生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公共衛生的實踐也就是根據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對公共衛生問題的發現、分析,把理論結合實際,進一步鍛煉和完善自己對公共衛生問題的分析能力,進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干預措施。同時,公共衛生能力還必須包含政策發展的能力。在醫學教育中大家都已經意識到成果轉化的重要性,但最高層次的成果轉化應該是政策轉化,只有把實踐的結果、研究結果進一步形成政策才能使受眾更廣泛、發揮更大的效力。因此,公共衛生工作者需要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評價的能力、社區實踐的能力、政策發展和項目實踐能力,綜合運用各種知識,不斷完善,形成政策發展和實踐能力。
4.3.4 領導能力
公共衛生關乎的是公眾健康,這就意味著公共衛生的廣泛性和其他學科的交叉性。公共衛生既與臨床醫學、管理學、全科醫學等衛生領域相關,也與決策者有密切的關系,同時也需要和其他執業者、研究者、教育者和傳播媒體等相融合。對于人群疾病的控制和健康促進,必須將改善物質和社會環境、個體預防和適宜的治療結合起來。公共衛生教育要注意培養受教者的交流溝通能力、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領導及系統思維能力,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公共衛生保障人群健康的職責。
全球對公共衛生發展日益重視,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調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為保證公眾健康水平的提高,對公共衛生的投入也大幅度增加,但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關鍵是高素質的公共衛生人才,公共衛生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公共衛生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過程中,重視加強對公共衛生核心能力的培養,包括學校教育和職后教育,提高公共衛生人員的素質,是人民健康的重要屏障。
[1]EDGAR M1,MAYER JP,SCHARFF DP.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Core Competencies for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J].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Practice,2009,15(4):E7-16.
[2]FINEBERG HV,GREEN GM,WARE JH,et al.Changing Public Health Training Needs: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he Paradigm of Public Health[J].Annu Rev Public Health,1994,(15):237-257.
[3]AH MOHIElLDEIN.Outcome-based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towards Academic Programmes Accreditation:A review Article[J].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7,67(3):454-460.
[4]RICHARD MASSE,BRENT MOLOUGHNEY.New Era for Schools and Programs of Public Health in Canada[J].Public Health Reviews,2011,33(1):277-288.
[5]夏新斌,梁海軍.加拿大公共衛生制度對我國的啟示[J].衛生經濟研究,2005,(5):28-29.
[6]MOWAT,DL,MOLOUGHNEY BW.Developing the Public Health Workforce in Canada:a Summary of Regional Workshops on Workforce Education and Raining[J].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4,95(3):186-187.
[7]朱昌蕙,陳丹鏑,馬 驍,等.公共衛生教育的教學方法與改革趨勢[J].現代預防醫學,2006,33(3):295-297,305.
[8]徐 緩.關于我國公共衛生人才核心能力的思考[J].中國公共衛生理,2006,22(2):95-98.
[9]傅 華.如何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來夯實公共衛生這道墻[J].復旦教育論壇,2005,3(1):87-89.
[10]李文芳,張 玲,唐岱琨,等.加強公共衛生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7):847-848.
(本文編輯:鄒楊)
Thedevelopmentofpublichealthcorecompetenceandpublichealtheducation
LI Guo-hong1,2,ZOU Zhen1,3,ZHANG Lin1,WU Fan3,ZHENG Zhi-jie1
(1.SchoolofPublicHealth,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fhai200240,China; 2.ChinaHospitalDevelopmentInstitute,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fhai200240,China3.ShanghaiMunicip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anfhai200240,China)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e of public health. Through Delphy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to build the framework index of public health core competence,and outlook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core competence,public health,education development
R-05;R197
A
1003-2800(2017)10-0043-03
2017- 09- 05
10.3969/j.issn.1003-2800.2017.10.011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項目:發展以能力為基礎的現代公共衛生教育(11-081)
李國紅(1968-),女,河南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衛生管理方面的研究。
鄭志杰(1964-),男,浙江人,博士,教授,主要從事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