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晨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安徽合肥 230022)
產科護理干預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中的應用評價
宋 晨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安徽合肥 230022)
目的 觀察研究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過程中應用產科護理干預可取得的效果,服務于臨床。方法 選取120例在2016—2017年被我院產科接收治療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將在實施基礎護理的過程中增加常規護理措施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產科護理干預措施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果以及對工作人員的護理滿意程度。結果 觀察組中有50例顯效,8例有效,2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滿意率為83.3%;觀察組中有54例患者表示非常滿意,有4例患者表示滿意,有2例患者表示不滿意,總護理滿意度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護理滿意度為75.0%,兩組結果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過程中增加產科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可以進一步增加患者血壓的改善效果的同時能夠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水平并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加強了產婦與新生兒的安全保障,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產科護理干預;妊娠期高血壓;應用效果
在醫院婦產科中,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常因生理或心理因素而患有相關疾病,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就屬于常見病之一。在臨床上患病較輕者癥狀不明顯或出現輕度眩暈、血壓上升幅度不大、尿液中出現的蛋白含量較少;嚴重者出現明顯頭痛、視線模糊、反胃惡心、右上腹持續疼痛等,血壓上升幅度較大,尿液中出現的蛋白含量較多等[1]。據統計調查,現階段我國女性患者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概率為9.4%,對孕婦和新生兒的生命產生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中實施相關干預行為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次研究選取120例在2016—2017年于我院產科接受治療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觀察分析了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過程中應用產科護理干預可取得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120例在2016—2017年被我院產科接收治療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60例。實驗組中的研究對象年齡在24~3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29.5±3.50)歲之間;懷孕時長為34~40周,平均時長為(37.93±1.31)周;其中有40例患者為初次生產,有20例患者為經產婦;分別有28例、20例、12例患有輕度、中度、重度妊娠期高血壓。對照組中的研究對象年齡在24~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5±3.17)歲;懷孕時長為34~40周,平均時長為(36.58±1.28)周;其中有39例患者為初次生產,有21例患者為經產婦;分別有29例、20例、11例患有輕度、中度、中度妊娠期高血壓。兩組患者的年齡、懷孕時長、產次、病情等一般基本資料差異結果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1)對照組護理方法
在實施降壓、利尿等基礎護理的前提下采用常規護理模式。
(2)觀察組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增加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包括①當有孕婦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癥狀時,護理人員要及時緩解其情緒,用認真耐心的語氣向患者以及家人解釋有關誘導該類疾病發生的因素以及相關治療情況,詳細回答患者不清楚的地方,幫助其保持樂觀良好的情緒。②在治療護理期間,工作人員要對每個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生命意識與膝跳反應進行嚴格的觀察監測并做好記錄。在產后,護理人員要確保患者能在早期進行排尿,防止出現膀胱增大對子宮造成損害的情況[2]。此外,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尿量及其顏色的觀察和記錄,若術后血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可在一小時后去掉導尿管。③在護理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幫助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安排。在產后的那天要叮囑患者不能喝水,在一天之后可進食液體類食物,在腸道能夠排氣后,才可進食半液體類食物。④若術后有患者出現出血情況,需立即使用收縮子宮的藥物,并對裂傷處進行縫合。此外,護理人員要持續監控患者是否有子癇先兆的臨床表現,并提前準備好急救藥物與相關設備。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療效標準
(1)臨床效果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身體各項指標恢復到正常水平,則為顯效;臨床現象明顯改善,身體各項指標趨向恢復到正常水平的程度較大,則為有效;臨床現象沒有得到改善,身體各項指標無變化甚至病情更加嚴重,則為無效。總有效率等于顯效與有效例數占總數的百分比。
(2)護理滿意度
采用院內設計制定的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四個等級: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總滿意度等于非常滿意與滿意例數占總數的百分比。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選用 SPSS16.0 軟件統計分析所得的具體數據,用()加以表示計量資料,用 t檢驗比較結果,用表2檢驗計數資料, P小于0.05為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中有50例顯效,8例有效,2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滿意率為83.3%,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通過分析調查結果可知,觀察組中有54例患者表示非常滿意,有4例患者表示滿意,有2例患者表示不滿意,總護理滿意度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護理滿意度為75.0%,兩組結果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在臨床上,當孕產婦的孕周超出24周后易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在通常情況下,該病是由患者所處的周圍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所造成[3],對患者以及胎兒的生命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脅。為進一步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不僅要從常規方式出發還要增加相關護理干預措施。根據該文的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中有50例顯效,8例有效,總有效率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滿意率為83.3%;觀察組中有54例患者表示非常滿意,有4例患者表示滿意,總護理滿意度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護理滿意度為75.0%,兩組結果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過程中增加產科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可以進一步增加患者血壓的改善效果的同時能夠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水平并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加強了產婦與新生兒的安全保障,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黃秀杰.產科護理干預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7):4+6.
[2] 李英蘭.產科護理干預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中的應用評價[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3):177-178.
[3] 黃冬梅.產科護理干預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8):4357-4358.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Obstetr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Care of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Song Che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22,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obstetr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to serve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a fotal of120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who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patients in the controd group recieved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nursing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basis of the obstetrics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a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staff. Results there were 5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7%,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obstetr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pplication effect
宋晨,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