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玲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合肥 230000)
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的護理分析
周明玲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合肥 230000)
目的 對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的護理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選取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58例,隨機方式分為常規組與干預各29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干預組的死亡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死亡率;干預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好于常規組的護理滿意度,兩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 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優于全面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護理滿意程度,降低死亡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急性主動脈夾層;腔內修復手術;護理效果
在心血管疾病中,主動脈夾層是其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疾病[1]。急性主動脈夾層具有發病快、死亡率高等特點[2],一旦患有該疾病,需立即進行治療,如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將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選取我院58例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 研究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58例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擲色子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平均每組29例,常規組中,有17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分布在39~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9±10.8)歲;干預組中,有18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分布在40~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1±11.2)歲。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可知,無明顯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
1.2 方法
予以常規組一般護理方式。醫護人員需告知患者臥床休息,每天測量患者的血壓,次數為6次。如果發現異常問題,需要立即匯報主治醫師,并進行處理。
干預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實施全面護理,護理內容見下文。
(1)臥床休息
醫護人員需要在患者入院之后,及時對患者心臟實施監控,并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實施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與此同時,以患者的實際病情為依據,為患者調整舒適體位,防止出現主動脈夾層急性期血腫破裂和血腫擴散。醫護人員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需保持動作柔和,減少患者過度用力現象。急性期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協助患者練習床上排便,避免因咳嗽等動作較大行為而出現夾層破裂等現象。注重患者主訴,加強巡視,如患者再次出現胸前區疼痛或疼痛加重,立即通知醫生,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2)心理護理
由于此類疾病具有發病快、死亡率高等特點,導致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進而增加了心理壓力。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缺乏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對治療效果有所懷疑,進而影響了治療效果。為此,醫護人員應加強同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為患者講解有關該類疾病的知識,實施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而提高治療效果。
(3)切口護理
術后加強患者穿刺處切口護理,切口處彈力繃帶及砂袋加壓包扎,觀察切口有無滲出,切口周圍有無腫脹或瘀青,術肢制動12~24 h。期間加強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特別是血壓觀察,如患者短時間內血壓急劇下降,注意夾層術后再破裂的可能,備齊搶救藥品,積極配合醫生搶救,并積極做好再次手術準備。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 P S S統計學軟件,對所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并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差異值p<0.05,表明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的滿意程度
經過護理之后,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干預組護理的滿意程度為93.1%,常規組護理的滿意程度為72.4%,干預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好于常規組,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對比表
2.2 對比兩組患者隨訪期間的死亡率
在隨訪期間,干預組中,腎衰竭死亡人數為1人,腦出血死亡人數為2人,多器官衰竭死亡人數為2人,死亡率為17.2%;常規組中,心肌梗死死亡人數為3人,胃癌或者肺癌死亡人數為2人,死亡原因不明的人數為4例,死亡率為31.1%,通過比較,干預組的死亡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
通過本次研究可知,經過護理之后,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干預組隨訪期間的死亡率為17.2%,常規組的死亡率為31.1%,干預組的死亡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1%,常規組護理的滿意度為72.4%,經過比較,干預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好于常規組,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均成立(p<0.05)。由此可見,對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實施全滿護理措施,其效果顯著。
總而言之,將全面的護理方式應用于腔內修復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護理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護理滿意程度,降低死亡率,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在臨床醫學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1] 李祥,姚碧,倪良春,等.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對急性主動脈夾層破裂肺損傷患者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9):1851-1854.
[2] 周春暉,歐陽洋,李剛,等.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聯合限制性裸支架治療B型主動脈夾層對術后主動脈重塑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6,25(12):1694-1700.
Nursing Analysis of Endovascular Repair for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Zhou Mingl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Hefei Anhui,230000,China)
Objective the nursing of endovascular repair for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Methods 58 cases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were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repair.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29 cases randomly.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the mortality rat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mortality;nursing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endovascular repair for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s superior to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improve 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mortality,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cute aortic dissection;endovascular repair;nursing outcome
周明玲,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血管甲狀腺小兒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