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達云
(江蘇省寶應縣人民醫院,江蘇揚州 225800)
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的對策及效果分析
郝達云
(江蘇省寶應縣人民醫院,江蘇揚州 225800)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的對策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給予風險管理模式。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風險意識,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對策;效果分析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各醫療機構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日益增多。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選擇使用血液透析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風險性的問題[1]。因此,為了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等問題的發生,應該對血液透析護理工作加以風險管理,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該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的對策及效果,取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3~78歲,平均年齡(42.4±3.9)歲,透析頻率為每周2~3 次,平均透析頻率(1.8±0.7)次,每次治療時間為 2~4 h,平均治療時間為(2.7±0.8)h,治療血流速度為每分鐘200~ 300 m L,平均血流速度(248.3±4.1)m L;對照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38.2±4.3)歲,透析頻率為每周2~3 次,平均透析頻率(1.8±0.7)次,每次治療時間為 2~4 h,平均治療時間為(2.7±0.8)h,治療血流速度為每分鐘200~300 m L,平均血流速度(248.3±4.1)m L。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均知情同意該研究,該研究已經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對照組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時刻觀察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一旦發現異常,應該立即停止血液透析。另外,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配合好醫生,避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2)研究組護理方法
首先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干預,方法同對照組一樣,然后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模式,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性問題做好總結并及時分析,尋求良好的解決方法,另外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在患者接受治療之前就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干預,做好準備,保證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具體操作如下第一,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對于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風險性問題都要考慮到并加以總結,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建立起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并建立風險管理制度,使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夠更加規范,為患者的有效治療提供保障[2]。第二,強化工作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及處理能力。在我院的護理工作方面,醫院要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風險管理制度的培訓,使護理人員提高風險管理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第三,規范動靜脈內瘺及透析導管相關操作及管理。在血液透析具體的應用操作方面,各醫療機構應該格外重視,不僅要組織有關工作人員積極學習這方面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定期進行實際操作培訓。第四,加強透析患者生命體征監測。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身體指標的觀察,大約每小時對患者生命體征監測一次。同時,對于在治療之前已經總結分析過風險問題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多加注意,應該增加監測次數。

表1 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表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1.3 觀察指標
采用江蘇省寶應縣人民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統計兩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程度,護理滿意度=(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本組總人數×100%。另外統計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并計算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應用SPSS18.0,計數計量資料應用χ2(%)以及t檢測(),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在血液透析的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實施風險管理模式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應用價值。第一,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在各醫療機構,必須保持環境的潔凈,尤其保證環境中不能存在有感染性的細菌和病毒,因此,要及時為環境做好消毒工作。第二,做好觀察護理工作。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實時檢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第三,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醫務人員要及時為患者宣講有關方面的知識及注意事項[3]。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地規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李永榮.分析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以及風險管理對策[J].醫藥前沿,2016,6(1):223-224.
[2] 唐麗,謝桃紅,王坤.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風險管理對策[J].全文版:醫藥衛生,2015(11):70.
[3] 許方方,彭紅艷,鐘惠琴,等.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風險管理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0):190-192.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Effect of Hemodialysi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Analysis
Hao Dayun
(Jiangsu Province,Baoying County People 's Hospital,Yangzhou Jiangsu 2258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effect of hemodialysi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ethods in January 2013 - June 2017 in 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distribution,it can b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mong them,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risk management model. Results the team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hemodialysi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patients,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 and risk awareness,worthy of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hemodialysis;nursing;risk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effect analysis
郝達云,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血液透析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