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彤/江蘇省淮安市委副書記
深挖產業富礦 激活富民源泉
張 彤/江蘇省淮安市委副書記

今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認真貫徹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精神,堅持把產業富民作為推進“兩聚一高”、實現“兩大目標”的重要抓手,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到實處。淮安市嚴格按照省紀委“5+2”推進機制和省農委“四掛鉤兩清單”工作機制要求,進一步明確產業脫貧產業富民的重點抓手、具體舉措,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努力提升扶貧工作實效。
一方面,圍繞“生態文旅水城”這一發展定位,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統籌優質稻米、高效園藝、規模畜禽、特色水產和休閑農業“4+1”現代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加強規劃編制,梳理出三個重點幫扶縣區特色產業中需要扶持的高價值、高顏值“高值”農業項目。另一方面,要求三個重點幫扶縣區安排640萬元專項經費,按照每個村5萬元標準重點做好128個省市定經濟薄弱村和古淮河沿線、漣淮結合部兩個特色產業示范帶的規劃編制,加強與省農業科技專家指導團的對接聯系,努力以規劃塑造功能、功能吸引項目、項目培育產業、產業帶動富民。
加強項目對接。積極策應省農委“四掛鉤兩清單”,就農業特色小鎮建設、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示范推廣基地建設、縣區與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南北掛鉤、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興建以及本地農業龍頭企業壯大等方面,落實責任主體,明晰對接機制,加快項目推進。做實項目對接基礎工作,對128個省市定經濟薄弱村上報的自排項目進行梳理分析,圍繞土地指標和政策、設備和基礎設施、人才和技術、資金等四個方面,列出具體需求清單,圍繞特色種植養殖業、設施農業、加工業、休閑觀光與鄉村旅游業、光伏業、綜合農業等六大類別,排出具體項目清單,在此基礎上組織省市專家團隊、涉農部門進行論證篩選、把關甄別,排出一批可行性強、帶動效果好的重點需求和項目,尋求省農委等部門的支持。加快推進市政府與省農墾集團的戰略合作,圍繞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新成果推廣、土地流轉、企業落戶、基地建設、品牌共建、農技培訓等方面,排出具體對接項目。加強項目培育。運用淮安農村綜合改革成果,推廣“政府+企業+農戶” “企業+基地+農戶” “企業+合作社+農戶” “園區+企業+農戶”和整村推進等可復制、接地氣的扶貧方式。大力發展與農民增收關聯度高、有產業基礎、引進后能帶動形成或提升產業的富民項目、龍頭項目,積極培育門檻低、離家近、群眾好參與的“三來一加”型創業就業項目,不斷增加低收入戶的地租收入、務工收入、股份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對全市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進行梳理,按照成熟型、成長型分類,年度繪制發布《淮安市現代農業項目分布圖》,對成熟型企業重抓提檔升級、成長型企業重抓提質擴量,動態加強項目的培育梳理,以項目助推產業發展,促進富民增收。同時,進一步優化完善“陽光扶貧”監管系統,確保扶貧資金用得好、用得準,扶貧項目落得實、建得快。
通過產業扶貧真正拔掉窮根,既要用好市場之手,促進龍頭企業培育、區域農產品品牌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還要用好政府之手,提高產業富民的組織化程度,實現市場拉動、政府推動。強化政策聚焦。市縣出臺關于推進農業產業富民的實施辦法,市財政每年追加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并統籌農業綜合發展、農業生產發展、水利發展、林業發展、農村社會發展、扶貧開發等6類別資金,切塊整合使用,實現“多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激發內生動力。由市紀委牽頭建立針對3個重點幫扶縣區的“3+2”監督推進機制,嚴肅執紀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堅持抓黨建帶產業、促扶貧,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抓好力量集成。市縣成立特色產業精準脫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委,具體負責項目策劃編制、管理實施和統籌推進,要求市農委和三個重點幫扶縣區主動加強與省農委等部門定期匯報溝通,形成上下銜接、動態協調、推進有力的工作機制。建立完善市領導、市農委班子成員掛鉤聯系縣區,市縣鄉聯動幫扶組、專家指導團聯系服務經濟薄弱村的工作體系。優選鄉科級后備干部、大學生村官和90后新入職公務員擔任鄉鎮扶貧專干、村扶貧書記(主任)。深入推進機關干部“三進三幫”大走訪、人大代表“千百萬扶貧濟困”大行動,著力構建多方聯動、整體推進的產業脫貧產業富民工作新格局。□
省紀委建立精準脫貧監督推進機制
為強化督促檢查,確保政令暢通,推動中央和省委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大戰略部署落地落實,省紀委決定建立對省重點幫扶地區精準脫貧工作監督推進機制。
截至2016年底,蘇北5個設區市12個省重點幫扶縣(區)共有低收入人口107萬、經濟薄弱村343個,占比分別為54%、59%,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建立監督推進機制,主要目的在于督促5個設區市黨委政府、紀委進一步落實精準脫貧工作職責,如期完成產業引領脫貧致富等脫貧攻堅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
監督推進機制主要體現為“5+2”機制。“5”主要是指蘇北 5個設區市黨委政府、紀委,重點督促其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履行對本行政區域內省重點幫扶縣(區)精準脫貧的職責,制定實施重點幫扶縣(區)特色產業精準脫貧規劃和具體方案,列出需求清單、責任清單,扎實有效開展脫貧攻堅;“2”主要是指對2個方面強化監督推進,一方面是強化省農委發揮產業引領脫貧致富工作職能,列出項目清單、政策清單,做好協調銜接,更大力度推動產業扶貧,加快省重點幫扶縣(區)精準脫貧的步伐;另一方面是強化省紀委對蘇北5個設區市黨委政府、紀委履責情況的監督檢查,通過“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加大監督執紀問責的力度,推動和促進產業扶貧等各項扶貧攻堅方針政策和富民措施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