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福云
(聊城市人民醫院心外科,山東 聊城 252000)
心理護理干預對中年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情緒的影響分析
馮福云
(聊城市人民醫院心外科,山東 聊城 252000)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中年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情緒障礙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在行主動脈夾層腔內隔絕術前、術后均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觀察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護理。護理前后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心理狀態評估。結果 干預后第7天,研究組SAS和SDS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有助于患者康復。
主動脈夾層;心理護理;焦慮;抑郁
主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指主動脈腔內的血液通過內膜的破口進入主動脈壁中層而形成的血腫,發病14天內為急性期,具有高發病率和病死率的一類心血管管疾病[1]。大部分患者表現為胸背部火腰腹部撕裂樣疼痛,或伴有大汗、嘔吐、暈厥等現象[2]。為探討心理干預在主動脈夾層患者情緒的影響,我們選取本院住院治療的主動脈夾層患者,研究如下。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38~51歲,平均年齡(35.61±2.68)歲。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8~48歲,平均年齡(33.57±4.62)歲;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2~51歲,平均年齡(35.12±5.03)歲,兩組在年齡,性別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主動脈夾層分型為:Ⅰ型夾層自升主動脈,累及主動脈弓;Ⅱ型夾層僅累及升主動脈;Ⅲ型夾層自降主動脈向遠端擴展。入選標準:經主動脈CTA確診為Ⅲ型主動脈夾層;患者無精神障礙,可正常交流;愿意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有重要臟器合并癥患者;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不愿接受本研究者。
兩組患者經過主動脈夾層腔內術后均給與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與心理護理干預。
1.2.1 常規護理
(1)嚴密監測其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尿量,持續吸氧4~6 L/min,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增加胸、腹腔壓力的活動,加強生活護理,翻身時動作應輕柔。
(2)觀察生命體征及神志的變化,監測血鉀、腎功能以及尿色、尿量的變化,必要時留置尿管,同時記錄;行血液透析,無尿時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至每周1~2次;飲食上,嚴格限制鉀的攝入,并觀察利尿劑產生的不良反應。
1.2.2 心理護理
(1)護理人員應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多跟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和心理特點,以專業的護理態度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同時爭取家屬的支持和配合,增強患者面對病痛的信心。(2)實行健康教育,在飲食上叮囑患者依照健康的,有益的飲食習慣對自己進行約束。避免因飲食不當帶來不良后果。護理人員還需要指導患者和家屬掌握正確檢測血壓的方法,以及遵守醫囑進行服藥的重要性。宣講疾病知識,讓患者及家屬能夠以正確和積極的態度面對,并配合醫務人員治療。
1.2.2 觀察指標
兩組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SDS包括20個項目,總分為100粉,每個項目按照1~4級分級評分,分值≥55分為抑郁,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高,SAS包括20個項目,每個項目按1~4級分級評分,分值≥30分為焦慮,得分越高,焦慮程度越高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效果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效果對比(±s)
組別 血壓(mmHg) 心率(次/min) 疼痛研究組(n=30) 73.38±2.36/118.21±2.14 71.70±1.61 顯著緩解觀察組(n=30) 54.67±6.83/95.45±3.36 85.11±2.80 無明顯改善P>0.05 >0.05 >0.05
研究組心理狀態(焦慮、抑郁)較觀察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比較(±s,分)
組別 SDS評分 SAS評分研究組(n=30) 47.21±3.78 31.10±4.71觀察組(n=30) 56.43±4.61 42.80±5.62 P<0.05 <0.05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主動脈夾層發病日趨年輕化,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病[3]。現有以下特點:發病快、病程短,易引起電解質紊亂,易發生并發癥等。研究表明,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發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而高血壓發病在中年人中的比例逐漸上升,可能跟當前社會的飲食不規律以及工作壓力大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4]。大部分患者即使經歷了劇烈的疼痛,也并不會引起重視,因此容易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劇烈疼痛感是主動脈夾層患者難以避免的癥狀,這就導致了患者產生了對病情及治療的擔恐懼心理,進而引起患者的悲觀、焦慮、絕望等不良情緒[5]。另外,焦慮、抑郁情緒直接影響交感神經產生興奮,導致血漿兒茶酚胺水平升高及全身血管收縮,血壓因此升高,病情加重,甚至影響主動脈夾層手術預后。基于“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的出現并成熟[6-7],醫護人員對主動脈夾層患者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也越發重視,除了關注疾病本身的治療,還特別采取了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科學干預,促進患者身心疾病都朝著良好狀態康復,最終改善主動脈夾層患者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8-10]。
本研究中,研究組采用了心理護理干預,與對照組相比,患者在血壓,心率,疼痛方面以及情緒方面效果顯著與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對主動脈夾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具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借鑒并廣泛推廣。
[1]熊 瑋,董少紅.急性主動脈夾層院內死亡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2(06):584-586.
[2]周俊華.急性主動脈夾層護理研究[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0,4(08):210-212.
[3]馬紅霞,朱永會.心理護理干預對主動脈夾層患者康復的意義[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2):135-136.
[4]楊鴻兒.不同階段心理干預對主動脈夾層患者手術預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0,(09):98-99.
[5]張麗顏,廖鳳顏,張軍梅,等.Ⅲ型主動脈夾層患者腔內隔絕術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2,(19):209-210.
[6]練賢惠,張德葵,吳細群,等.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冰人的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5,(02):145-146.
[7]羅光秀.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的護理[J].吉林醫學,2014,(16):3659-3660.
[8]倪曉蘇.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的護理[J].北方藥學,2011,(11):112-113.
[9]陳 強,劉娟麗,趙滿英.主動脈夾層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干預[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4):187-188.
[10]張朝霞.主動脈夾層患者的護理干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37(1):117-118.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n middle age
FENG Fu-yu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 Cheng,Department of Cardiac surgery,Shandong Liaocheng 252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emotional disorders of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acute aortic diss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oth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care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in the aortic dissection cavity.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status was assessed by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Results After seventh days of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and help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ortic dissection;Psychological nursing;Anxiety;Depression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38.8.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