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睢寧縣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江蘇 徐州 221200)
·內科護理·
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響價值評估
陳 靜
(睢寧縣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江蘇 徐州 221200)
目的 研究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尿毒癥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在我院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對比患者的心理狀態。結果 觀察組患者干預1個月時,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1)。結論 護理干預的應用有助于舒緩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護理干預;尿毒癥;血液透析;SAS;SDS
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治療尿毒癥患者的常用腎臟替代療法,有助于促進體內多余的廢物、有毒物質等清除出體外,延長生存期[1],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治療,加上醫療費用較高,患者容易出現不良情緒,進而影響到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2]。我院對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現匯報如下。
選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診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29~69歲,平均(46.9±8.1)歲;糖尿病腎病5例,腎小球腎炎4例,高血壓腎病11例。觀察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齡32~73歲,平均(47.6±8.4)歲;糖尿病腎病4例,腎小球腎炎6例,高血壓腎病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為血液透析全程的健康宣教、生命體征監測、心理干預等。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主要措施為:(1)多樣化的健康宣教干預。在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在與患者交流中掌握患者對尿毒癥疾病知識的認知水平,結合患者的性格特點、文化背景開展健康宣教活動,除了面對面口頭宣教的方式,同時通過圖片、手冊、宣傳欄、互動講座、患者小組交流會等多種方式開展健康宣教活動,糾正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反復向患者強調尿毒癥雖然無法治愈,但是通過有效的治療、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控制臨床癥狀,延緩病情進展,消除患者的恐懼、焦躁等情緒。(2)人性化關懷。透析室醫護人員熱情接待患者,詢問患者對環境的需求,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和醫患護患溝通氛圍,采取不同的方式與患者溝通,在透析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多與患者聊天,鼓勵患者聊天、聽音樂、看電視等,同時開展集體交流活動等,滿足患者的社會交往需求,在患者與患者的相互鼓勵支持中建立正確的心態,增強自信心。通過與社會公益性組織建立合作關系,邀請志愿者等到醫院為患者舉辦文藝表演、娛樂活動等,紓解患者不良情緒。(3)喚醒患者的自信心。護理人員將一些成功的案例、典型病例等進行針對性的總結,給患者介紹經透析治療并且好轉、自信心強患者的生活質量高等病例,讓患者認識到心理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喚醒患者對抗病魔的自信心。讓患者了解到最新的治療技術,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提高自信心。(4)親情支持。由于患者的病程長,療程長,費用高,故而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家屬開展針對性的健康宣教活動,重點做好對家屬的指導以及協調工作,轉變家屬對患者病情的消極態度和減輕心理壓力,反復強調日常照護患者的注意事項、操作技能以及家屬對患者的感染、正能量,鼓勵患者更好照護患者,感染患者,增強患者的自信心。要求家屬盡量帶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讓患者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減輕心理落差。
于干預前、干預1個月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SAS評分、SDS評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1個月的干預,SAS、SDS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1個月時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1 心理狀態(±s,分)

表1 心理狀態(±s,分)
注:*組內對比P<0.01.
SDS干預前 干預1個月 干預前 干預1個月觀察組(n=20) 73.6±14.3 34.1±4.6* 70.9±14.7 35.8±4.1*對照組(n=20) 74.1±17.3 46.5±6.9* 70.2±15.5 45.3±6.3*t 0.100 6.687 0.147 5.652 P>0.05 <0.01 >0.05 <0.01組別 SAS
尿毒癥患者需要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病情反復發作給患者造成加大痛苦,加上醫療費用高等,患者容易出現各種心理障礙,而長期的心理障礙又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理調節機制,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進一步影響到患者的康復,甚至會加速病情進展,形成惡性循環[3]。對此,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護理服務中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健康宣教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認知,從患者的主觀心理角度增強自信心,鼓勵患者主動改正一些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規避病情發作的誘因[4];通過人文關懷和親情支持給患者提供更多關愛,鼓勵患者建立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讓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在社會活動中建立自信心。患者自信心的提高又能促進患者主動遵醫囑接受規范性治療,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從心理角度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干預1個月時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指出護理干預的應用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促使患者建立樂觀的心態。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應用于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促進患者心理狀況的改善,保持患者心理健康,值得推廣。
[1]梁艷萍.護理干預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5):47-48.
[2]李 敏,劉 璐,汪茂寶,等.細節護理干預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6):1279-1281.
[3]余春菊.護理干預對慢性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1):1243-1245.
[4]賴喜玉,李愛霞,李錦墁,等.心理護理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4):136-136,137.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8.14.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