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森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河南 商丘 476100)
過渡期護理模式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重癥監護過渡期救治效果的影響
林 森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探討過渡期護理模式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重癥監護過渡期救治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月~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實施過渡期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情緒、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實施過渡期護理模式利于疏導患者不良情緒,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過渡期護理;重度顱腦損傷;重癥監護;情緒狀態;不良事件
過渡期護理模式是指由于患者在治療和康復時期診療環境和護理需求的不同,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過渡時所實施的護理模式[1]。重癥監護過渡護理是為了確保患者從重癥監護室(ICU)轉出過程中獲得相關護理人員的最佳連續性護理。本文旨在探討過渡期護理模式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重癥監護過渡期救治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20例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例。觀察組男6例,女4例;年齡8~79歲,平均(54.56±11.17)歲。對照組男5例,女5例;年齡9~77歲,平均(55.43±11.01)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由ICU值班護士和神經外科病房護士進行連續性護理。觀察組實施重癥監護過渡期護理模式,主要包括:①過渡期護理小組。進行知識培訓,制定過渡期護理計劃表、觀察表和時間表,設立過渡期護理小組,明確過渡期護理人員職責;②過渡期護理。過渡期護理人員應針對轉出ICU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量身定制護理工作內容,包括護理需求、身心評估表和注意事項等,兼顧疏導患者不良情緒,患者出科后應定期做好隨訪工作;病房護士應與過渡期護士保持聯系,并參考其制定的護理計劃結合專科情況實施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情緒、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觀察記錄患者出現誤吸、人工氣道阻塞、意外脫管、壓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2]和抑郁自評量表(SDS)[3]評估患者情緒,SDS、SAS評分≤50分(正常);SDS≥53分(抑郁),分值越高越抑郁;SAS>50分(焦慮),分值越高越焦慮。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數(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s,分)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對照組(n=10) 59.68±8.73 61.42±8.12觀察組(n=10) 51.34±7.43 52.21±9.50 t 2.301 2.331 P<0.05 <0.05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n(%)]
ICU患者病情危重時,延續其生命一直是醫護人員關注的重點。據相關研究顯示,從ICU轉出的患者,30%的患者均可能經歷不良事件,若缺乏合理有效的計劃時轉出其面臨的死亡風險高于正常情況的5倍[4]。因此,制定科學規范的過渡期護理計劃,明確護理人員的職責,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顯得尤為重要。
過渡期護理模式不僅強調護理人員具備嫻熟的工作技能、全面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應變能力,還需要多部門、多學科、多領域的交流和協作[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表明相較于由ICU值班護士和神經外科病房護士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先后護理干預,觀察組的過渡性護理更加注重過渡小組的協調性、護理服務的個性化、護理方案的計劃性和過渡護士責任的明確,從而保證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在重癥監護過渡期實施過渡期實施護理的連續性和有效性。患者出科,過渡期護士應當做好與病房護士的交接工作,如過渡期護理計劃、身心評估表和注意事項等以便病房護士作為參考,針對患者性格、喜好、習慣等做一個說明讓病房護士早作了解,做好出科后的定期隨訪工作,與病房護士保持聯系以保證護理服務的連續性和協調性,促進患者恢復[6]。
綜上所述,針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在重癥監護過渡期實施過渡期護理模式,利于疏導患者不良情緒,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改善治療效果。
[1]魏 琳,梁 一,吳春生.循證護理結合責任制護理在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壓瘡防治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1):135-137.
[2]周 芳,楊小寧.損傷控制及護理配合在重度顱腦損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04):334-335.
[3]李世秀.臨床護理路徑在重度顱腦損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02):199-200,205.
[4]周宏玉,尹瑞娟,王小煥,等.顱腦損傷患者躁動原因分析與護理進展[J].上海護理,2016,16(02):61-64.
[5]張媛媛,孫春霞,王愛鳳,等.中、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出院延續護理需求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4):1688-1691.
[6]蔡國容.急救護理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預后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6):193-194.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8.89.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