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偉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手術室,上海 200000)
舒適護理在麻醉后監測治療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陸偉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手術室,上海 200000)
目的 研究舒適護理應用于麻醉后監測治療室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麻醉恢復期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舒適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態評分、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滿意程度。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后SAS、SDS評分均有降低,但實驗組降低程度更加明顯;實驗組患者的總護理有效率為94%,對照組患者的總護理有效率為74%,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8%,對照組對護理的滿意度僅為70%,對照組明顯低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應用于麻醉后監測治療室患者護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效果與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舒適護理;麻醉后;監測治療室;效果
本文通過實驗法研究舒適護理應用于麻醉后監測治療室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麻醉恢復期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個月~86歲,平均年齡(52.6±10.4)歲。麻醉類型包括局部麻醉加強化12例、全麻保留不插管20例以及椎管內麻醉加強化18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3.5個月~85歲,平均年齡(53.1±10.3)歲。麻醉類型包括局部麻醉加強化13例、全麻保留不插管21例以及椎管內麻醉加強化16例。手術類型包括婦科與產科、骨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以及普外科手術?;颊咝g后30 min~3 h內返回病房。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病史、患病類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舒適護理:一、心理護理。術前向患者介紹病理和手術方法、流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減少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術后及時撫慰患者、體貼患者,疏導焦慮、不安等情緒,利用舒緩音樂或交流溝通分散患者注意力。二、生理護理。為患者營造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注意床鋪的柔軟度與空氣的溫度與濕度,注意為患者保暖;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保證枕頭的高度不至拉傷患者的肌肉。改變體位時應注意減輕切口張力,保持患者呼吸順暢;保證引流管妥善固定,減少疼痛,患者表達疼痛時可藥物緩解;輔助患者排痰,保證咳痰時呼吸順暢;患者劇烈咳嗽時雙手按住切口內側加壓保護;患者嘔吐后應及時清除口腔穢物。
手術前與手術后1天內運用SAS、SDS評分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颊叩淖o理效果評價標準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三種。顯效為患者在術后20 min內蘇醒,心率每分鐘70~80次,患者未出現不良情緒,護理舒適度高;有效為患者在術后40 min內蘇醒,心率每分鐘70~85次,患者出現輕微不良情緒,護理舒適度一般;無效為患者術后蘇醒時間超過40 min,心率每分鐘超過85次,患者出現嚴重不良情緒,護理舒適度低?;颊叱鲈簳r,向患者及其家屬發放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價,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與不滿意三個標準,采取10分制計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術前 術后1 d 術前 術后1 d實驗組 50 57.36±4.62 38.25±3.43 56.76±4.62 40.13±3.26對照組 50 57.13±4.24 49.23±3.16 56.43±4.71 51.06±4.53 t 0.2593 16.6476 0.3536 13.8479 P 0.7959 <0.01 0.7243 <0.01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n(%)]

表3 兩組患者滿意程度對比[n(%)]
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就醫時不再僅僅要求治療效果,同時更關注護理的舒適程度,護理的舒適程度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精神狀態。尤其對于手術后監測治療室的患者而言,護理的舒適度低將導致各種不適,包括生理疼痛、導尿管刺激、劇烈咳嗽、恐懼心理、焦躁抑郁等等,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嚴重傷害[1-2]。另外,手術后患者的心理通常十分脆弱,舒適護理根據患者的心理需要采取心理護理對策,以護理人員親切溫暖的服務態度為患者送去親人般的關懷,使患者獲得極大的心理安全感,從而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極大提高了治療效果。由于從生理與心理兩方面對患者采取護理,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提高,并發癥發病率也隨之降低,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3]。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麻醉后監測治療室患者護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患者的生理疼痛,降低并發癥發病率,提高護理效果與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1]周 艷,林 紅.手術室舒適護理對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舒適度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21(9):1539-1542.
[2]楊 蔚,宋 怡.舒適護理對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老年患者負性情緒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9):1013-1015,1020.
[3]劉 靜,邵 嫻,任 靜,等.鹽酸右美托咪定及舒適護理干預七氟醚全麻術后躁動的效果評價[J].河北醫藥,2016,38(7):1100-1102.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8.90.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