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芳芳,張 梅,向 曼,康 迪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四川 成都 460003)
同理心護理對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彭芳芳,張 梅,向 曼,康 迪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四川 成都 460003)
目的探討同理心護理對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及社會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科診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用常規護理+同理心護理;對兩組患者所獲相關數據詳細記錄,并作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社會功能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選擇同理心護理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社會功能等方面情況,值得臨床上廣泛應用。
同理心護理;冠心病;糖尿病;認知程度;心理狀態;社會功能
選取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科診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37~69歲,平均年齡(53.18±10.72)歲;病程3~18年,平均病程(12.76±3.89)年。觀察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39~73歲,平均年齡(54.30±10.65)歲;病程5~17年,平均病程(13.18±3.2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方法
本組用常規護理[1]:依據患者病情予以各項基礎護理,護理內容為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與生命體征、用藥/飲食/運動指導。
1.2.2 觀察組方法
本組用常規護理+同理心護理:常規護理與對照組相同;同理心護理具體內容為耐心傾聽、換位思考、同理反應表達等。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全面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后認知程度、心理狀態、社會功能改善情況,并將所獲數據作對比分析。
患者認知功能以(MMSE)評分評價:總分值為3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認知功能障礙越輕。患者心理狀態以(SAS、SDS)評分評價:SAS、SDS均于自評量表評分,總分值為10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焦慮、抑郁程度越重。患者社會功能以(SF-36)評分評價:總分值為10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觀察組患者MMSE、SAS、SDS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兩組患者MMSE、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MMSE、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MMSE評分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 45 73.94±8.25 31.64±7.26 31.01±7.49對照組 45 60.76±8.11 42.80±9.33 57.38±9.06 t值護理后 - 0.4918 1.0460 2.8162 P值 - <0.05 <0.05 <0.05
觀察組患者SF-36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軀體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職能 社會活動 社會功能觀察組 45 71.82±18.34 78.45±19.87 82.54±15.76 86.78±13.46 89.11±10.43對照組 45 58.47±13.65 54.88±12.31 53.21±11.97 64.93±12.65 71.68±14.52 t值 - 3.5012 5.6260 8.3756 6.6731 5.7708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臨床上同理心護理過程中注重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的角度感受其心理狀態,依具體情況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以期充分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展,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理心護理的主要內容為用心傾聽、換位思考、適當回應等,強調護理人員深切感受患者心理,予以患者科學有效的心理護理,提高其認知程度,并充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社會功能,幫助患者全方位控制病情[2]。此次實驗中觀察組患者所用同理心護理具體內容為:(1)耐心傾聽。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并為患者做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所選治療方案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叮囑其各注意事項,讓患者對自身病情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緩解/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及時運用自己的語言、肢體、眼神等給予患者安撫,可選擇適當的誘導方式,引導患者講出自己的心聲,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3];(2)換位思考。護理人員要懂得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盡量感受并理解患者的想法,對患者心理情況切身體會后,予以患者相應的心理疏導,并要多鼓勵、安慰患者,依據患者具體情況予以建議[4];(3)同理反應表達。護理人員要懂得尊重與接納患者,理解患者的不友好,主動給予患者關心,并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后予以針對性護理,幫助患者處理力所能及的問題,要讓患者深切感受到護理人員的熱心與真誠。并與患者家屬多溝通交流,告知家屬患者對家屬支持的需要,引導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及時安慰并幫助患者[5]。結果顯示:患者MMSE、SAS、SDS、SF-36評分顯著降低,認知程度、心理狀態、社會功能顯著改善。
[1] 李美慧,盧 爽,李思娜.實施同理心護理干預對斷指再植術后患者心理及再植指功能恢復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7(A3):217+219.
[2] 朱曉莉.整體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11(32):126-127.
[3] 羅湘玉,張 軍,郭家龍.食管癌術后實施同理心護理干預對患者心理及疲勞綜合征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05):988-991.
[4] 郭俐宏,尚政琴,秦維維,等.通痹消炎膏外敷結合同理心護理干預治療膝骨關節積液132例[J].河南中醫,2016,5(07):1300-1302.
[5] 劉 靜,趙 鑫,韓煊燁,等.護理人員同理心與堅韌人格的相關關系[J].護理學雜志,2013,19(11):40-42.
R473.5
A
ISSN.2096-2479.2017.41.45.02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