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樹萍
(江蘇盛澤醫院樂齡護理院,江蘇 蘇州 215200)
腦梗死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的效果觀察
談樹萍
(江蘇盛澤醫院樂齡護理院,江蘇 蘇州 215200)
目的探討綜合性護理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意義及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評分、FUGL-MEYER評分、NIHSS評分及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Barthel指數評分、FUGL-MEYER評分、NIHSS評分及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意義及價值極高,可顯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和神經功能,值得臨床應用。
綜合性護理;腦梗死;應用價值
腦梗死屬于腦血管疾病,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好發于中老年群體,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為了分析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意義及價值,本文選取9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腦梗死患者,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54~86歲,平均年齡(70.41±7.64)歲;梗死部位:3例小腦,4例枕葉,7例額葉,31例基底節;梗死程度:8例重度,13例中度,24例輕度。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56~85歲,平均年齡(70.36±7.38)歲;梗死部位:4例小腦,3例枕葉,6例額葉,32例基底節;梗死程度:7例重度,12例中度,26例輕度。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①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將病房內的溫度、濕度控制在適宜范圍內,與患者交流時要適當降低音調,避免影響到病房內其他患者休息;可適當在病房內擺放新鮮的綠色植物。②心理護理:耐心詢問患者的心理感受,對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采取有效的手段開展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及時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③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正確進食,日常飲食以低脂肪、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粗纖維的食物為主,及時補充鉀、鈣、蛋白質等元素,使患者從食物中獲取大量的營養物質。④皮膚護理。住院期間加強對患者皮膚、血運等情況的觀察,2 h翻身1次,并每天用溫水擦身,以預防褥瘡。⑤安全護理:因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因此,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警惕患者發生跌倒事件,可在患者病床邊設置防護欄,避免地面潮濕,告知患者進行日常活動時要注意安全。⑥康復訓練:在患者神經系統功能、生命體征及病情穩定后協助其進行相關功能的鍛煉,并進行按摩,協助患者更換休息體位,避免發生壓瘡和關節痙攣。協助患者進行關節被動訓練,2次/d,30 min/次[1],根據患者的訓練情況循序漸進,當患者能夠自主進行運動時,指導其在床上練習翻身、移動、關節拉伸等。
統計患者住院時間,采用Barthel指數量表、FUGL-MEYER量表以及NIHSS量表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和神經功能,得分越低說明患者各項功能越好。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版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Barthel指數評分、FUGL-MEYER評分、NIHS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見表1。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7.25±3.58)天,短于對照組的(27.21±6.54)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情況比較(±s,分)
注:與入院時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Barthel指數評分 FUGL-MEYER評分 NIHSS評分對照組 45 入院時 51.26±10.31 11.28±3.16 9.28±1.51出院時 42.23±9.21* 5.94±2.60* 5.64±2.13*觀察組 45 入院時 50.48±11.22 11.31±3.24 9.41±1.48出院時 31.25±9.56*# 3.42±1.12*# 3.42±0.96*#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等特點。腦梗死是由于多種因素造成腦部血管發生堵塞,供血、供氧不足,對腦部神經發生損傷,該病主要會造成腦部局限性神經功能缺損等不良后遺癥[2]。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腦梗死患者的殘疾率與死亡率明顯下降,但當前臨床治療上仍然存在著注重搶救生命而忽略功能恢復的現象,導致諸多患者治療后留下了各種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上肢運動功能障礙、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3]。因此,有必要在患者治療期間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提升療效,改善預后。綜合性護理干預是一項具有細節性、全面性、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模式,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從心理障礙、安全、環境、皮膚、飲食、康復訓練等方面實施個性化的護理服務,讓患者身心保持最大舒適感和安全感,并培養其良好的飲食習慣,輔以康復訓練,促進患者各項功能早日康復。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Barthel指數評分、FUGL-MEYER評分、NIHSS評分以及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幫助腦梗死患者獲得更理想預后,使患者各項功能恢復良好,且住院時間更短,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各項能力,縮短住院時間,臨床應用意義和價值較高。
[1] 孫玉霞.綜合護理對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恢復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6,(3):50.
[2] 楊 慧.綜合性護理用于腦梗死患者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388-389.
[3] 高 華.綜合性護理用于腦梗塞患者的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287.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1.47.02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