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瑩
(淮安市中醫院,江蘇 淮安 223001)
ICU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中PDCA循環法的應用
劉玉瑩
(淮安市中醫院,江蘇 淮安 223001)
目的探析ICU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中PDCA循環法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我院實施PDCA循環法后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并將其與實施PDCA循環法前的感染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本次研究中,在實施PDCA循環法后,我院ICU多重耐藥菌感染率較往年有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防控措施合格率上,實施PDCA循環后明顯高于實施PDCA循環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DCA循環法在ICU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可在院內感染管理中進行推廣應用。
ICU;PDCA;多重耐藥菌
隨著近些年來抗菌藥物在臨床上的使用逐漸增多,病原菌的耐藥能力逐步提升[1-2]。多重耐藥作為比較典型的一種耐藥現象,對當前的臨床治療造成了一定影響,該現象指的是病原菌能夠對三類或以上的抗菌用藥產生耐藥性[3]。ICU作為醫院重要科室,同時也是遭受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重點科室[4]。為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發生率,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實施PDCA循環法前后的ICU科室多重耐藥感染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以觀察PDCA循環法在控制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6年我院實施PDCA循環法后389例ICU患者多重耐藥菌的感染情況,并將其與實施PDCA循環法前的感染情況進行對比。
于2016年1月開始實施PDCA循環法,由醫院的感染科負責帶頭,藥劑科、護理部、醫務科等各科室給予一定配合。
1.2.1 現狀調查
由感染科主任擔任PDCA循環管理組組長,經各科室成員討論分析,得出醫院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相關原因,并依此制定出相應解決措施。
1.2.2 原因分析與措施制定
由于部分醫務人員對于多重耐藥菌感染管理存在認識上的不足與誤區,因此應加大對全院醫務人員對重耐藥菌感染的認識,設置相關預防知識培訓與考核,并將其與薪資績效掛鉤,從而提高其主觀能動性。針對部分醫務人員在抗菌用藥上不夠合理的現象,應當做好醫務人員抗菌用藥實用知識培訓與考核工作,并將評定結果納入醫院綜合考察中。除此之外,還應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將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納入危急值管理以及目標性監測中,以提高全體醫務人員的重視程度。
1.2.3 計劃實施與監督
要求細菌室做好標本采集與檢測工作,將多重耐藥菌檢測結果告知各科室;醫務科則應當做好各科室人員培訓與考核工作;院感科則應當做好多重耐藥菌防控宣傳工作,通過張貼標語來提醒醫務人員保持手部衛生及醫療工具衛生,健全隔離制度,制定并完善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督查表;護理人員則應當做好標本采集與送檢工作,對于感染患者應做好隔離監護。各部門通力合作。醫務科、藥劑科每月進行一次合理用藥評價和標本送檢率分析;院感科、護理部針對多重耐藥菌病例報告做到每例必查,同時規范每月消毒滅菌監測和督查,做好資料收集整理;細菌室及各臨床科室發現多重耐藥菌株及時報告及登記。
對實施前后ICU多重耐藥菌感染率進行對比,同時對各項感染預防措施的執行合格率進行統計對比。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ICU患者114例,其中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17例(14.91%);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ICU患者107例,其中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9例(8.41%)。由此可知,在實施PDCA循環法后,我院ICU多重耐藥菌感染率較往年有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防控措施合格率上,實施PDCA循環后明顯高于實施PDCA循環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施PDCA循環法前后ICU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措施合格率對比(n,%)
ICU患者普遍具有病情危重、易感染的特點,一旦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則會對其臨床治療造成嚴重影響,部分患者甚至會因此而死亡,因此必須要做好ICU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5-6]。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實施PDCA循環管理前后的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以了解該管理方法在預防ICU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可知,在實施PDCA循環法后,我院ICU多重耐藥菌感染率較往年有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PDCA循環法的實施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發生率。另外,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防控措施合格率上,實施PDCA循環后明顯高于實施PDCA循環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PDCA循環法能夠在有效提高ICU防感染措施的有效性與合格性,從多個角度來避免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發生率。實際上,PDCA循環管理方法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運動過程,每經過一次PDCA循環,科室院感管理工作就提高一步,通過持續不斷的循環改進,使科室院感管理目標在有效控制的狀態下有序地提高。本次研究選擇采用PDCA循環法,在降低多重耐藥菌感染率上起到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驗證了其可行性與有效性[7-8]。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PDCA循環管理可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發生率,從而確保患者ICU的治療效果,其臨床價值值得肯定。
[1] 盧才菊,黃 璜,王 永.PDCA循環在有效控制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5,(10):34-36.
[2] 彭樹蘭,楊 春,趙玲玲.集束化方案在預防ICU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11):800-801.
[3] 陳麗華.集束干預策略對ICU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的效果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7):721-723.
[4] 王廣芬,袁妍嫵,陳士勇,等.ICU感染控制專職護士對多重耐藥菌控制的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5):350-351.
[5] 熊小玲,勞志剛,周曉舟,等.持續質量改進在ICU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2):46-48.
[6] 李 輝,孫曉輝,歐柳紅.綜合ICU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監測及綜合干預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3):196-198.
[7] 陳惠清,林晨曦,周春蓮.環境衛生質量對預防ICU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作用的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5):493-494.
[8] 姚 源,曹素玉,祝 波,等. 2009-2011年某醫院ICU多重耐藥菌多重感染調查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4):2892-2894.
R197.323
B
ISSN.2096-2479.2017.41.156.02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