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網友拋出測試結果后,媒體懶得追蹤,監管懶得介入,企業懶得回應,公眾懶得較勁,這種漠然的態度真讓人很震驚。
有網友測試了北京5家頂級五星酒店,包括希爾頓、洲際、萬豪、W、香格里拉等,在床單、被罩、浴缸、馬桶上做了特殊標記,這些近2000元一晚酒店的測試結果讓人大吃一驚,被套床單幾乎不更換,連馬桶都不擦。此前有國外網友用這種方式測試了國外酒店,結果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海底撈臟后廚被媒體暗訪曝光后,輿論一片震驚和嘩然,在“震驚體”標題鋪天蓋地的傳播語境下,原以為網友暗測五星酒店的后果也會讓輿論震驚的,沒想到公眾反應竟然那么的平淡,一副“早就想到、沒啥意外”的習以為常感。網友拋出測試結果后,媒體懶得追蹤,監管懶得介入,企業懶得回應,公眾懶得較勁,這種漠然的態度真讓人很震驚。
不怕五星酒店臟得觸目驚心,怕的是集體已經麻木得失去痛感,心理上已經無奈接受了這種無力改變的現實,把自己的期待拉低到了一個非常低的層次。
很多人都在跟帖中調侃說:嗯,看見沒,這就是我為什么不去希爾頓住的原因――調侃自己住不起五星酒店,或者是諷刺有錢人,你們花那么多的錢一樣住著床單沒換馬桶不擦的房間。這種調侃其實很犬儒,連2000元一晚的五星酒店都這樣,那種普通酒店就更不用說了,媒體過去暗訪曝光過無數快捷酒店“用毛巾擦馬桶”的視頻,有什么好互相嘲笑,有什么好幸災樂禍的?當一個社會整體道德失范,一個行業失去職業底線時,不要指望多花錢可以買到“放心”,也不要有“幸虧我住不起”之類自欺欺人的犬儒僥幸感。
跟帖中充斥著這樣的評論:國外也做過這種測試,結果跟北京一樣,只能說中國酒店也不例外,這個應該是行業潛規則。――看看,大家都在心理上接受這是一個行業的潛規則了。很多時候,道德水準就是在“也一樣”的比爛思維中不斷拉低的:中國五星酒店說,國外五星酒店也一樣;高級商務酒店說,那些五星酒店也一樣;快捷酒店說,五星和商務酒店也一樣。
當一個社會流行著“比爛”而不是“比好”好,我很擔心這種曝光的逆向效果,不是用曝光給一個行業帶來痛感和恥感,不是讓這個行業洗心革面,而是設置了一個逆向學習的坐標――希爾頓都那樣了,還能怎么樣?五星酒店都不洗馬桶不換床單,我們價格低很多的普通酒店憑什么要洗要換。整個行業更加沒有恥感更加不要臉,更加心安理得地堅持潛規則,比拼著不要臉。
而公眾之所以對五星酒店不換床單不洗浴缸毫不震驚,是因為心理上早就接受了這個事實――這一次只不過是因為發生在五星酒店身上,才成為新聞,普通酒店很難成為新聞了。我的很多朋友都知道酒店潛規則,可又無力改變,只能去適應現實。出門住酒店想要干凈,想要放心一點兒,只能自找麻煩去營造一個微環境:自己帶床單枕巾被罩,不用酒店茶杯,不用浴缸浴袍,到酒店入住時先燒一壺開水把馬桶燙一下――不過后來有網友曝光稱“有人用水壺燙內褲消毒”,連水壺澆開水都有心理障礙了。
不能怪公眾太犬儒,能怎么辦呢?是的,消費者可以“用腳投票”逼著酒店去提升道德和文明,可誰知道哪個酒店更好一些呢?那些五星酒店被曝光前,哪個沒有宣稱過自己多嚴格多干凈多先進。正如看不見的下水道最能體現城市文明一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文明和道德都體現在那些看不見的細節中:對餐飲行業,不在于大堂服務做到極致,而在于顧客看不見的后廚;對酒店行業,不在大堂的富麗堂皇,而在馬桶有沒有認真仔細擦過;對航空服務,不在空姐笑得多甜,而在毛毯枕頭有沒有認真消毒,乘客登機前客艙衛生有沒有仔細做。
――人們的道德焦慮正體現在,對那些自己看不見的東西,飯店后廚、酒店服務、綠色食品,只能選擇根深蒂固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