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凡
“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戰地記者?!?/p>
大學畢業兩年多了,老同學偶爾還會提起開學自我介紹時我說的這句充滿熱血的話。
小時候,我爸愛看鳳凰衛視,我也跟著看。上中學后,我常讀的雜志是《看世界》和《看天下》,心靈里便被注入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雞血”。當時我最崇拜的偶像是閭丘露薇,于是早早立下志向:從事新聞或法律行業。
進入大學后,我和新聞班的每個小伙伴一樣,激情澎湃得不行,成天想著要搞“大新聞”,像《南方周末》一樣做揭黑式的調查報告,推動社會的進步。大二的暑假,我回到家鄉的電視臺實習,卻發現工作完全不是我想象的模樣,我像是被潑了一頭的冷水。
畢業前,我得到了去一家知名財經媒體實習的機會,當時特別激動。我此前就看過該雜志,早已心向往之。實習期間,我跟著負責環境科技線的記者,做了一個揭穿抑郁癥騙局的調查。當時很多莆田系醫院都在宣傳一種治療抑郁癥的儀器,盡管醫學界明確表示此儀器對治療抑郁癥沒用,但還是有不少人受騙。記者假裝是我姐,帶著我一起實地暗訪……這段經歷緊張刺激,但報道出來之后,影響力卻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大,醫院似乎根本沒什么變化。
現實也許真的很骨感。后來我熟悉的幾個記者也相繼離職,徹底離開了媒體圈。半年實習結束后,我帶著失望加入校招大軍之中,并被一家大型企業錄用。
入職后的一周是培訓,告訴我們未來如何做業務,如何提升業績,如何晉級加薪……我聽得一點都不快樂,因為這種種“美好的愿景”里,沒有我追尋的價值。
我冷靜地反思了我的經歷,回味老師和前輩們給我的教誨,比如新聞到底在做什么、世界是怎么運作的……我也開始認識到,改變不可能靠一個人或一篇報道,更需要許多人的努力和堅持,就像莆田系醫院后來在包括央視在內的許多媒體的持續關注下,還是做了大規模整改。我也叩問自己的內心,發現血還是熱的。
兜兜轉轉,最后我還是回到了媒體。同學說我是班里最堅守新聞理想的那個人,我覺得言重了。但我確實很感謝自己,能夠不忘初心。我特別喜歡現在的工作,每天有用不完的能量和干勁。人生充滿了無限選擇,如果這個選擇能夠讓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嗎?
采寫_韓 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