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銳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單位在競爭中不斷改革求發展,相對來說,一些國企和事業單位競爭壓力會小一些,雖然在大環境下,事業單位也在進行一些政策性轉變和改進,并且在某些方面積極推進改革進程并取得驕人的成果,但是在很多微觀基礎層面卻還沒有改進以跟進時代的進步,本文就主要針對事業單位細節層面的財務管理方面進行現階段的問題分析及策略探討。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分析;策略探討
在我國快速發展階段,各企業和單位在傳統模式下的運營急需進行策略性改革,以適應時代的進步,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國家事業單位的傳統財務管理現狀問題甚多,要實現企業單位的長期發展,要將其中思想觀念、人員素養及基本工作和國家法律方面多層次深入分析中間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實現單位財務管理有效性改革。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探析
(一)內在思想意識方面
1.管理意識淡薄
傳統的事業單位領導者的個人主觀意識比較強,對制度沒有足夠的清晰認識,甚至將自身的主觀意志凌駕于管理制度之上,嚴重影響財務工作的正常進行。這就直接導致領導對財務工作缺乏監督和管理,使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工作懶散,不求上進,領導也不予以引導和激勵,使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系統失去管控。
2.工作人員認識欠缺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的認識單一,一些工作人員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算賬,沒有什么重要性,尤其事業單位之前屬于財政供給單位,員工和單位的收入比較穩定,更加重了財務管理人員在財務工作中不求上進,對法規和管理制度認識淺薄,對財經紀律更是不在乎,不重視其危害性。
3.工作傳統缺乏創新
事業單位由于性質原因,財務工作人員更是感受不到社會的壓力,覺得單位的長期發展只跟業務部門有關系,導致在新時期發展下,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缺乏創新意識,工作模式單一不求突破,對于財務管理工作千篇一律,難以適應快速發展市場環境下的財務新要求。
(二)工作人員素養方面
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招聘流程不規范,多數是從其他部門的原有職工中調入或者選撥上來的,專業的財務知識欠缺,跟經過專業訓練、嚴格篩選招聘過來的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差別甚大,而且調撥的財務管理人員安于現狀,對新的財務管理知識缺乏學習意識,工作能力低下[1]。
(三)基礎工作方面
1.來往賬務不清晰
原始憑證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但有些事業單位原始憑證極度不規范,對原始憑證的管理非?;靵y。在一些事業單位中,很多原始憑證內容都填寫的不全面,有些實物發票連數量以及單價都不寫,直接籠統的寫個金額,該蓋章的地方也沒有蓋章,該簽字的地方不簽字,有些即便簽字也是草草不清,甚至一些自制的原始憑證格式錯誤內容欠缺,導致單位來往賬務嚴重混亂。
2.記賬憑證簡單
有些事業單位由于財務管理工作懶散,業務處理過于拖沓,工作態度不認真,會計記賬憑證的摘要本應對該筆賬目的經濟往來進行詳盡說明,但實際填寫時卻敷衍了事,簡單帶過,會計科目名稱也隨意亂寫。
3.財務報告不專業
一些事業單位進行財務報告的時候,對應附注說明的地方標注不清,財務報告只有報表沒有其他專業性的分析,財務報告內容欠缺,賬表不符。
(四)法律建設方面
1.財務管理信息作假
一些事業單位或者單位個人為了其個體的利益,在財務做賬的時候弄虛作假,尤其在單位監管不嚴,財務記賬憑證不規范的情況下,更加助長了某些單位及個人做假賬的風氣。有些項目實際是盈利狀況卻被記錄為虧損賬面,以此來轉移國家資產;有些單位為了提升業績做假賬,將實際虧損的項目賬面作假,形成表面盈利的假象;還有寫賬面與賬實嚴重不符,來實現單位偷稅漏稅的非法目的。
2.監管不嚴
有些單位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個人權利比較小,一些財務監管直接由單位領導來負責,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即使想監督管理單位的財務狀況,還要請示上級領導部門,流程麻煩且實施障礙重重,根本沒有實權來實行監管。
3.法律意識不強
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嚴重缺乏監督管理,即便發現財務數據作假,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也很少追究其法律責任,大部分只是輕微處罰或者采取調賬的方法掩蓋過去,對其懲戒不嚴,使其法律意識越來越淡薄,嚴重影響《會計法》的實施和法律的威嚴[2]。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對策分析
(一)強化觀念
1.增強競爭意識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時期,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要強烈提高競爭意識,積極學習和創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管理水平,強化財務管理的決策權,增強事業單位的抗風險能力和應變能力。
2.樹立效益目標
財務管理部門作為單位的經濟中心,要強化財務工作人員的經濟效益觀念。在資金流入和流出方面嚴格把關,嚴抓投入產出比,幫助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贏得長期發展目標的早日實現。
3.充分利用時間價值
時間就是金錢。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要嚴格把控好資金投入時間和產出比,對要投資的項目進行深化評析,客觀的判斷投入資金的時間價值高低,盡量使資金得到最優化和最充分的利用。
4.加強風險控制
單位在實際項目投資中,常會由于一些客觀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實際項目盈虧和財務預算的收支相差比較大,造成單位經濟損失。財務管理部門作為資金的支配部門,工作人員必須提前對項目投資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和判斷,盡量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投資造成的風險,權衡利弊,最大程度的降低損失實現利益最大化。
(二)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養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必須是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上崗,對之前在崗沒有從業資格證的要進行在崗培訓及時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達不到要求的就嚴格換下。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養。
(三)加強管理財務基礎
1.加強稽核工作
對于財務管理信息的各項憑證,為保證憑證的規范性和真實性,設立稽核崗位。稽核崗位的員工嚴格審核各類原始憑證,對合格的憑證加蓋印章,不合格的不予進入會計核算系統。如果被查出有不合格的原始憑證被稽核人員通過,產生的經濟處罰將由稽核人員負責。
2.加強收款票據管理
為防止財務混亂和違法亂紀情況的發生,一定要加強對收款票據的嚴格管理。票據的不同使用階段要由不同人員負責,嚴格按照規定使用票據,票據填寫也要規范清晰。
3.憑證流轉規范管理
為了進一步保證憑證的真實合法性,憑證進行流轉和保存的時候要進行嚴格的分離審批。憑證流轉的每一步都分經不同人手負責,收款憑證和支出憑證都要嚴格按照規范的流程之后再記入賬上[3]。
(四)加強法制建設,建立新型財務管理制度
1.國有資產制度規范化
為保障國有資產最大化,財政支出合理最小化,建立國有資產科學制度化的管理非常有必要。在事業單位中堅持有償的原則,合理的將非營利性資產轉變為盈利性資產,以實現國有資產擴大化目的。
2.成本核算制度嚴謹化
事業單位中財務管理部門是資產流出的源頭,增加成本核算對投資項目的每個環節都進行成本控制,在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的同時防止資金浪費,實現單位盈利最大化。
3.收支管理統一化
在現有的市場經濟環境中,事業單位的經費收入來源廣泛,種類多樣且多數享受免稅政策,應將這些經費統一納入預算管理,作為公共資金來用于公共事業,防止個別不法人員趁機將部分資產進行違法轉移或者偷稅漏稅[4]。
四、結束語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事關單位和國家的切身利益,財務管理信息混亂,弄虛作假,違規亂紀,嚴重損害著單位和國家的經濟發展。由此,我們要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進行嚴格整改,對現有的各方面問題深入發掘,從根源入手,逐個擊破,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各方面的財務問題徹底解決,防止國家資源的進一步流失,保障國有資源的安全與完整。
參考文獻:
[1]謝新景.新會計制度下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3(18):162-163.
[2]馬寧.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 (22):273-273.
[3]陳世權,唐劍芳,李淑,等.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6(4):94-95.
[4]劉國輝.新常態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港澳經濟,2016(3):83-84.
(作者單位:長春市殯葬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