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宇
(上海建宇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上海 201599)
論水稻種植技術的創新嘗試
陳建宇
(上海建宇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上海 201599)
水稻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現已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產稻大國,其中水稻種植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斷創新水稻種植技術,可增加水稻產量,提升水稻品質,繼續推動水稻種植業的發展。因此探討水稻種植技術的創新嘗試很有必要。
水稻 種植技術 創新嘗試
1.1 成本高、效益低
水稻的種植成本高,經濟效益低,如優質雜交水稻的種子單價比前幾年貴了很多,肥料、農藥、育苗農膜等必需品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核算下來,稻農投入的成本大大增加,同時,種植水稻的農民得不到較高的經濟效益,不如水果、蔬菜等作物的效益好,高成本的投入,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令農民望稻興嘆。
1.2 種植技術高低不一
種植技術水平的高低對水稻的品質、產量有直接的影響。由于不同地區受地形、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水稻種植技術差異較大,種植人群也不同,普通農民、水稻種植承包者、專家等,在培育方式和種植技術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水稻的生長狀態不同,水稻產量有高有低。
1.3 種植規模大小不同
在我國的很多地區,水稻機械化生產種植程度不高,基本上還是分散種植,沒有形成一定的種植規模,不利于管理,另外各地水稻品種不同,比較雜亂,水稻總產量難以提高。
育種的質量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提升水稻育種技術意義重大,我國在這方面不斷進行著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主要經歷了矮稈水稻品種的培育、雜交水稻育種、超級水稻培育、轉基因水稻4個階段,從中可以看出水稻育種技術不斷發展、不斷提高,水稻品質有效增強,水稻種植產量得到提升,使廣大農民受益。
3.1 育苗
育苗的目的是從中選出優良的品種,品種的選擇一定要結合水稻種植區域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特征,因地制宜,使水稻實現高品質、高產量,其次重視壯苗時期,這是育苗的關鍵,將床土整平壓實,但要注意控制好土壤的緊實度,過緊會造成土壤板結,緊實適度才能使稻苗的根系更加發達,水分更容易下滲,另外土壤和有機肥的配置比例要適宜,最后調整土壤呈酸性。
3.2 播種前
測試水稻發芽情況是播種前必須要做的,首先要曬種3 h,保證酶的活性,接著在常溫水中浸泡種子4h左右,然后放于器皿中,觀察發芽狀況,其中選種時,要在比例合理的鹽水中進行浸泡,隨后置于清水中洗凈,在適宜的溫度中進行催芽。
3.3 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也是稻田種植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輪耕的土地進行翻土處理,深度20 cm左右為佳,結合旋轉翻土,改良土壤,為了使水整地過程運行更有效,對雜草較多的土壤,及時用藥物封地滅草,防止雜草吸收營養。
3.4 施肥
追肥使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更加茁壯,這項工作要分階段進行,開始追加適量的尿素、過磷酸鈣、鉀肥等等。在秧苗移栽10 d后就要追加提苗肥。在孕穗期追加功粒肥,增強植株結實率,保證產量的提高。
3.5 灌溉
植物的生長離不開灌溉,在水稻生長的不同時期,灌溉的水量有所不同,要合理掌握。深水灌溉適用于水稻返青期;而在孕穗期,只需做到土壤濕潤即可;在分蘗期,淺水促蘗即可;在灌漿成熟期,要使土壤干干濕濕,籽粒飽滿;水稻處于黃熟期,排水曬田促進水稻成熟;收割期則應田間無水,避免稻谷受水侵蝕造成質量影響。
4.1 無土種植技術
無土種植技術非常適用于我國水稻種植面積減少的情況,即在水稻種植中引入綠色蔬菜的無土種植技術,以此替代傳統的土壤種植,主要以營養液進行澆灌。為了更好地實現立體生態種植,在利用這一技術時,要及時提供水稻生長需要的礦物元素、光照、水分等[1-2]。無土種植技術的最大優勢在于節省了用地,土地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還能夠循環使用栽培的基質,省時、省肥,管理方便,達到提高水稻產量的目的。
4.2 多產合一促進共同發展
多產合一主要是指把水稻種植與生態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旅游業與種植業的雙豐收。目前,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業成為了國民經濟的又一大支柱產業,種植水稻的地區應該看到這一商機,并抓住這一商機,把水稻種植開辟成旅游景點,既不影響水稻產量,又與當下人們生態、綠色旅游觀念相一致,推動當地經濟的全面發展。這已成為水稻種植必然的發展趨勢,云南元陽的哈尼梯田,成為了一個成功的范例,就是把水稻種植與旅游觀光相結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4.3 科學性種植管理
在農村,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青年人在外打工,老人和婦女留守在家種地,嚴重缺乏勞動力,給水稻種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也成為各地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而科學性種植管理對問題的解決很有效,不僅節省人力,緩解老年人種植水稻的壓力,更是充分發揮了資源的有效利用[3]。如利用RS、GIS等軟件,完成對水稻生長狀況的觀察,促進水稻產量的增加,實現水稻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水稻是我國農業中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新城鎮建設及退耕還林等政策的落實,水稻種植的面積在減少,而需求量卻在上升,因此必須從水稻種植技術入手,不斷創新、不斷突破,使我國水稻種植技術更上一個臺階。
[1] 雷緒國.簡議水稻種植技術的創新嘗試.南方農業,2015,(30)
[2] 王冠宇.陳忠寶.探究水稻種植技術的創新嘗試.農民致富之友,2016,(22)
[3] 王秀靜.水稻種植技術探討.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