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林
摘要:習近平上臺以來,特別重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如果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好,能夠在促進農產品的增收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方面發揮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現階段農田水利建設狀況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且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了相應的提出,希望這些措施能夠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建設;現狀;對策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第三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同時第一產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第一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水利設施的建設對其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農業抗災的能力方面,水利設施的完善能夠增強農產品的抗災能力,最終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與此同時,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也能夠保護農田周邊的生態環境,對發展環境保護型生態農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在農田水利建設的實際操作中,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對我國農田水利發展建設的現狀進行描述并簡要分析
1.工程責任主體缺失
眾所周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改革開放之后全面展開,在這次土地改革中,為了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行了與之前經濟制度不同的計劃經濟體制,這也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的產量。然而這是一把雙刃劍。推行計劃經濟體制,雖然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其中,在農田水利建設中存在著責任主體缺失的情況,在進行建設時,責任的主體不能明確,出現了問題而沒有人承擔相應的責任的情況屢見不鮮。與此同時,相應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具體的制定,這就導致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出現違規操作等問題。
在工程責任缺失的問題中,政府和農民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對于政府來說,政府的工作人員不能深入農民之中,對現代農業發展狀況缺乏深刻的認識,關注到的只是一些局部的利益,所以在基礎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尤其在農業中對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的關注力度不夠,最終導致水利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在農業用水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對于農民來說,他們認為水利工程建設應該該讓國家進行管理和調控,而農民自身不需要做多大的努力,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的工程中,農民的積極性嚴重不足。綜上所述,責任主體的缺失對于農田水利建設工程來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在水利設施建設中投入保障機制相對缺乏
一般來說,我國的稅收主要用到農民身上。但是近幾年我國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充足的資金,保障機制不容易在農田水利建設基礎設施中形成。以上因素,會對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帶來影響。
3.在建設中,難以對水利基礎設施質量進行保障
水利設施建設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受到的制約比較多,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會出現設施不配套等狀況的出現,最終導致工程建設的質量不夠好。
與此同時,在工程建設好之后員工缺乏管理和維修保養的技術,最終導致這些農田水利建設在長年失修的情況下出現一些故障,降低了水利建設的水平,不能夠有效保證排澇等功能的實現,最終對糧食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這些因素會導致水利設施建設比較薄弱,最終無法保證糧食的產量。
4.水資源方面,可利用的水資源不足
我國東面雖然臨海,但還是一個缺水比較嚴重的國家。在農業用水方面,水量浪費比較嚴重。為了響應提倡建設節水型農業的號召,我國在農業上大力推廣噴灌和滴灌技術,逐漸淘汰使用大水漫灌等浪費水資源的灌溉方式。
二、如何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1明確農田水利建設的責任主體
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農田水利建設的主體投資方進行確定,而且在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進行建設時,要讓政府和農民達成一致,農民和地方政府要就關于建設過程中投資方的問題進行明確,主要需要明確的是政府和農民兩個主體在建設過程中分別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防止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出現責任缺失的問題。與此同時,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我國的國情,按照我國的實際情況對農業發展進行指導,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的同時對農田水利發展進行改革,以此來推進水利建設的規范化,最終促進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
2、農業水利建設穩定投資必須形成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除了農民要發揮其主動性外,政府應該發揮其職能進行積極調控,以此來對農田水利建設形成穩定可靠的投資,從而提高政府對農業的投資力量和比重,最終提高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使農民能夠在基礎設施中獲得利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最終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除了利用政府對農田水利建設進行投資外,還需要吸收社會各個社會資本的投資,將政府的宏觀調控與社會大眾的積極主動性結合起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對農田水利建設進行投資,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與此同時,農民要對政府水利設施建設投資進行嚴格監督,防止出現責任缺失狀況的發生。
3、對水利設施進行維修
在水利設施建設過程中,需要對設施進行檢驗,如果發現破舊或者老化的現象發生,政府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對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解決。與此同時,政府也要派出專業的維修和檢察人員及時對故障進行檢測,以防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危險。
4、對農業中的科技因素進行加強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政府和農民都要認識到科技興國的重要性,所以,要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中的重要地位,積極培養更多的科技型人才,同時將這些科技型人才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最終促進農業的發展。與此同時,要創新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將最新的科技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比如在灌溉方面,要應用滲灌、滴灌等新技術,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應用,盡可能改善現階段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
綜合以上所有問題,農業生產發展狀況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與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息息相關,所以,對農田水利進行建設時要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并在建設過程中和建設完成后要做好維修和管理工作,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