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李媛 薛雯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次氯酸鈉溶液與不同濃度臭氧水溶液沖洗根管殺菌效果的體外研究
李海燕 李媛 薛雯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體外比較次氯酸鈉溶液與不同濃度臭氧水溶液沖洗根管的殺菌效果。方法取離體牙30顆,構建根管內糞腸球菌(E.faecalis)體外感染模型,分為3組,各10顆。A組應用1.339 mg/L的臭氧水溶液沖洗、B組應用3.994 mg/L的臭氧水溶液沖洗,C組應用5.25%的次氯酸鈉溶液沖洗,對3組沖洗前、沖洗24 h與沖洗后7 d的菌落進行測定。結果沖洗前和沖洗24 h后,3組菌落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沖洗7 d后,3組菌落數均高于治療前,且B組 臭氧水溶液;次氯酸鈉溶液;根管沖洗;殺菌 在根管治療中,通常需要實施根管預備、消毒、充填3個環節,在根管預備環節中進行清洗,清除根管內細菌、殘余牙髓等是整個根管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步驟[1]。在沖洗過程中,沖洗液的選取對于滅菌效果有直接影響,同時也會影響進一步治療效果[2]。本研究通過體外實驗,旨在比較次氯酸鈉溶液與不同濃度臭氧水溶液沖洗根管的殺菌效果,以為臨床沖洗方案的選擇提供科學依據。 1.1實驗材料選取離體牙30顆,均為完成根尖發育的單直根管離體牙,經X線檢查,未出現隱裂等情況;清理牙齒表面,4 ℃鹽水浸泡保存。構建根管內糞腸球菌(E.faecalis)體外感染模型,所選取菌落為自南京便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購入的糞腸球菌ATCC 29212。實驗儀器主要包括超凈工作臺,恒溫細胞培養箱,倒置顯微鏡,電熱手提高壓蒸汽消毒器,旋渦混合器等。實驗試劑主要包括15%乙二胺四乙酸(el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溶液,腦心浸液肉湯(brain heart infusion broth,BHI)培養基,新型低聚合收縮后牙樹脂FiltekTMP90等。 1.2實驗方法 1.2.1離體牙處理 取備用離體牙,去除牙冠,牙根均為10 mm,拔除牙髓,不銹鋼K-File通暢根管,采用15%EDTA輔助超聲蕩洗根管2 min,然后蒸餾水沖洗1 min,再用Filtek P 90行根尖封閉。 1.2.2糞腸球菌的培養 在常溫下對E.faecalis進行復蘇,首先取BHI固體培養基,接種菌液50 μl,置于37 ℃恒溫箱,行48 h的厭氧培養,通過染色處理,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確認E.faecalis的培養純度。 1.2.3建立感染模型 在BHI培養基中放入標本,高溫高壓滅菌20 min,37 ℃恒溫厭氧培養48 h,觀察培養基;運用紫外分光光度計調整菌液濃度,在600 nm處使E.faecalis單克隆菌液的濁度達到0.5 Abs,放置于超凈臺上,向各標本中注入200 μl菌液,繼續37 ℃恒溫厭氧培養21 d[3]。 1.2.4感染根管的處理及取樣 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樣本分為3組,A組應用1.339 mg/L的臭氧水溶液沖洗、B組應用3.994 mg/L的臭氧水溶液沖洗,C組應用5.25%的次氯酸鈉溶液沖洗。沖洗時按下頜牙位進行操作,在沖洗過程中,注射器針頭應盡可能深插,以感受到無嵌塞、阻力、回流通暢為宜,同時對針頭進行左右、上下移動;每次沖洗結束后,應用蒸餾水沖洗根管,靜置1 min。根管沖洗前后取樣,選取合適的無菌紙尖插入到根管中,直至根尖孔的位置,保持根管壁和紙尖相接觸,持續取樣1 min。 1.2.5細菌鑒定 按照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從各組各選取2例,將0.1 ml取樣液接種于BHI培養基上,結合菌落的具體形態,染色后確定是否存在微生物生長。 1.2.6稀釋平板計數 選取6個試管并編號為1至6,每根管中均注入無菌蒸餾水900 μl;向1號試管中注入10 μl E.faecalis懸液,將其放置于漩渦器上進行2~3次的充分振蕩,確保完全混合;再從1號試管中抽吸10 μl注入到2號試管,按上述方法操作,確保其充分混合,直至6號試管完成上述操作。取3套無菌平皿,自6號試管開始,依次滴平皿取樣計數,每根試管分別取20 μl,按照序號依次加入平皿中,直至4號試管,各平皿分取3個樣品,取平均值。待平皿中液體干燥后,將其放入37 ℃的恒溫箱中培養保存,取出培養板,統計3個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數。 1.3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數據處理,各組菌落數均以兩樣本行非參數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沖洗前和沖洗24 h后,3組樣本菌落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沖洗7 d后,3組菌落數均高于治療前,且B組 表1 3組樣本沖洗前后菌落計數比較(×106 CFU/ml) 在根管治療中,根管沖洗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尋找一種理想的沖洗液對根尖周病治療和牙髓病治療尤為關鍵。臭氧水溶液自身具有較強的殺菌和抑菌功效,其毒性較低,被廣泛用于根管治療[4]。本研究結果顯示,臭氧水溶液和次氯酸鈉溶液均有較強的瞬間滅菌效果,但沖洗后7 d結果顯示,3.994 mg/L的臭氧水溶液的沖洗滅菌效果顯著優于1.339 mg/L的臭氧水溶液和5.25%的次氯酸鈉溶液。考慮其原因可能為:①臭氧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可入侵到菌體內部,直接影響細胞膜內面的脂多糖和細胞膜外殼脂蛋白,導致其出現通透性畸變,引起胞內物質外流,使得細胞溶解死亡;②臭氧可對細胞漿內的甘油磷酸脫氫酶進行氧化分解,同時還影響細菌糖酵解途徑,阻斷細菌能量來源,進而抑制其生長繁殖。本研究結果提示,臭氧水溶液的滅菌效果可能與其濃度存在一定關系,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可適當增加溶液濃度以提高滅菌效果。此外,臭氧本身穩定性較差,容易被氧氣分解,因此在使用時,必須現配現用,避免影響其殺菌強度。 綜上所述,臭氧水溶液和次氯酸鈉溶液用于根管沖洗,均具有瞬間滅菌的效果,且臭氧水溶液濃度與滅菌效果可能存在一定關系。 [1] 朱地,于海利,劉麗梅.臭氧水溶液對牙本質微硬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15,31(5):520-521. [2] 陳國賢,鄒康元,袁慧娟.臭氧水溶液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50例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6,34(1):90-92. [3] 董波,朱地,王建平.臭氧水溶液去除根管內玷污層的掃描電鏡觀察[J].口腔醫學研究,2009,25(6):736-738. [4] 朱地,盧志山,孟磊,等.幾種根管沖洗液對L929細胞毒性的實驗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12,28(2):132-135. R 781.0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27 2017-01-26)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