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信陽市腫瘤醫院 護理部 河南省 信陽 464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王丹
(信陽市腫瘤醫院 護理部 河南省 信陽 464000)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將72例宮頸癌術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6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生存質量。結果出院6個月后,觀察組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軀體功能評分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性護理干預有利于宮頸癌患者的術后康復,對其生存質量有改善作用。
綜合護理干預;宮頸癌;術后;生存質量
宮頸癌根治性手術為早期宮頸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術后軀體不適、負性情緒、性生活障礙等因素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改善生活質量[1]。本研究通過對宮頸癌術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探討其效果。
1.1一般資料72例早期宮頸癌患者年齡為37~63歲,平均(47.2±11.4)歲,腫瘤臨床分期:Ⅰb期24例、Ⅱa期31例、Ⅱb期17例,其中宮頸錐形切除術12例、次廣泛全子宮切除術46例、廣泛子宮切除術14例。按隨機數表法將72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6例,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綜合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年齡、臨床分期、手術方式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護理方法給予對照組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干預。
1.2.1心理護理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準確評估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狀態以及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耐心講解使患者及家屬了解手術治療的效果,減輕其恐懼心理,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責任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況,使其了解負性情緒對疾病治療與康復的負面影響,針對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給予心理疏導,使其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
1.2.2健康教育 通過疾病知識宣教、資料發放、組織病友交流及個體化交流等方式,使患者正確認知自身疾病,了解手術基本過程及注意事項,同時對患者及其配偶進行性健康教育,講解術前、術后生殖系統結構與功能的變化,針對患者對性生活的顧慮給予個體化心理干預,糾正患者及其配偶的不正確觀念,以利于改善術后患者性生活質量及家庭和睦的程度。
1.2.3康復護理 根據患者病情制定術后康復計劃,指導患者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提高免疫力,指導患者術后康復訓練,適度控制訓練強度;責任護士示教陰道沖洗方法,出院1個月內患者每天陰道沖洗保持清潔,以防感染與粘連發生,定期隨訪,指導患者用藥、復診并及時了解其康復情況。
1.2.4社會支持 責任護士與患者配偶充分溝通,使其對患者的疾病及心理有充分的關心及重視,及時給予關愛及心理支持,分擔患者的精神、心理及生活壓力,改善其不良情緒狀態,樹立生活信心,及早恢復社會功能。出院后責任護士定期隨訪,及時干預患者的負性情緒及不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1.3評價標準應用腫瘤患者生存質量評定量表(QLQ-C30),包含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及社會功能等30個項目,子量表得分轉化為百分制(0~100分),總得分越高者表示生存質量越好[2]。由專職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的生存質量情況進行比較。

出院6個月后,觀察組軀體功能評分優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6個月QLQ-C 30評分比較分)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治療為早期宮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患者對惡性腫瘤及手術有明顯的恐懼心理,對術后內分泌失調、生理特征及性能力消失、夫妻感情影響等因素普遍憂慮,易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絕望等負性情緒,加上術后盆腔頑固性疼痛、器官缺失、并發癥等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不適,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通過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恐懼、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是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態,提高心理應激能力,改善心理狀況的有效護理措施[3]。入院宣教可提高患者對宮頸癌相關知識、治療效果、注意事項等認知水平,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及負性情緒;術后早期康復訓練有助于患者身體機能恢復,提高患者康復信心,改善術后性生活質量及夫妻感情,家庭關愛及有效的社會支持對患者有明顯的安慰與支持作用,可有效減輕其自卑與孤獨感,提高角色功能及社會功能,有助于早日回歸社會,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宮頸癌術后患者正確面對現實,完善自我應對方式,改善心理狀態,減輕軀體不適,同時積極適應社會角色,提高生活質量。生活質量評價是護理效果的重要指征,是患者在社會日常行為中的主觀感受和能動性[4],通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價,可準確反映所采用護理措施的臨床效果。本研究中術后6個月觀察組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軀體功能評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宮頸癌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宮頸癌術后患者的負性心理,促進康復,對其生存質量有改善作用。
[1] 申屠君亞,應紅玉.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圍手術期康復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24):90-94.
[2] 尚麗,晏愛云.綜合護理干預對宮頸癌病人術后生存質量及婚姻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3,17(09):1629-1630.
[3] 葉世敏.心理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36(1):154-155.
[4] 秦曉君.綜合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6):29-30.
R 473.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128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