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
(南樂縣人民醫院 河南 濮陽 457400)
循證護理對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效果研究
宋艷
(南樂縣人民醫院 河南 濮陽 457400)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EBN)對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南樂縣人民醫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00例擇期手術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15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EBN,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EBN可以有效緩解擇期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焦慮抑郁情緒,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循證護理;圍手術期;心理狀態;術后并發癥;護理滿意度
擇期手術患者術前容易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術中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可能對手術治療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且不同疾病所采用的手術方式也不盡相同,術后并發癥發生因素也不一樣,因此在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顯得極其重要。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一種在循證醫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護理模式[1],可以為患者提供科學、優質、個體化的護理服務,以達到最好的護理效果。近年來,EBN在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研究發現,EBN應用于圍手術期患者,有利于提高手術療效,降低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1]。本研究通過將圍手術期患者分組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旨在探討循證護理對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南樂縣人民醫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00例擇期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150例。觀察組男82例,女68例,年齡15~65歲,平均(38.6±13.3)歲;觀察組男93例,女57例,年齡14~66歲,平均(39.2±1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EBN,包括:①術前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心理活動等,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針對患者不同情況制定相應解決方案;介紹手術過程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傾聽患者想法,解答患者疑問,掌握患者心理動態,緩解患者術前緊張情緒。②術中護理。調整手術室溫、濕度,備齊藥品、器材及手術用品,降低出入手術室的頻率;指導患者配合麻醉醫師進行麻醉誘導;注意詢問采用局部麻醉進行手術的患者術中感受,密切觀察氣管插管患者術中有無誤吸,觀察術中導尿患者導尿管是否通暢;選擇合適靜脈建立靜脈通道,并保持靜脈通道通暢,確保麻醉和術中補液、輸血順利進行。③術后護理。術后用溫生理鹽水將患者皮膚上的手術殘跡擦拭干凈;協助患者盡早在床上做翻身等活動,指導患者有效咳嗽;注意引流管和手術切口等的護理工作。
1.3評價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分數越低表示情緒越好;②采用自制問卷對兩組患者及家屬做護理滿意度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③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2.1SAS評分和SDS評分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70例,滿意66例,總滿意率90.7%;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51例,滿意62例,總滿意率75.3%。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并發癥觀察組患者術后切口疼痛6例,感染8例,出血7例,并發癥發生率14.0%;對照組患者術后切口疼痛12例,感染18例,出血13例,并發癥發生率28.7%。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手術是外科主要治療手段,同時手術對于患者來說也是一個強烈的應激源,接受手術治療患者,通常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悲觀、抑郁等負性情緒,這些負性情緒有可能會影響患者術中應激性及手術順利進行和手術治療效果。因此,完整、全面、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于圍手術期患者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護理人員在手術室的工作主要是配合主刀醫生,但同時也要嚴密關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各種護理措施均應以患者為中心,減少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減輕手術對患者神經內分泌系統帶來的應激反應。EBN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能夠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進行個體化的護理干預,并根據手術情況及時調整護理計劃,將手術室護理研究和護理實踐相結合,為患者提供最為優質的護理服務。通過術前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使其了解手術治療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關注患者心理活動,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疏導,能夠有效緩解術前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手術治療依從性。術中強調團隊合作性,護理人員通過明確工作內容,配合麻醉師和手術醫生進行手術操作,減少術中意外情況的發生,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手術療效[2]。術后密切關注患者手術切口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加強各類引流管、導尿管等管道的管理,同時為患者制定合理康復計劃并督促患者執行,可以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本研究通過對圍手術期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果說明,采用EBN可以有效緩解擇期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焦慮抑郁情緒,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事件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1] 林紅,顧珊菱,赫子懿,等.循證護理在骨盆骨折患者護理實踐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s1):31.
[2] 孫園園.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4):218-219.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124
20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