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 王衛國
(開封市中醫院 河南 開封 452470)
地塞米松、舒血寧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王慧玲 王衛國
(開封市中醫院 河南 開封 452470)
目的探討地塞米松、舒血寧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開封市中醫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面神經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接受針灸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地塞米松、舒血寧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4周后觀察組Portman評分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地塞米松、舒血寧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
地塞米松;舒血寧;急性面神經炎
急性面神經炎又稱貝爾麻痹(paralysis of facial nerve,Bell’spalsy),是各種原因導致的患者莖乳孔內面神經出現急性非化膿性炎癥引起的周圍性面神經癱瘓[1]。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病側顏面部肌肉全部麻痹,眼瞼不能閉合、眼裂擴大、不能皺額、蹙眉受限、額紋消失、口角下垂等。急性面神經炎在臨床上并不少見,患者一般發病急驟,患病前多有感染、創傷或受涼史,可嚴重影響患者顏面部表情,若不及時治療嚴重者可導致偏癱。臨床上以減輕炎癥、消除水腫、促進面神經功能恢復為治療原則,主要采用藥物保守治療,同時可輔以針灸治療頑固性面神經炎患者。目前有關中西醫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相關報告較少,本研究探討地塞米松、舒血寧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臨床效果,以期為今后治療提供依據。
1.1一般資料選擇開封市中醫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面神經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實用神經病學》診斷為急性面神經炎,主要表現為面部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額蹙眉等,且病程小于15 d。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8.2±17.3)歲,平均病程(2.5±1.9)d;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45.2±16.9)歲,平均病程(2.2±1.9)d。所有患者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針灸治療,取患側穴位,針刺太陽、頰車、地倉、承漿、四白、攢竹、合谷等,留針15 min,1次/d。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地塞米松(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4469)10 mg+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靜脈注射,1次/d,治療1周為1個療程,舒血寧(上海新先鋒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3734)20 ml+質量分數為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靜脈注射,1次/d,治療2周為1個療程。
1.3評價標準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4周采用面神經功能臨床簡易評定量表Portman進行評分,包括動鼻翼、蹙額、閉眼、靜止、微笑、吹口哨、皺眉、鼓腮8個項目,每項3分,一共24分。采用House-Brackman(H-B)分級標準判定臨床效果。痊愈:H-BⅠ級;顯效:H-B Ⅱ級;有效:H-B Ⅳ~Ⅵ級,治療后可達到Ⅲ級;無效:H-B Ⅳ~Ⅵ級,治療后等級不變。記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2.1Portman評分治療前兩組患者Portman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觀察組Portman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ortman評分比較分)
2.2總有效率觀察組痊愈21例,顯效11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80%;對照組痊愈14例,顯效12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6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反應觀察組胃腸道反應2例,靜脈炎1例,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對照組胃腸道反應5例,靜脈炎2例,頭暈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面神經炎是多種原因導致的面神經麻痹,屬于臨床常見多發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男女患病率并無差異,發病以單側最為常見,雙側面神經麻痹者極少見[2]。其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患者常呈自發性發病,創傷、腫瘤、病毒感染及神經病變亦可導致。急性面神經炎發病前患者常有受涼、病毒感染以及神經功能紊亂史,可導致顏面部局部神經營養血管痙攣,引起神經缺血性改變,早期常表現為面神經水腫,并伴不同程度的脫髓鞘或軸突病變,其中以莖乳孔內面神經管變性最為顯著,由于營養血管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莖乳孔內動脈痙攣,引起神經缺血并發生炎癥,進而靜脈充血、水腫,壓迫面神經從而加重缺血癥狀。目前臨床上針對急性面神經炎主要以改善局部血流循環,減輕神經炎癥和水腫以促進面神經功能恢復為治療原則[3]。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可減少前列腺素生成,促進血管擴張,緩解面癱發展,改善顏面部肌肉功能恢復。舒血寧從銀杏葉中提取中藥成分,可有效增加腦流量,擴張血管,而針灸可疏通經絡、祛風散寒,同時可降低血管緊張度,改善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環。本研究探討地塞米松、舒血寧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采用地塞米松、舒血寧聯合針灸治療急性面神經炎,其Portman評分高于單一針灸治療,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證實聯合治療可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神經炎癥及水腫,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更加有效的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1] 李炳選,徐繼森,趙海清,等.神經節苷脂聯合面肌運動訓練治療急性面神經炎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2):159-160.
[2] 李陽,高志強,姜鴻,等.伴或不伴輕微面神經麻痹的面神經鞘瘤的診治分析[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47(7):549-553.
[3] 劉桑.針灸配合藥物治療急性面神經炎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24):87-88.
R 741.0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69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