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宏
(上蔡縣人民醫院 骨一科 河南 駐馬店 463800)
切開復位內固定在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趙建宏
(上蔡縣人民醫院 骨一科 河南 駐馬店 463800)
目的探討切開復位內固定在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上蔡縣人民醫院治療的104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2例。予以對照組外固定治療,觀察組接受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比較兩組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橈骨遠端骨折復位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橈骨骨折愈合情況、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較好,骨折愈合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能夠促進患者腕關節功能恢復,縮短其骨折愈合時間,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復位方式。
切開復位;內固定;橈骨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是骨科常見的骨折類型,多發于橈骨遠端,常伴有腕關節與下尺橈關節損傷,腕關節結構相對復雜,活動頻率較高,若橈骨遠端骨折復位不理想或采用錯誤的方法治療,易形成畸形愈合,影響患者的腕關節功能,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均造成較大的影響[1]。目前臨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以復位為主,以盡可能地減少骨折部位的組織損傷。切開復位與閉合復位是臨床最常用的復位方式,前者采用內固定或腕關節鏡輔助復位固定,后者直接采用夾板或石膏進行外固定[2]。本研究旨在探討切開復位內固定在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上蔡縣人民醫院治療的104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上蔡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根據隨機數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2例。觀察組男32例,女20例;年齡22~76歲,平均(44.39±5.82)歲;病程10 h~12 d,平均(3.51±1.37)d;致傷原因:9例砸傷,21例交通事故,10例墜落,12例其他。對照組男35例,女17例;年齡23~74歲,平均(44.67±5.22)歲;病程9 h~13 d,平均(3.76±1.58)d;致傷原因:10例砸傷,22例交通事故,9例墜落,11例其他。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固定方法予以對照組外固定治療,在骨折遠端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利用C臂機透視查看骨折情況,根據骨折類型選擇合適的夾板、壓墊或石膏進行固定,每周采用X線復查,一旦出現移位情況,立即予以調整。4~6周后拆除夾板或石膏,并指導患者進行腕關節功能訓練。觀察組接受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取仰臥位,對患者實施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切口取在橈骨遠端掌側,進入后暴露骨折位置,在直視下進行牽引,在X線機的透視下解剖復位,采用T形鈦鋼板、3枚螺釘固定。對于骨質缺損嚴重的患者,應先植骨填充后再進行固定;對于骨質疏松嚴重者,應采用鎖定加壓鋼板固定。完成后利用C臂機透視骨折部位固定情況,并對患者橈尺骨旋前、旋后運動狀況、腕關節前屈情況、骨折穩定情況進行檢查,滿意后關閉切口,術后1周鼓勵患者進行腕關節功能鍛煉。
1.3評價指標比較兩組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橈骨遠端骨折復位效果。腕關節恢復效果主要分為4個等級:①痊愈指腕關節無疼痛,功能完全恢復,活動不受限,骨折對位較好,背伸與掌屈低于15°;②顯效指腕關節功能接近正常,伴有輕微疼痛,大幅度活動時感到限制,背伸與掌屈減少15°~30°;③有效指腕關節間斷性疼痛明顯、活動受限,背伸與掌屈減少30°~50°;④無效指腕關節功能減退且伴有持續疼痛,背伸與掌屈減少<50°[3]。痊愈例數與有、顯效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即為總有效率。

2.1腕關節功能觀察組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21,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比較(n,%)
2.2橈骨遠端骨折復位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橈骨骨折愈合情況較好,骨折愈合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橈骨遠端骨折復位情況比較
目前臨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主要以復位為主,復位方式主要包括外固定與內固定兩種,外固定操作簡單、方便快捷,不會給患者帶來額外創傷,但對于粉碎性骨折或不穩定性骨折,其復位效果較差,且易造成二次移位或畸形愈合[4]。切開復位內固定通過切開皮膚暴露皮下組織,在直視下進行復位,復位效果更佳,且固定物內置,固定更加牢靠,有利于患者術后早日進行關節功能鍛煉,促進骨折愈合。
橈骨是腕關節活動的主要傳導結構,橈骨遠端骨折發生后會縮短橈骨長度,使掌傾角、尺偏角角度變小,使患者腕關節功能受到影響,腕關節活動受到限制。因此,對橈骨遠端骨折進行積極復位是恢復患者腕關節功能的關鍵。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腕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橈骨骨折愈合情況均優于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切開復位內固定能夠最大程度地恢復腕關節功能,恢復橈骨長度,改變掌傾角與尺偏角,有利于患者術后早日進行功能鍛煉,縮短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對于不具備手術指征的患者仍以閉合性外固定治療為主,結合患者的骨質疏松情況、年齡、經濟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固定方法。
綜上所述,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能夠有效恢復患者橈骨長度,促進其腕關節功能恢復,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縮短愈合時間,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復位方式。
[1] 李洪彬.外固定支架結合小夾板外固定術與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老年不穩定性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3):668-670.
[2] 楊召,苑珍珍,馬劍雄,等.切開復位內固定與外固定治療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術后并發癥的薈萃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47):3833-3837.
[3] 繆杰佳,沈釗雄,李逸群.橈骨遠端骨折治療策略及相關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7,30(5):551-555.
[4] 謝正虎,董霞,袁榮霞,等.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C型骨折的比較研究[J].中醫正骨,2016,28(10):18-23.
R 683.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83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