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 盧軍芳 江瑞娟
(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兒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撫觸聯合非營養性吮吸對低體質量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影響
李小娟 盧軍芳 江瑞娟
(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兒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目的探討撫觸聯合非營養性吮吸在低體質量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2016年1—12月收診的90例低體質量生理性黃疸新生兒,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胃管喂養,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撫觸+非營養性吮吸護理。喂養后統計對比兩組患兒日均排便次數、日均排便量、胎糞排凈時間、黃疸消退時間及護理前后經皮膽紅素(TCB)水平變化情況。結果喂養后,觀察組日均排便次數、日均排便量高于對照組,胎糞排凈時間、黃疸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喂養前,兩組TC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喂養后,觀察組TCB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撫觸聯合非營養性吮吸喂養低體質量黃疸新生兒,可改善患兒腸胃功能,緩解生理性黃疸。
撫觸;非營養性吮吸;低體質量;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由血中膽紅素代謝異常引發的臨床常見兒科疾病,生理性黃疸持續時間短暫,一般10 d左右可自行消退,主要表現為輕度食欲不振,但早產兒或低體質量患兒持續時間較長,易導致患兒全身性黃疸、嘔吐等,影響患兒排泄功能及腸胃發育[1]。撫觸、非營養性吮吸聯合是一種專業新生兒喂養模式,可通過外力促使患兒腸道蠕動,非營養吮吸可刺激患兒感官,增加胃泌素分泌量,促進腸胃發育[2]。本研究選取90例低體質量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分組對比,探討撫觸、非營養性吮吸聯合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2016年1—12月收診的90例低體質量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均出生1 d左右,體質量<2 500 g,阿氏評分≥8分,無遺傳疾病、先天性畸形、窘迫窒息、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分娩方式、治療措施、父母情況基本相同,均經家長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體質量為1 233~2 480 g,平均(1 864.33±372.71)g;出生12~23 h,平均(17.34±3.30)h。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體質量為1 287~2 398 g,平均(1 802.21±314.88)g;出生11~22 h,平均(16.20±3.66)h。兩組性別、體質量、出生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營養支持、預防感染等常規治療,喂養同種乳品。
1.2.1對照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胃管喂養。體質量<1 500 g、吮吸吞咽能力差、腸胃功能良好患兒采取間歇式喂養,注射垂吊式鼻飼,不可外力推注,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喂養。呼吸困難且耐受性差患兒采取持續式喂養,以輸液泵注入奶液,速度1~2 ml/(kg·h),每3 h巡查1次,更換奶液并檢查喂養情況。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撫觸+非營養性吮吸喂養。撫觸:組建專業醫護隊,要求護理人員有愛心,手掌溫暖潔凈,皮膚細膩,無長指甲。撫觸前將室溫調至27 ℃左右,配以輕柔音樂,備好舒適尿布,以潤膚油涂抹手掌減少摩擦,按從上至下順序,依次按摩患兒前額、下頜、胸腹、上下肢、背部及臀部。撫觸時應注意掌心按摩腹部時由臍中心順時針向外擴展,以指腹揉搓左腹10次;初始力度較輕,后據患兒反應稍加力度,同時面帶微笑與患兒進行語言溝通,營造溫馨氛圍,每個動作重復3次左右,總時長20 min以內,3次/d;盡量于患兒沐浴后、睡覺前等狀態良好時進行,密切關注患兒反應,若出現異常則立刻停止并告知醫生。非營養性吮吸:鼻飼前吮吸橡皮奶嘴10 min。
1.3觀察指標喂養后統計對比兩組患兒日均排便次數、日均排便量、胎糞排凈時間、黃疸消退時間。采用JH-20-IB型經皮黃疸儀(貴州鑫博雅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檢測對比患兒喂養前后TCB水平。

2.1癥狀改善狀況喂養后,觀察組日均排便次數、日均排便量高于對照組,胎糞排凈時間、黃疸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2.2TCB水平喂養前,觀察組患兒TCB水平為(12.30±1.15)mg/dl,對照組為(12.48±1.37)mg/dl,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675,P=0.501);喂養后,觀察組患兒TCB水平為(9.26±1.40)mg/dl,對照組為(11.33±1.58)mg/dl,觀察組TCB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576,P=0.000)。
新生兒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全,未結合膽紅素可輕易穿透白-腦屏障,損害患兒免疫系統,甚至造成不可逆性神經系統損害[3]。且低體質量新生兒腸胃功能較低,需攝取腸外脂肪乳補充營養,而脂肪乳亦可增加游離膽紅素含量,加重黃疸病情,低體質量新生兒進食能力較差,探索更安全有效喂養方式對消除黃疸癥狀具有重大意義。
低體質量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發生機制為血膽紅素經肝細胞攝取進入腸道,被腸黏膜β-葡萄糖醛酸酶還原為未結合膽紅素,腸道將其吸收后導致血清膽紅素過高。撫觸是通過肢體交流刺激新生兒皮膚,有助于改善患兒情感狀態,增加患兒運動,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可增加患兒內啡肽分泌量,刺激生長激素分泌,有利于患兒發育。相關研究顯示,撫觸可增加患兒進食量,增強其營養物質吸收能力,加快患兒頭部、體質量增長速度,促進奶液消化與糞便排泄[4]。此外,腹部按摩撫觸可加強腸道蠕動,減少患兒腹脹便秘發生率。非營養性吮吸加快吮吸反射形成,患兒胃管撤除后可盡快接受母乳喂養,快速增加體質量,縮短住院時長,減輕經濟負擔;非營養性吮吸還可通過感官刺激使口腔內迷走神經興奮,改善胃腸調節肽水平,增加胃腸道G細胞胃泌素釋放量,促進胎糞排出,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有效緩解黃疸癥狀[5]。本研究結果顯示,喂養后,觀察組日均排便次數、日均排便量高于對照組,胎糞排凈時間、黃疸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喂養后,觀察組TCB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撫觸聯合非營養性吮吸喂養低體質量黃疸新生兒,可加快黃疸病癥消退,促進腸胃生長發育,值得推廣應用。
[1] 劉備,馬國.新生兒黃疸的治療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35(16):1515-1519.
[2] 胡翠萍,萬政.非營養性吸吮聯合開塞露灌腸對早產兒黃疸的效果觀察[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4,15(6):543-544.
[3] 韓宇楓.間斷性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5):509-511.
[4] 李棚,高海燕.撫觸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5):142-144.
[5] 王素萍,余霞,陸丹瓊,等.非營養性吸吮聯合撫觸對早產兒消化功能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11):1291-1292.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109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