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
(襄城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許昌 461700)
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急性胃穿孔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李曉明
(襄城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許昌 461700)
目的探討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襄城縣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102例,按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各51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護理。統計對比兩組肛門排氣時間(AET)、腸鳴音恢復時間(PSRT)、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AET、PSRT、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圍手術期患者,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改善護理滿意度,加快患者康復進程。
急性胃穿孔;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需要層次理論;人性化護理
急性胃穿孔是最嚴重潰瘍病并發癥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持續性燒灼或刀割樣劇烈疼痛。腹腔鏡手術具有疼痛較輕、創傷較小、安全性高、恢復較快等優勢,可應用于急性胃穿孔臨床治療中;而圍手術期實施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手術效果[1]。需要層次理論屬于行為科學理論,該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等5個層次。近年來臨床將需要層次理論用于護理工作指導中,獲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2]。本研究選取102例患者,探討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襄城縣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102例,按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齡為23~64歲,平均(46.23±5.42)歲;觀察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齡為22~65歲,平均(48.04±4.39)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確診為急性胃穿孔;行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患者簽署手術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精神疾病者及心肺功能嚴重衰竭者。
1.3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護理,進行常規檢查,實行胃腸減壓操作,建立靜脈通道,術前備血與備皮;術后告知患者正確體位,監測其生命體征變化。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患者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護理。①成立人性化護理小組,組織培訓組內成員,使其理解并掌握需要層次理論要點,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制定人性化護理方案,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5個方面。②生理需求:護理人員應做好術前準備,及時給予患者禁水、食等干預;術后進行心電監護,定時觀察到術后24 h;待其肛門排氣、胃腸功能恢復后拔除胃管,可逐漸食用少量流食;③安全需求:圍手術期做好并發癥防治工作,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并發癥出現,囑咐家屬多陪伴患者,增加其住院安全感;④社交需求:術后及時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多與其溝通交流,鼓勵、表揚其康復治療中好的表現,增加其康復信心;⑤尊重需求:術前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關心、支持等精神上鼓勵,尊重患者治療過程中合理需求,并盡量滿足;⑥自我實現需求: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提高患者配合度,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提高自我護理能力。
1.4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肛門排氣時間(AET)、腸鳴音恢復時間(PSRT)、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③采用襄城縣人民醫院自制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分100分,十分滿意:>90分,滿意:70~90分,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AET、PSRT和住院時間觀察組AET、PSRT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AET、PSRT和住院時間比較
2.2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照組組織損傷2例,穿刺口感染4例,穿刺口滲血2例,腹腔感染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9.61%(10/51);觀察組穿刺口感染2例,穿刺口滲血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88%(3/51)。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20,P=0.038)。
2.3護理滿意度對照組十分滿意21例,滿意19例,不滿意11例,總滿意度為78.43%(40/51);觀察組十分滿意30例,滿意19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6.08%(49/5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41,P=0.008)。
急性胃穿孔是常見外科急腹癥,通常在胃潰瘍基礎上發作,產生劇烈疼痛,若未采取及時有效治療措施,易導致嚴重病變,危及生命。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是一種利用腹腔鏡進行有效治療急性胃穿孔的手術方法,圍手術期結合護理干預措施,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3]。
人性化護理是以人為中心,圍繞患者心理、社會、生理等多方面需求,強化基礎護理,提供最優質服務的護理干預過程[4]。基于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護理要求護理人員理解并掌握需要層次理論要點,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制定人性化護理方案,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5個方面,在整個圍手術期,若心理狀態較差、負面情緒較多時,及時給予積極健康的心理疏導、做好準備與預防,保證術前、術中、術后每個階段患者合理生理需求得到回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保證手術不受飲食原因推遲,術后積極協助患者做好康復鍛煉,有助于促進患者康復[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AET、PSRT、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需要層次理論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圍手術期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改善護理滿意度,加快患者康復進程。
[1] 黃樹民.腹腔鏡修補術與開腹修補術治療胃穿孔術后胃腸動力恢復情況對比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24):2467-2469.
[2] 王辛,張金鳳.基于需要理論的層級護理對老年肺癌患者療效與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6,29(10):1428-1430.
[3] 何勁松,李利發,張井瀟,等.國內腹腔鏡與開腹修補術在良性胃穿孔患者中應用的Meta分析[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6,31(4):493-499.
[4] 任資穎.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7):157-160.
[5] 林紅.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1):126-129.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113
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