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敏
心靜自然『良』
文吳 敏

向一位久仰的百歲老婆婆請教長壽秘訣,她給我五個字:“心靜自然良?!崩掀牌诺呐畠航忉尩溃骸拔覌寢屨f的心靜自然 ‘良’,是良好的‘良’?!?/p>
哦,我懂了。老婆婆是說,要想健康長壽,心態必須良好。
“心靜自然涼”,源自唐朝詩人白居易去拜訪恒寂禪師,天氣酷熱,卻見禪師安坐房間。白居易就問:“禪師,這里好熱哦!怎不換個清涼的地方?”恒寂禪師說:“我覺得這里很涼快啊!”白居易有所感悟,遂作詩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即涼?!?/p>
后來,雍正皇帝追錄康熙皇帝的訓話而編輯成《庭訓格言》,其中有一則訓文叫 《心靜自然涼》,大意是說,只要能做到內心平靜,身上就不熱。
再后來,人們有了論證,發現“心靜自然涼”的確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一個人情緒急躁的時候,大腦會興奮引起血管收縮,皮膚表面血流量減少,熱量不容易散發。而從心理層面講,急躁的時候,容易把外界感受放大,本來沒那么熱也會感到熱得難以忍受。因此,需要保持心的平靜。心靜則心平氣和,神清氣爽,一切自然都好。
老年人養生,當然需要心靜??茖W給出的養生法則是動靜結合,動與靜2:1。動則養形,靜則養神?,F在老年人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了,鍛煉后,老人會變得精神更好、食欲增加。所以,公園里、廣場上,不論早晨和晚上,放眼望去,大都是老年人在那里?,F在需要提醒的是,老人運動最重要的是把握度,鍛煉時感覺不吃力,微微出汗即可。
所謂靜,指靜養,包括靜坐和靜心。靜坐能放松神經,緩解壓力,可以每天早晚進行,每天約10~30分鐘。靜坐時可放空心思,聽聽輕音樂。此外,看書看報、聊天下棋有健腦作用,也屬于靜養的一種。在靜養中,心靜卻是十分難做到的事情。心靜需要不受花花世界的誘惑,不受家長里短的困擾,不受經濟盈虧的焦慮。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方法就是“裝聾作啞”。對家庭矛盾“裝聾作啞”,對物質誘惑“裝聾作啞”,對隔代糾紛“裝聾作啞”,對功名利祿“裝聾作啞”,對飛短流長“裝聾作啞”。說穿了即是“難得糊涂”。老年人糊涂一點是大智,“裝聾作啞”是擺脫,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該放的就得放下。放下了,心才能靜下;心靜了,身體才能健康起來。
喜歡一句至理名言:人生,說到底活得就是心情!心情好了,世界才寬闊,陽光才明媚,人生才光明;心情不好,福氣走了,平靜沒了,快樂不見了。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左右了全部的人生!
物隨心轉,境由心生,心若安好,幸福常存,定能活得精彩,活得從容,像百歲老婆婆那樣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