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榴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泰州 225500)
優質護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
劉 榴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泰州 225500)
目的分析優質護理運用于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采用數字法將其分成常規組與實驗組,各30例。常規組運用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結果 實驗組生活質量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常規組護理滿意度為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優質護理運用于心血管內科護理中,不僅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也使護理滿意度而得到提高,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優質護理;心血管內科護理;應用價值
心血管內科疾病主要包括類型: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不齊、心力衰竭、早搏以及心律失常[1],極大危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死亡。除此之外,患者病史較長,在治療過程中難以治愈[2],此時可以配合優質護理的方式幫助患者逐漸恢復健康。本次研究中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內科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并分析優質護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采用數字法將其分成常規組與實驗組,各30例。常規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43~81歲,平均年齡(62.32±1.5)歲,病史2~12年,平均病史(3.5±4.6)年;實驗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44~83歲,平均年齡(63.12±1.8)歲,病史3~11年,平均病史(3.6±4.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具體步驟為:第一,實施心理優質疏導干預。主要針對患者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的心理問題,護理人員通過心理疏導的方式幫助患者排解心理問題,并且通過詳細講解疾病情況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3];第二,加強日常指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情況而叮囑家屬加強日常陪伴,一方面可以幫助患者有效排解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患者治療積極性,同時在護理人員指導下而積極配合工作,從而更好地促進其恢復健康;第三,做好生理優質護理工作。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療中,大量時間臥床休息,此時會出現許多問題,如出現便秘的情況,此時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情況而給予良好的指導,并告知患者如何參與運動[4],同時配合日常飲食,如早上可以空腹飲用溫水,進而促進腸道蠕動,沿結腸的走向實施腹部按摩,3次/d,15 min/次。
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問卷(10分制)調查,其中9分以上為非常滿意,7~8分為一般,6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度+一般度。生活質量主要為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臨床癥狀治愈情況,并分為優(80分以上)、良(60~79分)和差(60分以下)。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優16例(53.33%),良12例(40.00%),差2例(6.67%);常規組15例(50.00%),良10例(33.33%),差5例(16.67%)。實驗組生活質量優于常規組(P<0.05)。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常規組護理滿意度為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心血管內科疾病主要包括類型為:心律不齊、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早搏以及心律失常[5],極大危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死亡。除此之外,患者病史較長,在治療過程中難以治愈,此時可以配合優質護理方式幫助患者逐漸健康狀態。本次研究中,分析優質護理運用于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價值,即護理人員通過實施心理優質疏導干預、加強日常指導及做好生理優質護理工作,從而有效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此外,在我院護理工作中還堅持以患者為本的理念,進而有效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本次研究過程中,對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分析,常規組運用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常規組護理滿意度為8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生活質量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運用于心血管內科護理中,可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值得推廣與運用。
[1] 徐 敏.心血管內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04(23):121-122.
[2] 胥 驊.心血管內科護理不良事件與護士認知行為的相關性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04):173-174.
[3] 尚 潤,徐春玲.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5):1974-1976.
[4] 賈 娜.淺談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03):1501-1502.
[5] 劉春華.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24(03):1526.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21.02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