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立雯,趙曉明,李 萍,韓曉萍,張 娟
(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0)
慢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皮下用藥注射治療方式的療效觀察
綻立雯,趙曉明,李 萍,韓曉萍,張 娟
(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0)
目的探討對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皮下多處部位用藥方式的治療方法進行療效觀察。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傳統皮下注射組38例與多部位皮下注射組30例,比對兩組皮下注射方式的治療效果,對照組按傳統的注射方法在上臂三角肌同一部位進行皮下注射。觀察組按多部位皮下注射如:上臂三角肌、腹部肌、股內、外側肌等部位進行皮下注射。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經過不同的部位注射治療后,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硬結、瘙癢、脂肪萎縮等發生率顯著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部位注射比同一部位注射最有效地解除長期注射導致患者治療部位的不良反應,同時提高治療效率。
慢性丙型肝炎;糖尿病;干擾素;胰島素;注射部位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傳染病疾病;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糖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1]。而丙肝在我國近幾年也是流行較為嚴重的一種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染丙型肝炎,兩者并存也十分常見,兩病相互促進,可加重病情。干擾素是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的一種有效藥物,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種有效藥物,干擾素與胰島素都以皮下注射的方法進行治療;而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對藥物的吸收有著不同的效果,傳統的注射方法是在統一部位即在雙上臂三角肌進行皮下注射。通過臨床觀察發現,這種注射方法易使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結節、瘙癢、脂肪萎縮等不良反應,藥物吸收不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院從2016年1月開始對慢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實施干擾素、胰島素多部位皮下注射方法進行了對比觀察,現介紹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住院的抗-HCV、HCV-RNA均陽性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Ⅱ型糖尿病的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診斷按照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2004年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為標準[3]。對所需治療的患者,慢丙肝予以干擾素抗病毒治療,Ⅱ型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島素治療,兩種藥物都以皮下注射為宜,為使治療效果有展進取,我們采用了多部位皮下注射和傳統皮下注射方法的觀察和對比實驗。其中傳統皮下注射組38例,多部位皮下注射組30例。
選擇患者最佳的注射部位為:腹壁臍周圍,臀肌,上臂三角肌,股內、外側肌等多個部位為注射點。
1.2.1 干擾素主要成份為重組人干擾素α2b,具有廣譜抗病毒、抑制細胞增殖及提高免疫功能作用;胰島素主要成份為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1]。兩種藥理作用不同,胰島素與許多藥物合并使用時會影響葡萄糖代謝。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可采取兩種藥物同時在一部位注射,避免導致藥物的治療效果。
1.2.2 兩種疾病都屬于慢性病,用藥療程長,一般常用皮下注射給藥,采取在一個部位注射一段時間后,再輪換其他部位。根據臨床出現的不適感或判斷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確定輪轉時間。見表1。

表1 各部位輪轉時間
改用多部位注射后,不適癥狀是否有所緩解或消失。現將試驗項目列表并統計學計算處理,采用零反應數據的直接概率計算。從表中可以看出同一部位皮下注射發生的不適癥狀率很高,而多部位注射無任何不適的發生。見表2、表3。

表2 連續注射一個月各項數字統計

表3 連續注射一個月以上各項數字統計
慢丙肝合并糖尿病,二者可相互影響,藥物的性能也不同,但注射治療方法相同都以皮下注射為主。在同一部位皮下注射干擾素和胰島素,由于注射范圍小,長期連續在一個部位注射,對局部組織產生反復的機械刺激,注入的藥物不能充分吸收,易造成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障礙。致注射部位紅腫、脹、結節、瘙癢等癥狀。若局部組織缺血嚴重、將導致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缺乏血運的腫塊,造成皮下脂肪萎縮、凹陷,致局部功能障礙。同時也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對這類患者治療時首先要掌握藥物原理,用藥方法,絕不可直接注射肌肉內,應采用多部位皮下注射可降低局部形成腫塊或皮膚凹陷的風險。同時也利于藥液吸收[2],減輕患者病痛,提高治療效率,此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林麗香.糖尿病病人的教育[J].實用內科學雜志,2013.12(11):570.
[2] 羅曉紅,戴永利,葉夏云.硫辛酸聯合神經生長因子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1,32(12):1-226
[3]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傳染病預報寄生蟲病學分會.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12(4):194-198.
R473
B
ISSN.2096-2479.2017.39.32.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