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麗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人民醫院內科,江蘇 宿遷 223900)
優質護理干預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周艷麗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人民醫院內科,江蘇 宿遷 223900)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20例,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傳統護理干預,而對觀察組的患者,給予基礎護理的同時,加強優質護理,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及SAS、SDS評分。結果 優質護理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40.91±2.77)分、SDS評分(46.32±2.53)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55.28±2.42)分、SDS評分(62.42±2.31)分,而護理滿意度評分(93.48±2.05)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83.52±2.49)分。結論 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評分,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促進患者疾病的好轉,同時有利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程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優質護理干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疾病具有發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若患者不能及時的接受臨床治療,極易危機生命。而絕大多數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后,由于該疾病的病情反復,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的負性情緒,不利于患者疾病的預后,因此,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尤為必要。本次研究中,通過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4例,女26例,根據兩組采取的護理方式的不同,按患者就診的先后順序分為常規護理對照組及優質護理觀察組,年齡35~47歲,平均年齡(40.28±0.42)歲。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屬于臨床診斷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標準,將存在嚴重意識障礙、肝腎等重大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屬于自愿參與,經醫學倫理會批準,對本次實驗研究中的工作自愿配合參與。兩組患者的臨床基礎性資料經數據分析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對其實施傳統的護理方式,對觀察組的患者,實施傳統護理的同時,給予優質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在患者入院時,多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談,了解患者平時的飲食喜好及生活習慣,通過掌握患者的學歷、年齡、疾病既往史等一般資料,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優質護理計劃[1]。護理人員應增加巡視患者的次數,以便了解患者的心情變化,及時的給予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患者能主動傾述自身的煩惱,以及時的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增強患者面對疾病的信心[2]。同時,應叮囑患者進食高熱量、適量蛋白、低鈉、高纖維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油膩食物,定時定期評估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的調整飲食護理方[3]。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科學合理飲食及適當的運動鍛煉,促進機體免疫力及抵抗力的恢復,以促進疾病的好轉[4]。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采取SAS、SDS評分量表[5]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同時讓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與患者的關系、護理操作技術、護理質量等進行評定,滿分為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在患者即將出院時,將評分表收回并對40例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2 0例觀察組患者的S A S評分(40.91±2.77)分、SDS評分(46.32±2.53)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55.28±2.42)分、SDS評分(62.42±2.31)分,而護理滿意度評分(93.48±2.05)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83.52±2.49)分。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s,分)
組別 n SAS SDS 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組 20 55.28±2.42 62.42±2.31 83.52±2.49觀察組 20 40.91±2.77 46.32±2.53 93.48±2.05 P值 <0.05 <0.05 <0.05
隨著人們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率改變,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人數日趨增多,在對該疾病的患者采取必要的臨床治療的同時,加強護理干預尤為必要。在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SAS、SDS評分,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促進患者疾病的好轉,有利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程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方美蓉,游燕紅,林 英.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的效果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7,39(2):149-151.
[2] 李秋蘭,李 琴,趙 妙.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Rockall危險性積分評價及護理對策[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1):32-35.
[3] 張翠翠,葛修茹,莊旭華,周 秋,楊文文.專科護理質量監測指標在肝硬化并發上MZ)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8-10.
[4] 陳 倩,王 驍,袁虞芳,陳筱粼.綜合優質護理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治中的應用體會[J].醫藥前沿,2017,7(2):222-223.
[5] 袁 芳,拾以春.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險評估和臨床分級護理干預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4):33-36.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36.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