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溧
(常州市戚墅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常州 213000)
知信行模式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分析及體會
王 溧
(常州市戚墅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探究知信行模式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并總結體會。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其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患者接受知信行模式干預進行教育指導和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社區高血壓護理干預和健康指導,分析比對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及教育干預結果。結果 經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后,實驗組患者血壓改善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知信行模式干預可顯著控制患者高血壓水平,提高患者對血壓的認知水平和治療信念,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科學的生活作息習慣,加強對血壓的控制,提高健康水平。
知信行模式干預;社區老年高血壓;影響;體會;研究
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發病的最重要因素為高血壓,還對我國居民健康造成極大威脅[1]。本文為探究知信行模式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并總結體會,選取我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參與臨床研究,取得滿意結果。現詳細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其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實驗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53~89歲,平均年齡68.4歲,其中6例小學以下文化,38例初高中學歷,6例大專以上文化;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52~88歲,平均年齡為67.8歲,其中7例小學以下文化,35例初高中學歷,8例大專以上文化。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文化水平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未服藥情況下,非一日內測量3次血壓值均高于正常值,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
所有患者接受高血壓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社區高血壓護理干預,在患者就診時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班護士進行10~15 min高血壓知識介紹[2],內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藥物使用禁忌、生活方式對疾病的影響等,向患者發放高血壓知識手冊,定期舉辦高血壓知識教育講座。實驗組患者則接受知信行模式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3.1 成立小組
抽取5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符合標準的護士組成知信行模式干預小組,標準為:工作經驗≥3年;責任心強;服務態度好;溝通能力強[3]。選取1名綜合能力強的護士作為組長,用以對小組成員進行統籌培訓和日常監督評價;4名成員主要負責為患者實施干預護理、加強追蹤隨訪和監督評價;每個組負責10例患者。知信行模式干預小組在正式參與工作前邀請上級專家學者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強化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技巧[4]。
1.3.2 知識培訓
對患者進行高血壓知識問卷調查,用以進行基線評估,結合評測結果和患者實際情況進行一對一了解、發放健康知識教育手冊,定期開展講座和課堂學習,綜合實施健康教育。每個月進行1~2次家庭隨訪,單次時間控制在20~30 min內,講解內容要深入淺出,反復為患者講解相關內容,幫助患者詳細了解高血壓基礎知識和現今存在問題,幫助患者而進行早期健康習慣的養成;每個組織團體講課一次,邀請專家進行課程講解,一節課時間控制在1h內,鼓勵患者在課后進行積極提問。
1.3.2 信念養成
患者接受高血壓治療態度與信念調查問卷,用以了解患者的治療態度和信念,結合測評結果和患者實際情況轉變患者信念和治療態度,分別于患者入組時、入組30 d、入組半年和入組1年進行訪談,時間控制在30~60 min。側重點分比為建立良好友善護患關系、改變患者治療態度和信念、改變態度后提高鞏固治療態度信念和告知干預結束分析總結干預過程。
1.3.3 指導行為
檢測患者心理、飲食、運動、藥物等方面并給予相應知道,依據患者身體狀況、體重指數、運動量等方面制定個體化飲食和運動方案,指導患者學習書寫每日活動情況和膳食日記。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血壓控制情況比對(±s,mmHg)

表1 血壓控制情況比對(±s,mmHg)
注:與對照組比較發現,aP<0.05,差異顯著
舒張壓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 148.97±7.19 131.79±5.18a 97.18±8.93 83.57±4.28a對照組 149.17±7.82 140.79±6.82 96.84±9.01 92.18±7.99組別 收縮壓
根據研究報告可知,我國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缺乏自我管理行為,無法實現良好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行為與患者知識水平、治療信念及行為等具有密切關系,良好健康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良好的高血壓知識儲備、積極健康的信念和勇敢樂觀的行為[5]。研究顯示,知信行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對疾病的治療信念及態度行為。
[1] 汪清秀,孫旭文,石鴻艷,等.知信行模式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30(1):88-90.
[2] 張會敏,張海洋,唐四元,等.動機性訪談干預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18):3332-3335.
[3] 雷志萍,張會敏,高振玲,等.動機性訪談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6,33(6):541-543.
[4] 顧 杰,張 淵,張向杰,等.上海市社區老年單純高血壓與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知信行模式比較[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3,12(5):351-355.
[5] 顧 杰,張向杰,王天浩,等.上海市徐匯區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知信行模式調查及其與降壓達標的關系[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2,11(12):907-911.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152.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