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瑞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河南 商丘 476100)
綜合化急救護理對多發傷患者搶救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趙俊瑞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探究綜合化急救護理對多發傷患者搶救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療的多發傷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按常規方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綜合化急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搶救時間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搶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較對照組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化急救護理可降低多發傷患者的搶救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存活率。
多發傷;綜合化急救護理;搶救時間;滿意度
多發傷指同一致傷因素導致患者身體出現多處器官和組織嚴重受創,多發傷的致傷原因多與交通事故、機械暴力、工業意外事故和高空墜落有關,病因復雜,具有較高致殘率和致死率[1]。急救護理在搶救工作中起到關鍵作用,高質量、高技術的護理措施在搶救過程中能夠縮短診斷時間,挽回患者生命[2]。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化急救護理對多發傷患者搶救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療的多發傷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17例,女8例;年齡16~54歲,平均(37.31±3.14)歲。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15~53歲,平均(36.26±3.28)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護理,包括觀察患者生命體征,開通靜脈通路,保持呼吸順暢。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方式基礎上采用綜合化急救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接到呼救電話,立即記錄患者個人信息,通知急救醫生,3 min內所有急救裝備準備完畢,立即出診,保持與患者的聯系,指導現場人員注意事項。②達到現場后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綜合評定,做出初步診斷,并將評定結果告知醫院醫生和護士,做相應對接準備,密切關注患者呼吸、脈搏、心跳、瞳孔變化情況并記錄,為患者開通兩條及以上靜脈通路,及時輸血輸液,保持患者血壓、水、電解質平衡,排除呼吸道阻塞物,保持呼吸暢通,對休克患者做好心肺復蘇。③搶救前,準備好手術所需的消毒器械、藥品等,搶救過程中配合醫生,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病情變化,及時告知醫生,緩解病人緊張、恐懼的心理,提高配合度,提高搶救效果。④定期對急救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對專業水平和技能操作進行評分考核,對護理服務態度進行評比,提高急救護理人員的基礎知識水平、實踐操作水平和服務態度。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搶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搶救時間對比(±s,min)

表1 兩組搶救時間對比(±s,min)
組別 初步診斷 心肺復蘇 開通靜脈通路 疏通呼吸道對照組(n=25) 3.65±1.02 3.21±0.84 2.36±0.54 5.36±1.24觀察組(n=25) 2.94±0.85 2.68±0.56 1.98±0.46 4.56±1.35 t 2.674 2.625 2.678 2.182 P<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較對照組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多發傷患者起因突然、病情嚴重且變化快,患者內臟及其他組織多損傷嚴重,常伴有失血性休克,心肺功能衰竭等,患者傷情復雜,隱蔽性傷易漏診,開放性傷口易發生感染,加重病情,甚至死亡[3]。因此搶救時間緊急,對于多發傷患者的搶救必須在患者受傷后1 h內的黃金時期實施護理措施,搶救越及時,患者的生命安全越可以得到保障[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初步診斷時間、心肺復蘇時間、開通靜脈通路時間,疏通呼吸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綜合急救護理在搶救過程中縮短了搶救時間,挽回患者生命,提高綜合護理的專業水平,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定期組織培訓和演練,可提高護理人員在急救實踐操作時有條不紊的運用嫻熟的技能實施急救措施,在短時間內對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診斷,做好護理分工,多方面急救措施同時進行,疏通呼吸道梗阻和心肺復蘇,維持各項生命體征正常,及時補血輸液和吸氧,為搶救贏得寶貴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維護患者生命[5]。多發傷患者及家屬在面臨突發事件時,心理和身體都承受巨大的痛苦,導致患者出現恐懼不安、緊張消極的情緒,護理人員應及時與其溝通,態度溫和,進行心理疏導,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后期護理要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進食方式,保證營養均衡,對機體出現功能障礙的患者實行康復訓練[6]。
綜上所述,多發傷患者實施綜合急救護理,可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搶救成功率。
[1] 李向娟,郭 兵,劉 偉.ICU多發傷患者輕度持續鎮靜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136-137.
[2] 王 颯,陳水紅,金靜芬.急診創傷團隊的護理時效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7):811-814.
[3] 胡 濱.多發傷合并腦出血的護理[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1):113-116.
[4] 周淑芬,劉翠青,盧溢樟.車禍多發傷合并尿崩癥1例的護理體會[J].廣東醫學,2016,37(22):272-272.
[5] 王翠玉,林騰珠,王 玲,等.三維結構護理管理模式在多發傷患者救護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9):54-57.
[6] 李曉南.急救護理程序在急性多發傷患者護理中的實施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61-62.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9.176.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