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藤, 鐘力煒, 俞 曄(.上海交通大學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 00030;.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 00080)
新型醫療物資供應鏈SPD模式研究
官 藤1, 鐘力煒2, 俞 曄2
(1.上海交通大學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 200030;2.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 200080)
探究現代醫院SPD藥品供應鏈管理的新模式及其作用。首先分析了我國實施醫療改革以來出現的藥品供應鏈管理模式,包括集團采購組織和陽光平臺;然后聚焦于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析其面臨的供應鏈管理困境,以及SPD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實施操作。結果表明:SPD供應鏈管理模式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和節約藥師資源方面取得巨大成效,符合醫藥供應鏈的本質特點,是值得推廣的現代醫院管理模式。
醫院;藥品;SPD;供應鏈
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在藥品供應體系管理方面,出現了藥品集團采購組織和“藥品陽光采購平臺”等管理模式。
集團采購組織(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 GPO)模式起源于美國,國內較早出現的是閔行區模式。中標藥品由政府部門集中采購,采用物聯網技術,改造醫療機構藥品信息管理系統[3],把醫院內部物流管理整合至藥品供應鏈體系,把醫院的庫存數據庫向生產商開放,根據庫存上下限自動補貨,由第三方機構統一結算支付。
上海于2013年啟動了“上海市醫藥采購服務與監管信息系統”(即“陽光平臺”)的建設工作,它是集招標、采購、配送為一體的政府平臺,可實現藥品采購配送信息全共享與藥品采購流水線實時監管。
一直以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稱“市一醫院”)采用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方法,職能部門設立相對分散,內向物流仍然采用原始的流轉方式。近年來,醫院面臨管理、成本和效率三方面的壓力,供應鏈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2.1物資管理
物資申領環節手續繁瑣;采購環節憑借經驗制定采購計劃,預測準確度低;上游供應商數量異常龐大,在藥品質量控制、信息準確性和廉政管理等方面都帶來巨大挑戰。
2.2成本上漲
庫房和物資運輸占用大量專業藥師,而這些藥師的本職工作是協助醫生進行藥物治療,醫院人力成本壓力大。需求預測不準確導致庫存積壓和藥品過期,造成成本浪費。
2.3運行效率低
面對眾多供應商以及科室申請需求的變化,供應鏈靈活性差,很難及時高效滿足需求。
為解決市一醫院的供應鏈管理問題、提高效率,醫院于2013年引入SPD藥品供應鏈模式。SPD是Supply(供應)Processing(加工)和Distribution(配送)的縮寫,起源于美國,后日本引入SPD的理念,應用于醫用耗材的采購、買賣外包業務等[2],其一系列物資、買賣及信息的流程都通過信息系統進行管理,實現可追溯,確保醫療安全性;并通過降低成本、原價管理等達到改善醫院經營、提高效率的“物資物流管理服務”。
市一醫院在前人研究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探索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零庫存”“用后結算”的SPD藥品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模式,醫療物資的供應、庫存、加工和配送等環節交給第三方——上藥分銷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上藥公司”)集中管理。
3.1SPD物流模式
在原有供應鏈模式中,醫院采購部門確定采購計劃,將訂單提交給供應商,供應商將訂單所需物資送至庫房,醫院自行負責庫房的管理和消耗點申領配送等工作。在SPD模式中,首先,醫院藥師和上藥公司共同確定采購目錄,上藥公司作為分銷商,根據采購目錄從各供應商處采購,然后統一配送到醫院SPD中心庫,醫院內的庫房采用二級庫存管理模式,包括SPD中心庫和各消耗點二級庫,采用(s, S)庫存策略,均由上藥公司進行管理;物資配送至醫院SPD中心庫后,由上藥公司工作人員根據需求和庫存情況補貨至各二級庫,最后送達患者手中或被消耗點消耗,增加了藥品供應鏈應對需求變更的靈活性。
3.2結算模式
傳統的供應鏈模式中,物資所有權發生兩次轉移,對應兩次結算。供應商將物資配送到醫院時物資所有權即發生轉移,醫院和供應商進行一次結算,這些物資成為醫院的庫存,直至售給患者形成第二次結算;因需求預測準確度低,醫院常常面臨庫存積壓、回款周期長等問題,給供應商和醫院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資金壓力。在新的結算模式中,物權只發生一次轉移,在上藥公司將物資送達醫院之后,醫院藥庫、門急診和住院藥房以及護士站的藥品的所有權仍然歸上藥公司所有,只有當分發到患者手中時,才實現物權的轉移,實現了醫院的“零庫存”。此時,患者、醫院和上藥公司三方同時結算,患者付費到醫院的財務系統,醫院財務系統同時生成與上藥公司的結算賬單。
3.3現代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在供應鏈采購環節,利用醫院現有HIS系統,采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工具以及各種基于數據的應用開發工具,為醫院物資需求建模。從大量的歷史數據中歸納出各種外部因素,如門診人次、住院人數、季節、病種分布等對醫院物資需求的影響,并結合各種影響因素,如季節、趨勢、周期和隨機的實時參數來調整物資需求預測,并由此確立醫院的安全庫存和補貨周期,降低供應鏈成本,提高效率和靈活性。
在倉儲和配送環節,以RFID或藥品條碼作為物資在信息系統中的身份標志,通過取藥窗口自動發藥機、藥庫全自動片劑擺藥機實現自動化操作,大大減少了人力,RFID識別提高了操作的準確性;藥品雙向交接柜和送藥小車可實現住院病房的自動化配送,每個藥筐的RFID標簽含有筐內藥品信息,定數追蹤系統保證藥品在物流配送過程中的可溯源和安全性。
3.4風險控制手段
SPD項目也存在一些風險,比如信息共享導致的信息泄露、倉儲及配送環節的質量控制風險、配送可能會出現不及時等問題。為了更加直觀、有效地監督和評價SPD供應鏈服務,醫院制定了績效考核指標(見表1),每月對上藥公司的服務進行綜合評價,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表1 SPD供應鏈項目關鍵績效指標
SPD供應鏈模式自實施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無論是從患者的就醫體驗層面,還是醫院的管理層面,包括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的指標均有所提高。
4.1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
實施藥品SPD 一體化管理后,利用互聯互通的信息系統和全自動發藥系統,發藥速度大大提升,患者取藥窗口排隊的時間縮短為不到原來的1/4,同時自動發藥機監測藥品的種類和有效期,保證了準確性和安全性。
4.2有效降低成本
降低人力和時間成本。原來由醫院負責的內向物流現在由上藥公司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大大降低了醫院的人力投入。最重要的是第三方物流的及時配送,減少了患者的等待時間,保證了供應鏈上下游信息暢通。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既節省了人力,又降低了錯誤率,從而降低出錯帶來的成本。
降低采購成本。醫院之前需要面對數量眾多的供應商、分銷商,給醫院的采用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現在由上藥公司集中采購,減少了醫院的采購風險,提供了更為優惠的價格和周到的服務,降低了醫院的采購成本。
真正實現了“第三利潤源”。依靠SPD項目對醫院供應鏈的優化而節約的費用,實現了“第三利潤源”,形成了一條供應商、醫院、醫護人員和患者多方共贏的優化增值供應鏈。
4.3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
基于數據分析的需求預測方法,實現了供應鏈采購的集約化管理,提高了預測的準確性,從而降低了庫存、運輸等運營成本;通過實時共享的物流信息和智能分析,對存量物資建立以需求拉動為核心的一體化物流體系,使各個節點在供貨品種、供貨數量、供貨時間、供貨方式等方面相互協作,對藥品實施動態儲備和動態管理,降低了“牛鞭效應”,實現向高效率、快周轉、低存貨的轉變,保證整個供應鏈對市場需求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表2列出了部分實施效果指標。

表2 SPD項目實施效果對比
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資金結算方面,用后結算免除了與眾多供應商對賬結算的繁瑣工作,減輕了財務壓力,付款的時間和方式相對簡化, “零庫存”使得資金不會以庫存的方式存在,極大提高了資金的周轉效率。
4.4使臨床藥師回歸專業工作
臨床藥師的工作是與臨床醫師一起了解患者的病情,直接參與臨床的藥物治療過程,為醫師、護士及患者提供藥學技術服務,促進合理用藥,提高醫療質量。SPD項目的實施使藥師從藥品搬運、上架的純物流工作中解放出來,專心于處方審核、藥品復核、藥物咨詢、用藥教育等臨床藥事服務工作。
5.1修正了醫院在醫藥供應鏈中的角色
如圖1所示,醫藥供應鏈的特別之處在于患者對于藥品需求的產生并不是獨立的,而是由醫生的診斷和處方決定的[3],與普通供應鏈相比,多了一條需求產生的路徑。因此,醫藥公司的銷售代表會向醫生銷售藥物,醫院不僅是一個醫療服務提供方,還成為了藥品的銷售終端,使得需求產生路徑與物資供應路徑混淆在一起,而醫院本身并不具有專業的銷售終端能力。新的供應鏈模式將這兩條路徑分離,醫院負責專業醫療服務,上藥負責專業藥品流通,最大化發揮了各自的價值,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

圖1 新舊供應鏈模式對比
5.2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共享,實現拉動式的供應鏈
SPD系統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通過與醫院信息系統的互通實現供應商管理庫存(VMI)。供應商直接接觸終端患者的藥品需求,降低了“牛鞭效應”,提高了預測的準確性[4];VMI信息系統的使用能夠有效防止庫存堆積,降低缺貨率[5],實現高效的拉動式供應鏈。
[1] 姚衛新, 王鈺穎. 上海閔行模式的藥品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J]. 物流技術, 2012, 31(23):372-375.
[2] DRISCOLL R S. Supply,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an overview[J]. Hospital Materiel Management Quarterly, 1981, 2(4):21-4.
[3] YU X, LI C, SHI Y, et al.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in China: current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system reform[J]. Health policy, 2010, 97(1): 8-15.
[4] YU Z, YAN H, EDWIN C T C. Benefits of information sharing with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1, 101(3): 114-121.
[5] HAAVIK S. Building a demand-driven, vendor-managed supply chain[J]. Healthcare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0, 54(2): 56-56.
StudyontheSPDModelofNewMedicalSuppliesSupplyChain
GUANTeng1,ZHONGLiwei2,YUYe2
(1.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2.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Shanghai 200080, China)
To study SPD, the new patter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modern hospital and its effect. Firstly, dru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atterns during medical reform in China are analyzed, including GPO and purchasing platform. Then, for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challeng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SPD adoption are analyzed. SPD pattern really works in dealing with efficiency, costs and human resources, which makes it worth to be used widely.
hospital; drug; SPD; supply chain
C 93
A
2017-01-16
官藤(1992—),女,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醫療資源配置的算法和應用研究。E-mail: teng_guanguan@163.com
1005-9679(2017)05-0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