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山山
STUDIO QI 建筑事務所創始人,美國哈佛大學建筑學碩士
建筑是一個溫柔的力量它不是關于如何把一個想法強置于一個社會,而是怎樣跟社會產生微妙的,或是說恰到好處的互動關系,這種“剛剛好”的狀態就是一種更高級的力量。
石磊
建筑設計師
建筑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視角去觀察城市。站在一棟建筑前,通過時間與空間的線索,縱橫地去看空間的重疊、光線、立面,肌理是重要的,建筑的經典在于細節之處。
湯建松
建筑設計師,退化建筑工作室創始人之一
適合“人的尺度”的城市,應該是生活不被限定在兩點一線,你可以在城市中擁有很多生活的選擇,很多追求是可以實現的。生活不是一個定式,它充斥著你所能想象的一切。
楊洲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
旅行最重要的是觀察和融入,在這個過程中,去體驗不同文化對于建筑和城市的理解,以及對于改造這個世界的方式的理解。
趙翀
央視《記住鄉愁》欄目組主編
鄉村復興能做什么?一是喚醒,讓優秀道德、傳統文化蘇醒過來,第二個是激活,讓在鄉土社會里面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活下去,第三是超越,對鄉村文化有價值的內涵和陳舊表現形式加以改造,為當下人提供想象的可能性空間。
寒玉
黃山“豬欄酒吧”創始人
真正的鄉村復興是保住我們記憶里的故鄉。真正的美是對生命的包容和珍惜,保護自然,不侵略,沒有功利,找到自己的坐標,遇到最真實的自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