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榮
9月21-24日,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扶貧基金會、北京綠十字、開始吧&借宿共同主辦的“中國鄉村復興論壇”走進了素有“東方太陽城”美稱的日照。論壇結合濱海城市特色設綜合、民宿、鄉游和扶貧四大版塊內容,邀請國內外知名鄉村建設代表和專家學者、基層政府部門領導、鄉村創客等,精心選擇國內外鄉村建設典型案例展開探討交流。日照山海天峰會是繼河南新縣西河灣、貴州桐梓中關村、貴州臺江交宮村、紅陽村之后的又一次鄉村盛事。峰會著重針對目前鄉村建設、鄉村旅游、鄉村扶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回顧,通過學術界的親歷研究和鄉建實踐提出了專業解讀和可能的建議。

知行合一,會議事件與鄉村復興的認知迭代
羅德胤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 中國鄉村復興論壇主席
知行合一是我們做鄉村工作這幾年來一個比較大的體會。比如說我們開這個會,就是知行合一很重要的環節。匯集各種各樣的知識,各位演講嘉賓帶來有意思的案例,然后再傳播出去,使得大家在自己的實踐當中把這些新知識、新經驗結合起來,再根據他們自己的特點做出調整,這樣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個推動的作用。
合作·共生——鄉村發展之道
劉文奎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
我們認為解決農村發展問題的密碼和金鑰匙有兩點:第一,項目的設計、指向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要讓村莊的某種東西和市場形成交換,這樣才能獲得持續的收入和價值。 第二,能夠和市場形成價值交換,最關鍵的就是產品或服務。
鄉村復興背后的邏輯
夏雨清 開始吧副總裁&借宿CEO
我們說把民宿作為鄉村建設的一個入口,但民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是希望通過民宿這樣一種業態把年輕人吸引回來。鄉村沒有了年輕人,根本就沒有希望。
取之鄉村,用之鄉村
寒玉 “豬欄酒吧”創始人
真正的鄉村復興是保住我們記憶里的故鄉。 我覺得一個客棧它的意義不僅僅是說你來了,我收你一晚上的費用,真正的回歸是一個精神的回歸,讓農村的精神和文化回歸才是落葉歸根,讓我們的精神回到鄉村。
民宿是鄉村的孩子
戚山山 STUDIO QI建筑事務所創始人 國際新銳建筑師
建筑是一個生命體,作為一個建筑師,我就是在造物。我不希望有太多的個人符號、表面風格,而是真正能夠通過幾個月的設計,在村里的探訪,通過整個設計的環節,一步步尋找到真正屬于它那個地方的基因, 然后把它播種,把這個民宿建筑隱于它周圍的環境。即使我們離去了,這個鄉村的民宿還可以久在。
農教文旅融合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
要雁崢 中國高端休閑度假產業規劃專家
文化、教育、旅游的角度是打造鄉村開發最好的切入點,而這也和土地資源的不可復制性有著密切的關系。此外,我們要做家庭友好型目的地,未來誰能夠抓住用戶,誰能夠做用戶的二次轉化和消費,這才是最棒的。
食物從哪里來
石嫣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
雖然很多人說情懷有問題,但我還想談一談,我們的目標正是希望構建一個產銷共同體,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聯合起來,最后重建人與土地的鏈接,重新認知我們的文化,然后重新回歸到我們最本質的生活。
聚焦傳統文化,支撐鄉村復興
趙翀 央視《記住鄉愁》欄目組主編
鄉村復興能做什么?我想第一是喚醒,讓一度沉睡或半沉睡的優秀道德、傳統文化蘇醒過來;第二個作用是激活,讓在鄉土社會里面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活下去,融入到生產生活,融入到每一個老百姓的身上;第三是超越,按照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對鄉村文化有價值的內涵和陳舊表現形式加以改造,開掘歷史,指向未來,為當下人提供想象的可能性空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