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劍漪
9月16日、17日,上海徐匯法院的大樓里安靜又忙碌,上海高院組織開展的全市法官助理遴選初任法官庭審面試正在這里進行。上海高院副院長、政治部主任郭偉清,上海高院副院長、全國審判業務專家黃祥青,各中院副院長以及高中院庭長等資深審委會委員坐在考官席上,對來自上海三級法院的223名法官助理進行庭審面試打分。
此前,共有296名法官助理參加了9月2日在上海法官培訓中心的兩場筆試,筆試通過者進入了這次的庭審面試,而這一面試方式在全國尚屬首創。據悉,庭審面試通過者將進入上海市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的最終面試,由遴選委員會按照1:1.2的比例擇優遴選,最后將有160人遴選成功,成為入額法官。
打通法官助理“職業上升通道”
“法官助理不僅是法官的得力助手,也是法官的‘生力后備軍。法官助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直接關系法官職業化建設步伐的快慢,決定了司法改革的成敗。”郭偉清說。
2014年9月,上海邁出了司法體制改革先行試點工作的重要一步,正式任命首批231名法官助理。
什么是法官助理?按照中央確定的司改方案,法院人員分為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三類。法官助理屬于審判輔助人員的一種,其配置模式和職能定位在法院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和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改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首批法官助理任命后,上海各家法院開始根據本院實際情況,紛紛對法官助理進行培養。
在上海二中院,每位法官助理都要經過“實習階段、熟悉階段、熟練階段”的三階訓練。實習階段主要承擔書記員工作,以熟悉法院工作和相關審判業務為主;熟悉階段則在法官指導下全面履行審判輔助工作,逐步學習審判技能;熟練階段則深入參與審判工作,承擔適當任務指標,并短期輪崗至各部門。
在徐匯法院,資深法官擔綱法官助理的“帶教導師”,法官助理還被派往立案、信訪、執行或綜合部門輪崗,法院成立了專門的法官助理自律組織,每季度召開沙龍研討法律。法院定期開展法官助理專項考核,并進行質效排名。
2016年6月,上海高院研究制定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法官助理管理辦法(試行)》,其中對法官助理的招錄、任命、配置、職責、培訓、考核、晉升作了詳細規定,并下發至全市法院。法官助理的管理及培養制度在上海日趨成熟。
“熟練階段很重要,培養我們今后獨立辦案的能力,幫助我們成為一個真正的法官。”此次參加遴選的上海二中院法官助理劉婷深有感觸,“這次文書撰寫筆試考的是寫‘微型卷宗,起訴狀、答辯狀、庭審筆錄、證據材料全部提供給我們,要求我們寫一份完整的判決書,這種題目實務性很強,不是純粹的應試”。
據悉,此次法官助理遴選初任法官工作,對于上海是一項全新的探索,沒有現成經驗可供借鑒。9月2日,上海共有296名法官助理參加了筆試,筆試分上午、下午兩場,分別為法學理論考試和文書撰寫考試,前者重點考察法官助理的法學理論基礎和案例分析能力,后者考察文書制作的規范性和熟練度。9月16日、17日開展的庭審面試,則考察考生對審判程序的熟練度、規范性以及駕馭能力。
此次參考的法官助理平均年齡32.5歲,其中最大48歲,最小28歲。他們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85.5%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平均從事司法工作6.6年。
“這次遴選不同于先前開展的入額法官遴選工作。”上海高院政治部副主任張曉立解釋,“此前的入額法官遴選,主要針對司改前已被任命為法官職務的人員,是法官隊伍內部管理機制和管理方式的轉變,沒有產生新的法官。而這次法官助理遴選,對象是符合員額法官任職條件、實際從事審判輔助工作滿一定年限的現職法官助理,他們將完成從審判輔助人員向員額法官的升華。對上海法院而言,將是依法裁判案件、承擔司法責任的主體和審判執行力量的直接增量”。
2015年中央頒布的《法官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改革試點方案》明確規定,法官主要從法官助理中遴選。因此,上海的這次遴選意義重大,既為新型法官選任制度建立標桿、打造模板,也為全國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積累了經驗。
為未來法官“度身定做”的標準
“制定方案時我們考慮了兩點:一是要通過考核檢驗參加遴選的法官助理是否具有與入額法官相匹配的工作能力和素養。二是要通過考核形成工作導向,激發法官助理從事輔助工作的積極性,提高自身能力,切實為法官減負。”郭偉清表示。
根據中央《法官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改革試點方案》和《關于建立法官檢察官逐級遴選制度的意見》的規定,上海高院最后確定了“黨管干部、公平公正,全市統籌、競爭擇優”的原則以及“考核與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把遴選方案細分為8個步驟,分別是申請報名、崗位承諾、基本條件審查、業績考核、考試面試、遴選委員會遴選、上海高院黨組審議、任命法律職務。其中,業績考核環節側重于考察法官助理階段的工作業績和評價、工作態度和作風等,考試、面試環節側重于檢驗法官助理是否具備實際辦案能力,能否在成為員額法官后切實承擔起相應的司法責任。
在基本條件審查方面,上海除了要求考生符合法官法的基本規定外,還要求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并任法官助理滿一定年限。同時,在考生的職業操守、任職回避、身體狀況等方面嚴格把控,不符合條件者“一票否決”。
在9月16、17日舉行的庭審面試環節中,所有進入面試的考生都會提前拿到一份模擬案件材料,在經過短暫準備后,進入法庭開始模擬開庭。庭審中的“當事人”由部分優秀入額法官來擔任,面試考官則是來自于全市法院資深的審委會委員。
“嚴格的考核流程本身不是目的,之所以如此設定,是因為我們希望能讓一批真正有志以法官作為自己職業理想,有能力履行守護公平正義職責,有操行堅守司法良知的優秀人才進入法官群體,進一步提升上海法院整體隊伍素質。”張曉立說。
入額者一律到基層法院
在上海的這次遴選中,有一點引入注目,那就是——此次通過遴選的法官助理將全部到基層法院任初任法官。這就意味著,即便考生現在是高、中級法院的法官助理,一旦通過遴選,便統一到基層法院任職。
郭偉清介紹,此次遴選,上海將實行統一平臺,統一遴選。“我們所說的全市統籌有兩層含義”,郭偉清進一步解釋,“一是遴選工作在全市法院統一平臺上按統一標準進行,部分符合遴選條件的同志,可以按一定程序跨院交流;二是員額使用上,根據各院實際情況和員額空缺,兼顧歷年各批次初任法官遴選計劃,進行統籌安排”。
據悉,上述兩項機制曾在上海第二批、第三批法官入額工作中運作過,效果良好。此次也同樣采用全市統籌機制,旨在打破法院與法院之間的界限,在上海全市范圍內遴選出最優秀的法官助理,把他們充實到年輕法官的隊伍中。
“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經驗的積累來自于一個個案件的審理,一個個當事人的面對。”張曉立表示,只有通過基層審判一線的磨練,新法官才能逐步成為行家里手,緩解上海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
優秀的法官助理都遴選到基層法院去了,那么高、中級法院的法官后備力量將如何補充呢?
“以后,高、中級法院的法官將從下級法院的法官中逐級擇優遴選,上海將逐步構建法官職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郭偉清說。
目前,上海共有法官助理1939人,法官助理隊伍已成為上海各院建立新型辦案機制、提升審判質效、應對人案矛盾的關鍵力量之一。而在法官員額使用上,上海法院使用員額數為29.7%,為法官助理遴選預留了合理空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