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
摘 要:近年來,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加快,而施工技術和工藝也趨于成熟。各施工技術當中都包含了一定的施工要點,如果能夠準確把握,則可以增強施工技術的作用。一旦掌握不到位,則會對施工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深入了解并分析施工技術的要點,以保證技術的應用更加合理。在此基礎上,也應當科學合理地選擇使用相應的措施開展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工民建施工質量。
關鍵詞:工民建 施工技術 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c)-0198-02
在城市化進程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工民建成為現代建筑中的重要組成,而且所占比重也逐漸增加。但是,在工民建規模擴大的過程中,更多的工程項目質量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根據現階段工民建施工狀況,受諸多因素影響,使得施工技術與管理問題頻繁發生,所以一定要加大施工現場管理的力度,對施工技術以及措施予以靈活應用,進一步增強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1 工民建施工技術管理的現實意義
新時期背景下,建筑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而建筑質量也逐漸成為建設項目檢驗的關鍵指標。要想實現企業市場競爭實力的有效提升,最關鍵的就是要增強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靈活運用工民建施工技術可以確保建筑的質量,所以,必須要加大施工技術的管理力度,以達到建筑質量全面提升的目標。而為了推進工程項目的正常開展,企業就要保證技術的完善性,且管理工作達標,這樣才能夠增強預期質量的效果,使得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1]。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技術和管理工作會對建筑物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現階段國內工民建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并不理想,且施工技術的規范性較差,直接制約了現代社會的發展。因而在促進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有必要高度重視工民建施工技術與管理工作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在貫徹落實施工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應當積極開展在施工之前進行準備工作,把握施工的重點與難點,確保施工工序管理的科學性,最終達到節省能源消耗并增強勞動生產率的重要目標,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
2 現階段工民建施工技術研究
2.1 打樁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為增強建筑物施工質量并且與國家標準要求相吻合,最關鍵的就是要具備理想的樁基基礎。只有樁基可靠且結實才能夠促進建筑施工的有效開展,而施工的質量也將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將打樁施工技術應用其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打樁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衡量承載力與沉降力對于建筑物的影響。而在樁基基礎施工技術當中,打樁施工技術最好選擇使用橫向與縱向抗壓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強基樁自身的承受荷載。而選擇基樁的時候,也同樣要保證與建筑土壤性質相適應,兩者有機匹配以增強樁基的穩固性與可靠性。施工建設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全面清理施工現場,確保雜物和廢棄物被清理出施工現場。最后,還應當保證施工現場排水系統的使用狀態安全,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打樁位置的準確性。
2.2 防滲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在工民建施工建設的過程中,防滲施工的作用不容小覷。如果防滲施工工作落實不到位,則會在建筑實際應用中增加滲漏的幾率,對建筑使用的時間產生影響,同樣也會威脅人們生命與財產安全[2]。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對防滲施工技術予以運用。
第一,建筑外墻防滲施工。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外墻防滲的作用就是保護建筑本身,所以,外墻防滲工作的強化也十分有必要。建筑外墻與外部控制是直接接觸的,一旦墻面有雨水的沖擊,必然會對其質量產生影響。基于此,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施工單位應高度重視特殊部位的防滲處理。
第二,建筑屋面防滲施工。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當地氣候環境的變化展開進一步地分析與研究,并且在屋面敷設水泥與砂漿的混合物。與此同時,必須在屋面凝結前完成以上施工環節,盡可能規避和水分的直接接觸。在此基礎上,在防滲施工建設中,還應當選擇使用涂膜工序,并在第一次涂膜干燥的基礎上采取二次涂膜的操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兩次涂膜必須要保證相互垂直。
第三,建筑門窗防滲施工。一般情況下,門窗經常打開或者是關閉,所以滲漏的幾率也相對較大。作為施工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貫徹并落實門窗防滲作業。
2.3 節能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節能減排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因為建筑行業的能量消耗量較大,所以將節能技術應用其中,對于工民建施工具有積極的影響。
第一,節能技術在墻體施工中的運用。工民建墻體施工的過程中,對節能技術進行運用,能夠達到阻隔外界的目的。可以將保溫材料應用在墻體內表面,使得內保溫的效果得以增強。與此同時,將防水材料設置于墻體外部,進而滿足防滲的具體要求,以免房屋墻體受到外界損傷。
第二,節能技術在采暖施工中的運用。通過水源熱泵系統,進而達到取暖操作的目標,使得施工成本有效節省并減少能源消耗量,最終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3 工民建施工管理措施解構
3.1 質量管理機制的建立與健全
要想進一步增強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就一定要具備完善的質量管理機制。在此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標準將建筑項目管理細化成多個區域管理,確保人力資源安排的合理性,有效地完成小規模質量管理的工作。而在保證小區域施工質量的基礎上,還應當對項目施工質量展開全面地管理。特別是在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方面,應高度關注各環節與細節,堅決不允許出現疏忽或者是遺漏。另外,還應當給予隱蔽工程施工質量應有的重視。最后,全面建設監督管理隊伍,以保證監管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水平不斷強化,全面監督并管理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實現施工質量的有效提升。
3.2 管理機制的有效完善
只有管理機制的完善性才能夠推動工作的正常開展,所以,工民建施工建設的過程中,也必須要對管理機制予以建立并健全[3]。特別是在施工環節與各階段注意要點方面,應合理納入到管理制度內容中。在此基礎上,要注重相關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以保證其對管理機制內容予以深入了解,并且積極遵守管理制度要求進行施工建設。作為管理工作人員,也一定要根據相關制度內容進行管理,以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3.3 施工技術的全面優化和創新
要想為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最重要的就是要與時俱進,而施工單位也必須要全面優化并創新施工技術。在此過程中,對新型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進行借鑒與運用,將傳統且落后的施工設備淘汰,對全新的施工設備予以靈活運用。除此之外,還應當和其他的單位進行交流與溝通,并對國外的施工技術和工藝進行學習,正確地把控更新的知識內容,全面優化并創新既有施工技術以及施工工藝,促進工民建施工質量的全面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內工民建的規模明顯擴大,而伴隨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工民建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也不斷提高,其建設的質量關乎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樣對社會可持續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在工民建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施工技術與管理工作仍存在諸多不足,制約了施工質量的全面提升。為此,必須要靈活運用工民建的施工技術,科學合理地采用可行性的管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工民建施工的順利開展。上文重點闡述了所涉及到的施工技術,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策略,主要的目的就是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郭東輝,宋春雨.關于工民建施工技術及其管理的分析[J].新材料新裝飾,2014(10):213.
[2] 郭東輝,春雨.關于工民建施工技術及其管理的分析[J].新材料新裝飾,2014(3):264.
[3] 袁峰.工民建施工技術與管理措施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5(3):139-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