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小科
將“愛”練成“本能反應”
文/牛小科

最美家庭——王麗芬一家人
幾經周折,再三約定,潞安集團漳村礦王麗芬、高聯合夫婦的采訪被安排在了晚上八點多鐘。那天,他們夫婦二人剛剛從潞安集團高河煤礦回來。了解中得知,他們此行是參加潞安集團“最美家庭故事,優秀安全家書”第二輪巡講。于是,采訪就在匆忙中開始了。
愛是一種本能反應。這是一個多月前,當王麗芬、高聯合夫婦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時,第一時間接受地方媒體采訪時,好不容易說出的話。
本能反應,是與生俱來的,不受時間、地點、空間控制的行為。當記者深入了解到王麗芬、高聯合夫婦點滴而又平凡的事跡時,就不難理解“愛是一種本能反應”的回答了。
這個家庭的故事要從“揭傷疤”開始聊起,因為早產,他們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腦癱,這個家庭瞬間進入了“灰色空間”。是選擇聽天由命,任由命運擺布?還是積極面對,勇做生活的強者?他們選擇了后者。不放棄,不拋棄。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他們踏上了為兒子看病的漫漫征程路,兒子兩歲學爬,他們高興壞了;三歲走路,雖然跌跌撞撞,他們看到了曙光;8歲自理,他們哭了;10歲上學,他們的孩子長大了。也在那段極其艱難的歲月里,他們遇到了不收他們房租的房東,上車主動給他們讓座的陌生人,默默放下“愛心錢”不留姓名的“活雷鋒”,太多太多的好人讓他們夫婦深感愛在人間。
2009年,上天眷顧,讓他們也能夠將“愛心輸出”。一次書中邂逅,一篇《尋找一座圖書館》的文章牽緣,他們與遠在內蒙古的殘疾學生戚藝懷,從此結下了一生的緣分,成為遠隔千里的“一家人”,將愛演繹成了詩。期間,他們不僅承擔了藝懷的生活、學習費用,還幫助藝懷處理了很多家里事。特別是藝懷父親不幸去世時,王麗芬、高聯合夫婦帶著親戚、朋友以及單位同事捐助的8750元善款,行程一千多里,專程趕到內蒙古,為戚藝懷帶去了些許溫暖。那一刻,要知道他們自己的孩子還不能完全自理,看病也需要花銷,可王麗芬說:“正是咱自己有困難別人幫助了咱,咱不能做沒良心的人。”他們夫婦的行為感動了藝懷所在村莊的人,全村人紛紛為他們點贊。
不僅如此,他們夫婦以丈夫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聯合”愛心協會,目前已有注冊志愿者40余名,長期開展愛心助學,為貧困地區家庭、弱勢群體開展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動,拒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該協會就組織開展各類活動134次,捐助衣物1900余件,捐款達到18000余元,受惠3000余人。
漫步在山西潞安集團漳村礦的各小區、公共場所、生產聯隊辦公樓,所到之處,都能見到一幅幅“善行義舉德孝榜”所記載的典型人物事跡……成為礦區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在談到榜單時,該礦文明辦負責人郭路軍指著榜單說:“這恰恰說明王麗芬夫婦‘愛’的本能反應不是巧合。”他接著講:“我們這樣一座礦山,不僅涌現出了王麗芬、高聯合這樣的全國‘最美家庭’,還有精心照顧癱瘓丈夫四十四載的‘中國好人’典范陳秋花,也有長治市向上向善好青年,80后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王策,路見不平奪刀救人的省屬企業道德模范李小軍,立足井下不斷創新的職業道德模范岳書慶等等,一座小礦涌現出這么多好人,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漳村礦,也是潞安集團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培養最美潞安人,涵養最美潞安精神的直接體現。”
好“家風”的背后源于優秀的工作機制,這就是漳村礦推出的“12236”工作機制。即“一個機制運行”:依托黨建工作績效管理平臺,以《年度計劃書》《季度任務書》的形式將文明創建與各項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形成了層次管理和體系管理。“兩個調度協調”:就是充分發揮生產文明調度和社區文明調度的監督協調作用,定期對井下、地面文明創建工作進行督促和檢查。“雙十工程推進”:實施了“思想鑄造、道德風尚、文化培育、科技創新、民主法制、平安建設、環境創優、綠色潞安、戰略推進、文明創建”十大工程,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員參與、上下一心、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良好體制和工作機制;開展了以“班子建設好、隊伍建設好、廉政建設好、精神文明建設好、文化建設好、群眾工作好、民主管理好、綜合治理好、主題活動好、績效管理好”為內容的“十好”文明創建競賽活動,使精神文明建設步入了常態化和規范化運行軌道,有效地夯實了文明創建的基礎。“三化六融入”多載體提升:堅持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精心設計活動載體,將文明建設融入安全生產、融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道德養成建設、融入志愿者服務、融入群眾性文化建設、融入網絡文明風尚傳播,不斷豐富文明創建的方法和途徑。
采訪的最后,記者了解到,最近在潞安集團開展的“最美家庭故事,優秀安全家書”巡講活動,正是通過優秀家庭的行為,引導更多潞安家庭感悟優秀家風,書寫更多精彩故事,共譜和諧發展旋律,讓文明和諧新風與崇德向善的精神在潞安大地生根、開花、結果。

最美家庭——王麗芬一家人
(作者單位:潞安集團漳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