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瀟洋
“兩化”融合撐起轉型升級新支點
——陜煤集團神南張家峁礦業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設立竿見影
文/李瀟洋
陜煤集團神南張家峁礦業有限公司全面實施科技興礦戰略,緊緊圍繞轉型升級、創值增效工作目標,以“兩化”融合為抓手,以科技管理創新為驅動,走出了一條具有張家峁特色的“兩化”融合高效發展之路。目前形成了26個集成辦公系統、24個信息化管理系統、25個自動化系統、17個監測類系統,大幅提升了公司信息智能化管理水平。在2016年煤炭行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現場會上,公司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煤炭工業兩化融合示范煤礦”殊榮。
公司不斷建立完善“1+9”自動化管控模式,即一總控九分控,目前已完成了機電、機運、水暖電、通風、洗選、銷售、安防7個分控中心建設工作,對井下、地面23個機房、硐室的崗位操作實行了遠程控制。實現了井下供電系統,供、排水系統,皮帶運輸系統,主扇、壓風、地面洗選系統,污水處理系統,日用消防泵房及凈水車間的“無人值守,有人巡檢”。生產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總控-分控中心、個人電腦及移動客戶端對生產環節進行業務管理,實時了解并指導生產中的各個環節,實現了人機狀態全監控。同時,利用生產報表、操作記錄、報警曲線及歷史事件查詢等功能的綜合開發,依據數據綜合分析設備問題和生產狀況,結合生產場所的網絡攝像頭,利用硬盤錄像機的存儲功能,可以對生產場所進行事件回放,對生產過程進行全時空的監控,有力促進了安全生產。此外,公司還打造了全礦“一張圖”管理新模式,實現二維和三維一體化轉換,礦井圖紙的統一使用管理,公司技術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三維可視化平臺實時掌握礦井生產運行動態,準確掌握物探、鉆探詳細煤層賦存地質水文資料,促進安全監測監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實現礦井安全監測監控信息的深度分析與綜合利用。

分控中心工作現場
公司以“全員創客”工作為主要抓手,激勵廣大員工勤動手、多動腦,積極拓展思路,通過小改小革等方式為公司節能降耗,將信息化建設的理念滲透到公司的井下、地面及各場所中。選煤廠地面設備眾多,廠房范圍大,照明設施覆蓋面廣,通過利用選煤廠電氣設備中PLC的節余控制點,對選煤廠的照明進行集中控制,達到了節能以及集中管理的目的,共為公司節余8萬余元的電費;對銷售部的地銷方式進行刷卡方式自動取電,通過運煤橋的道閘設置,攝像頭監控及刷卡確認,實行“1車1卡1號1桿”的出入設置,地銷方式由原來的人工放煤改為自動稱重遠程放煤控制,消除了運煤橋及煤場車輛雜亂無章的現象,減輕了銷售部的售煤壓力;利用地感磁線圈技術與井下紅綠燈相結合,在重要的交通路口安裝調試,起到了車輛的預報、報警功能。
公司通過綜合自動化辦公平臺和手機移動辦公平臺,實現了業務管理之間跨系統、跨部門的共享與交換。同時,各項業務在公司的辦公平臺上會以項目進度的方式顯示在首頁,對于公司的公文下發和項目管理,平臺提供了全透明管理的方式供公司人員查看及監督。此外,該公司建立了綜合數據中心,利用虛擬化、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打造出“張家峁私有云”,實現關鍵信息按需發布、“三網”融合、異地辦公,做到公司全員使用信息化、自動化系統辦公,廣大干部職工可以利用移動網絡隨時、隨地、隨手辦公。
(作者單位:陜煤集團神南張家峁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