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長浩
摘要:信息設計作為平面設計的一個子集,是近些年來令人關注的專業名詞,它的最基本的原則,是對數據清晰而有效的呈現。它通過跨專業和多學科的途徑達到交流和傳播的目的,并且結合了平面設計、計算機技術、心理學、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的技能。平面設計中的圖形經常被稱為“視覺語言”,這是從信息傳達的功能角度對圖形的描述。在圖形創作過程中,設計師扮演者翻譯的角色,將人們多樣化的感官體驗迅速而準確得轉譯為各種視覺符號,并由視覺語言引導的體驗完成信息的傳播。本文對信息圖表設計的視覺語言進行研究。
關鍵詞:信息設計;圖表;視覺傳達;動畫
一、信息圖表設計的目的
(一)有效的信息傳達
要研究有效的信息傳達,必須先清楚明白“有效”的定義,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漢語詞典》里將“有效”解釋為:能實現預期的目標,達到預期的目的;有效用、有效果。信息圖表設計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達,其中“有效”包括了準確、清晰、易理解、快速、生動等。使用戶在閱讀信息圖表的過程中,可以準確、清晰的理解信息,使信息可以快速、生動有趣的傳達給人們。可以看出,有效的信息傳達就是信息圖表設計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的。
(二)指導行動
信息圖表是對真實已有現象的呈現,已有的信息成為了將來趨勢的預測器,給個人或企業提供了有用性指導。信息圖表設計使人們通過泛讀理解信息圖表所表達的大致內容,通過精讀來完成對信息細致全面的閱讀和理解,使受眾準確的理解信息,幫人們消除疑惑。信息圖表設計為信息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解說和絢麗的呈現,使用明確易懂的視覺元素來表述信息,一方面可以進行準確的視覺傳達,另一方面可以使人們通過理解信息后指導行動。
(三)情感溝通
1.直觀的傳達情感信息
與文字不同,信息圖表是使用視覺元素表達信息的內容,通過顏色、圖形等可以直觀的傳達出正面或負面情感,例如:紅色是危險、停止的象征,藍色是沉穩、獨立的象征。如關于暴力事件的信息圖表,紅色覆蓋在黑色的文字上,給用戶的視覺沖擊力極強,給用戶帶來一股緊張的氣氛。因此,在情感溝通方面,信息圖表占有絕對的優勢,它可以快速的影響用戶的情感變化。
2.增加用戶興趣
信息圖表將枯燥的信息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處理,為受眾提供了美的享受。在表達意義的同時也增添了美感,實現了形式與功能的結合,增加用戶的興趣,使被動閱讀轉為主動閱讀,從而提高用戶的閱讀效率。比如:在Tuneglue網站上,查找任意歌手的相關資料,輸入歌手名字,點擊查找后,呈現在屏幕上的不再是幾十頁或上百頁枯燥羅列的文字介紹,而是表達信息準確、邏輯清晰和色彩繽紛的信息圖表,人們可以迅速找到他們想查找的目標,不再需要用戶一頁頁的進行信息的查找,在人們感覺到心曠神怡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人們的閱讀興趣。
二、信息圖表的視覺語言概述
1976年,美國學者、著名圖表信息設計家理查德·烏爾曼(Richard Saul Wurman)首次提出“視覺信息圖表”的概念,他將視覺信息圖表設計看作是一種構造信息結構的方式,認為信息結構設計師的根本任務是設計對信息的表達,即信息結構設計師應該能夠提取復雜環境和信息中的內核并將其以清晰、美觀的方式呈現給受眾。視覺信息圖表屬于圖形中的一種,有時它本身就是圖形。就像圖形難以用語言置換一樣,視覺信息圖表的內涵也遠遠超過語言所能表達的范圍。如果沒有創造性的天才發現圖表不僅僅是一種繪制,那么,視覺信息圖表就永遠局限在簡單的數字表格或是曲線圖上。
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傳達方式,視覺信息圖表在“坐標”概念之上,將文本形象化、時空層次化、信息秩序化,通過對圖像、文字、符號、色彩等視覺元素的綜合運用來處理一些單靠文本或數據很難解釋的信息間的相對關系,并試圖通過視覺語言提高信息傳達的感染力、豐富性及交流的效率。不限于常用的數據圖表,視覺信息圖表的概念所涵蓋范圍更大,它將視覺審美藝術同量化、準確的數字文本信息結合在一起,用適當的視覺語言將數字與數字間的關系有效地組織和歸納,形成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戲劇化色彩的圖形格式,使人們以最少的時間消耗和最大的趣味性去理解文本、數據所傳達的趨勢、差別、變化,幫助讀者理解過于乏味的描述性文字,無疑,這有益于文本的信息傳達。
三、信息圖表視覺語言的特點
(一)秩序性
信息圖表將信息高度概括總結,通過最為簡潔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大量的信息在同一個平面展出,單純依賴對于人的視覺順序的運用并不能夠使所有人以我們期望的順序接受信息,個體的差異也會帶來一定視覺的紊亂。視覺讓信息圖表秩序井然,通過時間軸的限定,信息在什么時候出現,出現多長時間都是一致的,受眾接收到的信息是統一的可被預設的。
(二)故事性
優秀的信息圖表需要構建一個動人的故事,訴說數據背后的信息,通過數據呈現社會、經濟、軍事等問題,能否激起受眾的畫面感,是否擁有生動的故事性直接影響著受眾對于信息的接受認可度。鑒于動態視覺與動畫、影視的聯系,動態視覺能夠本能地建立故事感,因此動態視覺信息圖表能夠輕松訴說故事,擁有得天獨厚的故事性。
(三)生動性
視覺信息圖表的故事性使得其對于信息展現具有生動性。枯燥的信息通過輕松的動態呈現給我們,信息圖表本身相對于枯燥無序的信息,加入了的圖表設計者的理解而顯得更為輕松,再加之動態表現,將視覺動起來,賦予整個信息圖表視覺上的生命力。
(四)傳播性
動態視覺信息圖表采用多媒體、界面傳播為主要媒介。數碼技術的普及,對于電子產品的依賴,使得動態視覺信息圖表的傳播更為廣泛。物聯網、互聯網間的互聯互通使動態視覺信息圖表的傳播更為及時。研究表明人對于運動的畫面印象更為深刻,動態視覺能夠調動多種感官接收信息,使信息的傳播更為有效。動態視覺信息圖表比傳統信息圖表更具廣泛、及時和有效的傳播性。endprint
(五)交互性
動態視覺信息圖表的交互性主要體現在:(1)對于數據顯示的控制,通過與人交互控制其進度;(2)對于用戶體驗的注重,讓用戶能夠按照自己喜歡有更豐富的選擇;(3)動態信息圖表中用戶的參與感,從一個被灌輸的角度轉變成參與者的視角加入動態信息圖表中。
四、視覺信息圖表設計——營造多維的視覺信息時空之美
視覺信息圖表設計有別于其它的視覺傳達設計,它將大量抽象的文本、數據信息視覺化,并在提供簡單、直觀的理解和比較方式的同時塑造獨特之美。
(一)語言之美。
神奇的設計往往產生于簡單的元素之中,視覺信息圖表設計調動文字、構成、肌理、色彩、時間和空間等元素并使之共同作用于信息的再建構。文字作為語言的形態和載體,通過不同的字體來表達相同的文字,能夠給讀者新穎的感受;信息圖表中的圖像如插圖、照片、點、線、符號等,這些都是視覺的表達,通過設定信息圖表的主題和內容來表達其所包含的重要因素;信息圖表中的色彩,是表達其思想的媒介,通過不同的配色表達不同的意味;信息圖表中情節的起伏所展開的時間及空間,讀者在領會文本信息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聯想中的意境進行空間和時間上的互動。
(二)邏輯之美
就像目錄在所有書籍、工程或網站組織結構中所起到的導航作用一樣,視覺信息圖表設計通過X、Y、Z三軸的相交關系,撐起一個具有橫向、縱向編排的信息空間。作者的觀點和重點的安排,通過設計者對信息元素的創造和信息結構的調整得以呈現。假如我們把信息物看作是一個充滿繁多文本、數據的萬花筒,那么,經過設計者不同角度的旋轉,萬花筒中的信息源便會生成不同的組織結構,從而最終呈現出不同的組合形式,并得到不同的信息結果。
(三)時空之美
視覺信息圖表設計是一種極富于想象力的信息設計,在這個神奇的世界中,時間被空間化了,空間也為時間所分隔,時間與空間之間相互共生又相互作用。讓一位攝影師在同一時間內捕捉到遠在世界兩端的社會突發新聞也許不太可能,但距離再遠,一張視覺圖表也可以讓讀者將任何并發事件盡收眼底。視覺信息圖表將現實與虛擬世界中的事件同時搬上同一個舞臺,通過時空的調度、情境的創造、氣氛的渲染,造就二重性的多維空間。
(四)意蘊之美
在傳達和交流過程中,視覺信息圖表無論在結構還是功能上都同語言類似:除體現理性的思維組織和邏輯結構之外,還透過視覺語言中內含的思想和情感,實現一個設計所要傳達的意念。如果沒有意義的存在,視覺信息圖表設計不過只是一種表面的裝飾。在理解與被理解之上,文字、構成、肌理、色彩、時間和空間之間,客觀文本、數據信息之外,理性思維組織和邏輯結構之中,視覺信息圖表設計者們馳騁于想象的時空,運用戲劇化的視覺蒙太奇,帶有智慧、幽默感、隱喻性的個性化語言,時而“工筆”、時而“寫意”地表現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傳達對時代、生活的態度,述說著對未來的理想,并試圖通過設計的語言來限定、引導、影響人們的感受方式。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來探討視覺信息圖表之美,會不斷從中發現新的詮釋方式,然而,這也正是視覺信息圖表的魅力與價值所在——“言有盡而意無窮”。
五、視覺語言的表達形式
(一)有趣的圖解和示意圖
圖標、示意圖、曲線圖等等形式是信息設計中常見的表現方法,創建各種圖形符號以轉化原始枯燥的信息形式,使之更容易被用戶接受。宜家(IKEA)是很好的案例。它有自己的一套視覺經營方式,產品的組裝示意圖設計出色,由于一種商品在很多國家銷售,所以部分說明書里沒有文字,只有插圖。比如,地板磚的鋪法、螺絲的安裝步驟等全部是用示意圖加以說明。如果把這些有趣的圖表樣式和動畫定格技術進行組合,可以為難懂的內容制作出清晰別致的導航系統,從而為那些對數字、文字信息麻木的用戶提供不少驚喜。
(二)“圖表式”空間敘事
當代設計雜志常常會將內容拆開分散到頁面各處,讓文字和圖像穿插在一起,為讀者營造一種參與性的、非線性的閱讀體驗。因此會用制表和制圖的規則來組織一種空間敘事。信息圖表通常會將視覺和文字信息結合起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圖表設計本身也是極具符號風格。難以想象圖表式的敘事方式出現在動畫中會是怎樣的視覺體驗,當然它絕不是簡單的幻燈圖片效果。
(三)“圖標”風景圖
圖標是信息設計中常見的表現方式。它可以代表或再現物體、功能和過程,并且可以讓人們很輕易地識別出所指代的物體。很多熟悉的圖標,如麥當勞的金色拱門標識,都是經過高度提煉的、除去了多余的修飾和細節,只保留了足以傳達意義的部分。圖標系統通常以幾何形模塊為基礎,它們聚在一起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形式和視覺體驗。圖標在動畫中的介入是比較獨特的,雖然在視覺上與傳統敘事動畫大相徑庭,但它抽象的組織結構可以很好地調度元素之間的節奏比例關系,甚至可以控制整個畫面布局,經過規范性重復使用,成為動畫中的獨特的視覺符號。
六、視覺信息圖表設計程序
作為數據可視化的呈現方式的動態視覺信息圖表設計,在設計程序上要遵循數據可視化的研究程序。包括信息收集、數據轉換分析、圖表化表示、信息修飾與動態交互設計五個環節,彼此間相互關聯,缺一不可,前一步為下一步鋪墊,后一步基于之前的研究而產生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可以用來檢驗之前步驟中的設計是否合理、準確。第一、信息收集是與項目相關的數據的統計,這一點與數據可視化是相同的。第二、將統計得來數據以相同的標準進行轉換,數據可視化中的數據轉換與分析多通過編程控制數據分析的標準,由程序自動完成,動態視覺信息圖表對于數據的轉換與分析則更多地注入了個人的情感。第三、采取圖表的形式呈現整理好的數據,選取圖表形式,分析坐標類型,制定出最大最小極限,使得圖表在適合的界面內完整地呈現出來。第四、從視覺設計的角度對信息進行修飾,包括對圖表視覺風格的設計,各圖形、字體、符號等元素的細節設計。最后綜合考慮信息呈現的節奏與受眾,確定了整個動態視覺信息圖表的動態呈現方式,按照數據的分析制訂動態腳本,構建動態,通過剪輯調整信息圖表的運動節奏。節奏的掌握要配合信息的主次與受眾的視覺特性。
七、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視覺設計的新基因,信息圖表設計是一種富有潛力并逐步顯現出來的、跨越語種屏障的設計語言,它將會越來越多地滿足信息時代大眾的視覺需求,在吸引日益麻木于平淡的視覺語言且渴望高效的讀者注意的同時,創造信息時代視覺的新景觀。它的應用也終將會在以書籍傳媒為代表的平面印刷媒體、公共環境的導視系統和科研領域的信息視覺化研究等方面的發展中得到普及。
參考文獻:
[1]動態圖形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許一兵,2013
[2]淺談交互式概念在視覺設計上應用的可能性[J].袁帥.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3]圖像在視覺設計中的信息傳播[J].張琪.群文天地.2013(02)
[4]從看圖到讀圖——媒體中的信息可視化設計[J].吳靜萌.新聞研究導刊.201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