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媛莉
“作為影視藝術作品,《維和步兵營》的內容建立在我國維和部隊多年執行維和任務的真實經歷上,其中有流血,有犧牲,也有親人的牽掛。觀眾由這部劇可以深切感受到祖國是中華兒女的堅強后盾,戰士們在動亂國度維護和平是為了保證當地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為了減少婦女兒童在戰爭中所受的創傷。我們希望一代代的年輕人能夠體會到生活在和平國家多么幸福?!薄毒S和步兵營》總導演寧海強如是說。

一部醞釀14年的維和軍旅劇
10月10日,由寧海強擔任總導演,翌翔執導,杜淳、賈青、徐洪浩、劉潤南、何達等主演的聚焦國際維和題材的軍旅劇《維和步兵營》登陸江蘇衛視,首播收視率CSM媒介研究52城0.87%,10月19日收視1.052%。
該劇國際化視野,緊跟現代化局勢,全景展現中國維和作戰部隊“從無到有”的發展軌跡,呈現真實的維和故事,一展中國維和軍人維護世界和平、為國爭光的風采。
曾執導《百團大戰》《中國騎兵》《壯志凌云》《彈道無痕》等眾多軍旅題材影視劇的寧海強,多年來的創作軌跡幾乎涉及中國軍隊各個兵種,而為將這部維和題材劇搬上熒屏他醞釀了14年。
“很多年前,我就想做維和題材,但各方面條件不合適。以前,中國維和部隊多作為醫療分隊或工兵分隊走出國門執行任務。三年前第一支步兵部隊走出去,真正體現了我國的大國實力。這時,我才開始推動進一步創作。”
《維和步兵營》正式啟動就在第一批維和步兵出發之前。隨后一兩年時間里,寧海強帶領編劇劉克中、戴榮等人深入維和步兵營中體驗生活,在與官兵一起訓練、共同成長的過程中進行電視劇創作。劇中很多人物身上都有真實原型的影子。
劇集中有很多突發事件,體現出維和軍隊的應對能力和作戰能力,對維和部隊保護當地貧民和兒童也有大篇幅展現。劇中子彈橫飛、炮火連天的驚險畫面比比皆是,也向觀眾呈現了很多現代化作戰模式,如導彈發射、無人機、特殊通信工作等。寧海強表示,“《維和步兵營》中反映的戰爭、爆炸都是真實情景,演員甚至沒有用過任何替身?!?/p>
雙線并行 有熱血有青春
劇中故事場景多發生在非洲,一部分攝制團隊在非洲的維和步兵營拍攝真實鏡頭,同時,劇組在桂林的拍攝地1:1還原搭建了非洲駐地場景,包括中國維和步兵營營區、交戰區的城市街道、難民營和非洲部落等。該劇輾轉北京、桂林、哈密以及非洲多地拍攝,真實再現中國維和作戰部隊所在任務區的艱苦環境,展現維和戰士的專業素質和奉獻精神。
劇中,杜淳飾演的全能戰神林浩楠帶領我國第一支維和步兵營遠赴異國他鄉穿越火線、維護和平。林浩楠與中國維和步兵營的共同成長為劇情主線,同時,在定向爆破專家岳東明、成功蛻變的“刺頭兵”戈睿等人身上,展現了個體和團隊的雙向成長。
劇中還有“藍盔戰士”的生活情感線。比如岳東明與林浩楠相愛相殺的戰友情,以及甘愿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大愛。林浩楠與戰地記者海藍的愛情糾葛也使得熱血軍旅劇多了幾分青春與浪漫。此外,劇中也有對維和女兵形象的生動塑造。
江蘇衛視副總監、采購部主任高王玨認為,軍旅劇是具有差異化的亞類型。曾播出《我是特種兵》《反恐特戰隊》等一系列軍旅題材劇的江蘇衛視在此類型劇的購播上形成優勢和特色。“我們找到了這類題材創作的方法論。劇版‘戰狼——《維和步兵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所有觀眾都關心的題材,同時注意到了女性觀眾,找到了受眾的最大公約數。”高王玨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