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展
10月5日,由毛衛寧執導,王雷、李小萌主演的戰爭劇《愛人同志》在CCTV-8電視劇頻道播出。該劇講述了幾對出身背景以及性格各異的年輕人在革命浪潮中的命運抉擇和愛情故事。
在年度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后,10月10日《愛人同志》CSM媒介研究全國網收視問鼎,微博#愛人同志#話題閱讀量6363.4萬次,這體現了觀眾對現實主義革命青春劇的肯定。強視傳媒執行總裁,《愛人同志》總制片人、總監制韓非告訴《綜藝報》,創作該劇時,他們一直強調讓人物回歸生活本身,劇情不走“說教”“假大空”路線。

準備充分 精耕細作
韓非介紹,《愛人同志》投資超過1億元,占比最高部分為制作環節,這體現了導演及團隊的責任感和藝術追求。除了少特效、多實景外,在服裝造型上劇組也較為用心,僅服裝的畫圖設計就耗時3個月時間。
劇組11月底開機,拍攝近4個月。導演毛衛寧為吸引到更多年輕受眾,在攝制之初就設定了 “電影大片既視感”的拍攝目標。韓非表示, “當年的歷史是殘酷的,處理上不能輕佻,但革命人在萌發情感時也是浪漫的。”
所以,《愛人同志》校園場景呈現上,選擇了較活潑明亮的顏色搭配,色調以暖色為主。除校園部分,劇中多次展現全景和長鏡頭,在夢蘇跳河的場景中,使用了水下拍攝,有網友在彈幕中評論“這個水下鏡頭具有電影感。”
演員方面,整個劇組群眾演員近9000人。韓非坦言,主演王雷和李小萌不屬于商業流量明星,“但是所有的選擇都是機緣,兩人是夫妻,在劇中演愛人較有默契,且敬業精神可嘉。”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除了主演外,還有出品人朱川、陳偉文和編劇蒲遜、唐棟兩對 “愛人同志”。
立足現實主義 人物貼地氣
《愛人同志》著重人物塑造,通過核心人物的成長蛻變,體現革命堅守、個人小愛成全家國大愛等母題。編劇蒲遜、唐棟歷時8年創作劇本,兩人首先看到江姐原型江竹筠的資料,由資料發現一群有革命理想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與當代有青春夢想的年輕人具有相似性。兩位編劇用4年時間采訪、收集素材,8易其稿終完成劇本。
韓非表示,人物塑造須避免 “脫離真實”“假大空”,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物命運,絕對不能將英雄、反派標簽化,要讓每個人物都立體、豐滿。
因為演繹的是革命者的青春愛情,所以《愛人同志》被網友定義為“革命偶像劇”。對此,韓非表示,首先從國家影視劇發展而言,類型是需要多樣化、創新性發展的。但前提是人物要取材于生活、取材于人民,不能完全虛構,因為虛構的東西容易“不接地氣”。
其次,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要真實反映現實大眾的情感和生活狀態,因為展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必然要展現其文學性,作品也因此具備靈魂。
第三,無論劇集是何種類型,都需要優質的故事、結構和典型性,“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性格、思想、價值觀、情感選擇,這些會決定每個人不同的人生命運。藝術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基于真實生活的凝練。”
第四,優質的影視藝術作品,是制作者們團結協作的結晶,“一個好劇本,被不嚴格要求質量的導演拍壞的情況不在少數;同樣,一個不夠完整的劇本通過大家的二次創作進行提升最終成功的案例也不少。電視劇制作是團隊合作,是個組合,默契配合很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