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英儉
近期,境內個人通過規避境外取現額度限制在境外取現現象屢見不鮮,既涉及跨境交易,又涉及現金交易,其中隱藏的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值得關注。今年6月,國家外匯管理局進一步加強了銀行卡境外交易的監測,要求從今年9月1日起,采集銀行卡境外交易信息,包括境內銀行卡境外提現和等值1000元人民幣(不含)以上的境外消費交易信息的采集,反洗錢部門應以此為契機,加強跨境業務的客戶身份識別,有效預防和打擊境外取現洗錢活動。
個人銀行卡境外取現的洗錢風險。銀行卡境外提現管理方式帶來洗錢風險。當前,我國對人民幣卡境外提現的限額規定是以銀行卡為單位,即“每卡每年累計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而不是以客戶為單位進行限額。同時,個人銀行卡境外提現,沒納入個人結售匯限額管理。這樣,對個人銀行卡境外提現缺少有效的限制,從而使部分境內個人通過多地區、多銀行、辦理多張銀行卡的手段,即可實現境外大額取現的目的。另外,存在著一個人同時控制多個人的銀行卡的可能,并利用所控制的銀行卡在境外進行頻繁提現操作,既給洗錢分子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給反洗錢資金追溯增加了難度。
銀行機構缺少防范意識帶來洗錢風險。同一客戶在同一家銀行機構持有多張銀行卡,且頻繁辦理掛失、換卡業務,銀行業務人員未對其異常行為產生警惕,仍正常為其辦理業務,且未采取調整客戶洗錢風險等級、重新識別客戶、進行可疑交易分析等措施。部分銀行機構缺少風險防范意識,未能將反洗錢管理要求內化到具體的業務當中,進而變相地促使大額境外提現行為的發生。
銀行卡境外提現給跨境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提供新出路。由于現金本身具有中斷資金鏈條的特征,如果取現活動發生在境外,進一步加大了資金追溯難度。一方面,犯罪分子可通過境外提現的方式將資金用于支持恐怖融資活動,助長恐怖活動氣焰;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打擊洗錢活動力度不斷增強,洗錢分子將資金轉移至境外清洗的需求日益增加,境外提現給洗錢分子將資金轉移出境提供了新的出路,給我國打擊洗錢犯罪活動增加了難度。
相關建議。一是細化銀行機構內控流程,提高全員洗錢風險防范意識。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內部的信息共享,對于反饋的涉嫌違反反洗錢規定的跨境要求及時與反洗錢主管部門協商,分析、判斷其可疑程度,將客戶身份識別、客戶風險等級劃分及可疑交易分析等反洗錢管理核心內容內化到銀行卡結算業務流程中,強化風險意識,進一步防范銀行卡結算業務中隱藏的洗錢風險,不斷提升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能力。
二是強化客戶身份識別措施,提升識別客戶的能力。首先要強化銀行卡業務的客戶身份識別,在為客戶辦理開卡及非面對面業務,特別是客戶要求開立多張銀行卡時,要對客戶的真實身份進行核實,對客戶的身份信息進行登記,了解客戶辦理多張銀行卡的用途。其次對發現客戶頻繁掛失、換卡,頻繁境外提現等可疑行為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對客戶進行重新識別,及時調高客戶的洗錢風險等級。
三是做好可疑交易分析,及時上報可疑交易報告。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發現客戶存在頻繁掛失、換卡,頻繁境外提現等可疑行為時,在對客戶身份進行重新識別的同時,也應該結合客戶身份信息積極開展可疑交易分析,關注客戶是否存在境外頻繁取現、規避額度限制等異常行為,如發現客戶的交易行為與客戶身份不符時,應及時提交可疑交易報告。
四是完善對銀行卡境外取現的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在現行規定的基礎上,加強對銀行卡持有人的取現管理。一方面建議以客戶為單位進行取現額度管理或監控,以個人身份證件號碼作為監測標識,遏制境內個人通過開立多張銀行卡進行境外大額提現操作行為,防范洗錢風險;另一方面實現將個人銀行卡境外提現納入個人結售匯限額管理,要求各銀行業機構對個人銀行卡境外提現在結售匯管理系統中進行登記并扣減相應的用匯額度,進一步規范外匯管理,防范洗錢風險。(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