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要: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的重要時期,保持身心健康,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學校進行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把學生作為體育課堂教學的主體對象,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讓學生能夠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個性化;問題;方法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老師的教學方式與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自信心,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把學生作為主體對象,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參與體育課堂的必要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一、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作用
(一)參與性與互動性
體育課程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參加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所以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的把自己的個性展現在其中,發揮出自身的體育潛力。其次,體育教學擁有較強的互動性,包括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謹慎、勇敢、團結、包容的優秀品質。
(二)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可以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參與各類的競賽、運動、游戲等,學生能夠充分在其中感受到成就與喜悅,即使是失敗了,也能夠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從而更好的去改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三)讓學生實現自我磨練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例如長跑堅持不下去,無法和學生達成合作模式等等,這些都屬于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困難,而學生往往能夠通過克服這些困難,去實現自我磨練,讓意志變得更加堅定,形成努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品質。
二、在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方法
(一)深入觀察學生的個性,加以指導
在體育教學中需要教師深入觀察學生的個性,并且加以指導,讓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因為每一個學生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運動能力等,但是每一個學生都是存在優勢和劣勢的,這就需要教師把學生的優勢挖掘出來,多多鼓勵、表揚學生,引導學生向著自己的長處出發。
(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教師要改變以往老式的教學方式,而是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參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傳統的體育教學就是教師帶領學生去運動,導致學生認為體育課堂非常的痛苦,自己很不愿意去運動,所以教師要善于在體育教學中加入游戲教學、小組合作教學、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中把自己的潛力都激發出來,并且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真實的需求,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體育教學方案,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師生之間要構建平等的關系
因為體育教學中運動項目比較多,和普通的教育學科有著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要構建平等的關系,這樣學生才更加愿意投入到團體活動中去。師生之間共同克服困難、共同進步,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定課程內容,這樣學生才愿意把自己真實的需求表達出來,從而不斷的完善體育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充分釋放自己,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型、創造型思維模式。其次,教師還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綜合素養,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
(四)激發學生體育教學的興趣
興趣作為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
例如:在進行教學“單手肩上投籃”時,不僅僅可以通過示范的方式在室外教學,通過室內進行教學,也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因為在當前學校環境中,多媒體設備作為課堂教育的輔助性工作,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上的方便。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籃球大師喬丹魔術般的投籃,保羅或者納什精彩的傳球,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形象、直觀的展示籃球大師們的籃球技巧,不僅能夠讓男性同學獲得收益,對于女同學來說,也是一個難忘的體驗。不過如果沒有這些多媒體設備,也沒有關系,教師也可以通過自身專業的教學水平,親自為學生進行優美的示范動作。通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感染學生情緒,提高他們學習籃球的興趣,從而讓他們自覺進入學習狀態,獲取相應的知識,促進自身知識水平的提升,推動個性的發展。
(五)積極引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體育教師作為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指導者,在學生進行體育活動中,必須格外注重對其的引導。在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其表現,做出相應的回應。對其表現,進行適當的鼓勵。這樣做對于其信心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也有利于其個性化的發展。
例如:在排球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整個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讓其在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并且對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讓其通過自身的學習,培養自身的自我調節能力。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自身的信心,還能夠保證教學質量,促使其積極地參與其中,提升自身水平,促進自身個性的發展
(六)游戲式教學方式的應用
游戲基于物質需求滿足之后,通過某種特定規則,一種追求精神需求滿足的社會行為方式。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一種方式。
初中階段,學生自身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于游戲存在著較強的好奇心理和好勝心理,他們對游戲這種教學模式具備較強的興趣和參與熱情。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差異,進行不同的游戲式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教學質量,還可以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也是一個良好的體育知識教學的機會和素材。
結語
針對當前初中階段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形式,我們必須要重視初中體育教學方式的有效創新,對于其產生的作用進行總結,進而幫助學生實現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當前我國初中教育的主要內容。我國的初中體育教育作為新型的教育方式,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地完善,為實現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志華.當議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6,23(3):125一126
[2]黃金城.職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路徑[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25(7):105一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