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要:健康是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同樣重要。初中生處在青春期,正是調皮叛逆的時候,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還不健全,但卻相比之前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處在人生的一個非常關鍵的過渡時期。初中生的心理上已經具備了超強的自我意識,卻還不夠成熟穩重。所以,社會、學校、家長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格外重視。因此,學校教師在進行對學生的心理輔導教育時一定要講求方式方法。一旦學生出現了心理上的問題,教師應該先找出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原因,再對癥下藥,爭取根治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誤區,走上更好更正確的人生道路。
關鍵詞:正確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方法。
初中生在青春期面臨著從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轉折,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可能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雙重的巨大變化,也會有很多的心理上的矛盾。心理輔導就是為了幫助青少年解決這些他們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管理自我,并且充分的認識到自我的價值。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封閉式環境到開放式環境的完美過渡。
一、 心理輔導形式
(1) 個體輔導
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自己心里的話不好意思當著太多人的面說出來,遇到事情無法排解自己心中的困擾,一直憋在心里無法傾訴,時間一長,就產生了心理障礙。如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就能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整自我,排除內心的困擾,使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健康的發展。
(2) 開設公共輔導課程
在初中學校的教育中,大多數都會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這種課程在小學教育中很少見,所以初中生上課時可能會覺得有些不習慣,無法在課堂上敞開心扉。所以初中心理教師更應該在課堂活動中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學方案。針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水平和身心發展特點,講授有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有效的控制和校正自己的行為。幫助學生在自己今后要面臨的困難中建立良好的心態和自信心。
(3) 團體輔導
在心理教育教學中,團隊輔導也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在這種輔導形勢下,學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發揮團體的優勢,讓學生親身參與,親自體會。通過自己的切實感受,相互間交流學習,總結經驗,彼此交談心中的難題。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還能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班級的凝聚力,更有助于班級和諧。
(4) 開設心理熱線,愛心郵箱,建立心理網站
如果學生在以上的幾點建議方法中仍然不愿吐露心聲,這時就需要學校在信息技術上的支持。學校可以開設一個心理咨詢熱線,讓學生可以在匿名的前提下吐露自己的心聲,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心事會被別人知道。學校也可以通過建立愛心郵箱,心理網站等方式讓學生傾訴自己的煩惱。學生可以通過發郵件,網站留言等方式,然后學校教師、郵箱、網站的管理員看到留言及時回復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小問題。
二、 心理輔導方法
(1) 做一個很好的聆聽者
聆聽,就是用心傾聽對方的訴說。在聆聽的過程中,要做到“耳聞目睹”,即耳朵聽眼睛看,這里的看不只是看著傾訴者的眼睛,更主要的是察言觀色,觀察傾訴者的一舉一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一個聆聽者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主要來聽學生說,而不是自己說。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要作出適當的回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非常想幫學生解決問題的,讓學生有更大的勇氣繼續說下去。讓學生說出自己心理上的難題,才能幫助學生恢復心理健康。
(2) 轉移注意力,讓學生適當放松
這個年齡的學生遇到事情都不容易放下,芝麻大的小事都可以糾結很久。學生遇到了心理難題,在學生傾訴過后,教師應該找一些可以讓學生轉移注意力的事情讓學生去做。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心理咨詢師經常會讓受訪者做一些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所以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來做做游戲,做做運動,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游戲和運動上,就可以暫時放下心中的糾結。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培養學生轉移注意力的能力。教師也可以對學生使用一種“放松療法”,俗稱“催眠術”,就是在別人給定一些心理暗示是全身上下從頭到腳逐漸放松的方法。這個方法對治療因為緊張而引起的焦慮恐慌十分有效。更有助于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糾結之事。
(3) 鼓勵才是變得更好的動力
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鼓勵。當有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時,有一大部分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都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所以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性格特長和生活進行一定的了解從而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要對學生做出肯定,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給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學生心中的矛盾和困惑,讓學生處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之中,保持心態平和穩定,做事沉穩不亂,思維活躍有序,舉止文雅大方的態度,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教師任重而道遠,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未來學習和生活的一大良好基礎,只有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希望每個學生都能以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來迎接未來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徐胡燕.《中學校長對心理學教師的角色期望》學術期刊《文教資料》2007年18期
[2]余文正.《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學術期刊《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3期
[3]王麗霞.《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術期刊《新課標學習(基礎教育)》2010年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