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麗+鐘小波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新型經濟合作組織應運而生。然而,由于起步較晚的原因,落后的管理水平還是阻礙了其發展的進程。本文運用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相關理論分析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因素提出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從而給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財務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擁有種類繁多的結構形式,縱橫交織的資本組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直接掌握著組織的命脈,影響組織的成長;同時也體現了國家和組織、組織和社員之間的經濟利益關聯。近來,雖然湖南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很快,但是由于起步比較晚,有諸多不足之處值得改進。如政府政策方面、制度管理方面、部門設置方面、利益分配方面等,多方面問題都不利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本文通過解析湖南省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狀況,解剖原因,從而找出恰當舉措,以求促進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可持續發展,從而提升農民收入。
一、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
通過查找相關數據,主要是從合作社法律的頒布以來,湖南省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情況。由表1可以看出,2007年的時候,湖南省農民合作社的數量還很少,只有1571個。第二年就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增加了10575個,合作社成員也增加了7.2萬人。而在第三年的時候就保持增福一萬的速度增加,相應的成員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出資總而由最初的3.2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798.3億元。總的來說,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從出資額上,都發展很快。從2011年到2016年,合作社的發展已經很平穩的發展了。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第二年增長加快的原因,主要因為這年是合作社法的配套法律不斷完善的過程,農民利益有所保障,就會有更多的農民愿意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新的組織形式,與企業比較,加入手續沒有那么復雜,就是在申請法人資格的時候不用交費,無大風險,政府還有支持,這就使得農民愿加入到合作社。
(二)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籌資活動方面
要發展,就必須有資金支撐。因為農民專業是剛出現不久的一種組織形式,最初階段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來自那些剛加入的農民資金量比較小,這就使得合作社面臨資金缺乏、發展的風險增加。此外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不容易。對于合作社而言,缺少有價值的東西進行抵押,銀行一般不會愿意貸款給合作社。雖然政府出臺了一些有利于合作社發展的政策,但是又存在缺少相關專業人員的能力有限,在項目申報的時候,材料的遞交容易出現問題,就很難申請到項目。除了與銀行的政策有關,政府的政策也影響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籌資。因為政府出臺的相關法律很不健全,管理體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地方政府對合作社的日常活動干預的太多,對于那些剛剛設立的合作社,資金更是少得可憐,根本沒有資金來找專業財務人員。
2、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現在,湖南省邵陽市的合作社缺少相應的生產經營規章制度,在管理方面沒有明確的標準,對自己的產權問題很模糊。雖然有些合作社設置了理事會、監事會等,但是其生產經營,具有很大隨意性,而且缺乏相應監督部門。合作社松散,缺少組織能力,不能適應市場、沒有市場競爭力。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關系簡單,屬不規范供應關系,有些合作社股金并不是在多數人手中,他們掌控合作社的股金,便是控制了合作社,獲利也最多;時間一長,合作社的成員就被分成了普通的、核心的。使得合作社在分配上和控制上不平衡;使得合作社管理缺乏民主,對于普通農戶,經濟能力低,文化水平不高,這就使他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降低,從而影響合作社的發展。
3、會計核算制度不規范
合作社的成員缺少財務管理的意識,同時也缺少相應的專業知識,對于合作社來說,也沒有建立相應的會計制度,這就使得合作社在會計核算問題上有很多不恰當的地方。無法準確計算農民應得利益。這就使得財務不透明。
4、缺乏創辦和管理人才
農民合作社的主要成員還是農民,這就嚴重影響了合作社的發展。此外,還有一部分自己認為自己比較厲害的人,怕那些新加入的人會影響自己的利益,從而選擇了自己辦企業,根本不愿意加入合作社,這種自私自利的企業領導者沒有合作共贏的精神,也間接地影響了合作社的發展。
5、資產管理混亂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產的組成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社員加入合作社的時候所投入的資金,另一部分則是往后的工作不斷累積的資金,這些資金應該屬于合作社所有成員的共有資產。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合作社的領導人缺乏對資產管理的認識,不僅在設立有關賬戶記錄資金存貨方面有問題—虛假登記資產數量、賬戶殘缺不堪;甚至壓根就沒有賬戶資料提供。這樣就造成資金去向不明確,促使相關負責人做出徇私舞弊,貪污等一系列不合法事情。對于采購和接受物資的真實性受到侵害,自然就無法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就會使得合作社社員的利益嚴重受影響。
6、財務公開不規范
由于相關法律實施的時間有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并沒有好好去學習,從而造成某些合作社在財務公開方面顯得不規范。一方面,負責人對于財務公開抱有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有極少數在某種程度上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將合作社的財務狀況向外展現出來。另一方面,農民專業合作社股份依然還是掌握在少數股東手里。這就造成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內容的真實性原則得不到體現。在合作社沒有設立監督審計小組的情況下,甚至有弄虛作假的財務公開的現象出現。自然而然,合作社的成員也就無法通過真實的財務公開信息了解到確切的財務狀況,更別提對合作社的財務進行監督了。
7、利益分配不合理endprint
對于合作社的普通農戶社員來講,利潤分配的問題一直放在首位。利潤分配不合理,很容易遏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通過相關法律的學習了解,農民專業合作應按照交易額和股份結合的方式給社員進行可分配盈余的發放,可現實往往是按交易額分配的總量總是少于可分配余額的百分之六十,而按股分紅的比例卻遠遠比按交易額返還的比例要高得多。另外則是合作社公共積累提取的比例顯得相當隨意,同時在實際盈余分配中,故意將“一次返利混肴”,沒有做到法律法規規定的那種分配模式。
二、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律政策不健全
現在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性質也是各不相同的:依據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要想具有法人地位,必須在有關部門進行登記,然后合作社才能進行其他的活動。然而,直到現在,湖南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地位還是很模糊。除了合作社法之外,其他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卻很少在合作社法中有明確的規定。湖南省在制定相關配套法律上還很落后,還沒有對財務管理制定任何制度,這就使得湖南省的合作社的發展受到阻礙。現在,湖南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政策傾斜不夠,沒有常規化,相關的制度也沒落實下來。總體而言,還是因為法律政策不健全直接影響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管理。
(二)政府的參與改變性質
通過研究發現,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很少是由農民自發設立的,而大多數都是由政府發動組織起來的,很少一部分是由企業帶動的。如果不是農民自發的話,一旦政府插入,其性質將會發生變化。因為,當政府領導加入農民合作社,就會擔任一定的職務,有了一種行政上的感覺,農民的發言權就被剝奪。此外,政府的參與,會使得合作社像一個公益組織,使得合作社成員與其他人的區別不是太大。那些由企業帶動起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有自己的缺點,因為,這兩個都是以組織的形式存在的,對于企業來講,利潤就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而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來說,最初的目的就是保護農民的利益。這兩個組織的目標是不相同的。在合作社中,農民的數量雖然非常大,但是他們投入到合作社的錢卻很少,這就使得他們的地位相對比較低,這就使得財務制度出現問題,從而影響對財務的管理。
(三)產權模糊引發糾紛
通過研究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發現,產權因素是制約組織發展的一個重點。無論是從建立合作社的領導人還是加入合作社的股東來看,合作社的產權運行機制總是有利于他們這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在合作社建立初期,產權模糊這一問題并不會得到解決,這是因為各方代表仍處于良好關系的狀態。但后面合作社開始盈利變大,業務范圍也越發廣泛的時候。由產權引發的糾紛就自然而然被引導出來,如果產權問題不得到解決,那么往后類似的糾葛將會層出不窮,這就阻礙合作社發展的原因,自然而然,財務管理方面也就容易出現差錯。
(四)管理人員法規意識薄弱
湖南省相關部門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崛起也愈發的重視,頒布一系列的政策下發到各個合作社,強調要著重培養管理人才。然而,形式主義依然彌漫整個合作社的環境,有的合作社主要負責人員向上匯報培訓情況也都是杜撰出來的。所以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被執行,管理人員沒有得到培訓,造成遵守法規的意識薄弱,往后的財務管理工作中也會顯得漫不經心,財務核算工作不能得到認真執行,所以說管理人員的自身行為也就成了影響財務管理的原因。
三、改善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舉措
(一)拓寬融資渠道
目前,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主要來源主要是社員會費、銀行的借款、他人捐贈等。這些渠道獲得的資金都比較少,這就需要拓寬新的融資渠道,這就要求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方面應該革新農業合作社股金籌集機制,增強它的內部融資能力;另一方面,及時制定吸引外部資金注入的機制。此外,完善外部融資環境,湖南省已經頒布了合作社法,這就使得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有了法律依據,使得合作社的發展有法可依。作為政府,應該為合作社創造良好的財稅環境、金融環境,可以讓合作社向更多的金融機構進行籌資,來提高其經濟實力。
(二)加強內部制度建設
目前,湖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管理監督機制還很不完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章程的建立、法人治理的機構基礎等。合作社的社員應當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包括實行民主決策、監督等行為。每一社員除了作為合作社的顧客提供農產品之外,更是合作社的主人,按照理論上應該也是要共同參與決策;隨著合作社進入規范化發展軌道,合作社應該對那些出資多的社員在決策上的權力予以限制,完善相關的內部管理制度。同時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體制與每個社員的自身利益連接在一起。所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社員的自主性。制定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完善內部組織機構。
(三)加強監督力度
農民專業合作社追求穩定健康發展,有必要在財務管理方面加強民主監督力度。一方面,合作社要落實定期向有關部門提交真實內容的財務報表等制度。另一方面,合作社必須堅持保證財務信息公開規范化的形成。
(四)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體系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根據自身管理需求和業務特征來建立會計核算體系設置賬簿、會計科目等方式,這樣不僅能對會計信息快速收集而且也便于監督行為的展開。針對各項內部控制制度,應當定期派人審查,查漏補缺,不斷完善制度中薄弱的缺陷。另外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要進行提升,不僅僅是相關知識水平還包括專業素養等。所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部門要順應時代的變化以及根據自身合作社的類型,制訂不一樣的核算方式,加強對采購、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核算形式。
(五)完善利益分配機制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分配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存在不僅能夠提升社員的勞動積極性,同時也是提升合作社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所以完善利益分配機制就必須嚴格按照農民合作社的相關法律規定的那樣,根據交易額比例返還且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按股份分紅則根據股金越多分配金額越大的分配方式進行,不能出現馬虎敷衍了事等行為。
(六)明晰產權機制
明確的產權機制能夠讓農民專業合作社穩定發展。根據合作社的相關制度規定,合作社的成員通過交納股金而擁有社員資格,但是無論牽扯多少投資者,多少資金,合作社內部財務管理人員都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為其建立相應的賬戶,從而達到明晰產權的目的。這樣做不僅能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能夠真正享有各種權利:包括決策權、資產處理權等。而且還能夠避免各個階層的成員因為產權模糊導致財產分割不明確而引發的糾紛等一系列的財務管理的問題。
(七)培養合作社管理的高素質人才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人才培養方面需要財政部門撥出相應的合作基金。通過專業化的技能培訓,能夠迅速而有力的向周邊做技術推廣方式。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分層次對主管農業的領導,合作社負責人進行定期地培訓,努力培養、造就一批熟悉農民專業合作知識的骨干隊伍。同時也要在培養合作社內部人員的情況下,去吸納人才。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培養一批經營管理人才,不斷提高合作社的管理能力。同時還要普及財會知識,提高人員素質。
【參考文獻】
[1] 趙凱.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模式的比較研究[J].農村經濟,2011(5)
[2] 龍飛揚,王福英.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稅會計,2014(5)
[3] 魯雯雯,李桃馬,書琴. 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探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