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石油化工工程項目的規模不斷擴大,先進的項目管理模式也隨之備受關注。項目采購管理是項目管理中一項重要內容,加強采購管理、提高采購管理水平對保證項目的圓滿完成意義重大。基于此,本文就石油化工工程項目材料采購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進行了解析。
關鍵詞:石油化工;工程項目;材料采購管理;成本控制
一、石油化工工程項目采購的特點
(1)采購需要的資金較大。對于整體的石油項目投資來說,對于材料的采購資金投人就可以占據整體資金投人的60%一70%之間。(2)采購貫穿整個施工過程。石油工程采購跟其它行業的采購有著明顯的差別。對于石油工程來說,由于采購需要貫穿整個環節中,所以需要較長的時間。(3)采購供貨周期長。石油工程的采購最主要的特點是要根據實際的運行情況對設備定性選取,為此當施工中需要相應設備時,需要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該設備的定性制作。從設備設計到設備的投人使用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說采購持續時間周期較長。
二、影響采購成本的主要因素
(1)設計因素。影響項目投資最大的階段是設計階段,設計階段決定了項目投資的80%,所以設計水平決定了項目的投資水平和建設水平。設計方案過于保守、選材沒有歸類等等都會直接導致采購成本大幅增加。(2)采購因素。比如采購前期策劃不周,造成計劃安排不合理;選擇的合格供應商數量不足,選擇余地小,很難壓低價格;選擇采購的時機不當,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招標前對供應商能力估計不足,造成延遲交貨;貨物運輸過程中管理不當,造成貨物損失,影響成本和進度等等。
三、石油化工工程項目材料采購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確定項目采購模式
在進行采購模式制定時需要根據石油化工工程的工期長短、承包設計深度、工程量大小等因素加以考慮,從而制定符合這個工程的采購模式。其中常用的采購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種:E+PC模式、EPC總包模式、EP+C模式。(1)EPC總包模式。這種模式下需要承包商根據合同的相關規定承擔施工、采購、設計等服務。針對這種模式,承包者在進行采購時可以采用統一項目采購和多項采購協議。承包者應該注重項目的采購管理,這樣有利于采購人員根據實際的需求與供應進行交流,有效降低工程余料。(2)EP+C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特征為:設計和采購由一個公司承擔,而施工由另一個企業承擔。其中,兩個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由業主進行有效溝通。通過這種模式,負責設計和采購的單位必然會有效降低采購的成本以及有效保證設計的準確性。這樣,在后期施工中有效降低了原料的浪費以及從源頭上控制材料的預算。(3)E+PC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業主方委托一個工程的技術方,在技術支持方的技術方案和幫助下,由業主綜合管理工程項目,直接或另外委托相關單位進行采購設備、運輸、保險、土建、安裝、調試、試運行等活動,最終使工程投入運行。技術方對工程的技術保證指標負責,業主方對進度,質量(采購及施工),綜合管理負責。
(二)充分利用采購環境
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外部環境策略的制定對采購計劃的實施會產生重要影響,外部環境包括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宏觀環境是指能對工程項目組織如何采購產生影響的外部變化,包括市場季節性的變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國家財政金融政策的調整、通貨膨脹的存在等等各種因素。而微觀環境則是指工程項目組織的內部環境,即實施采購的過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觀環境原則的前提下,一個好的工程項目采購策略應當充分利用外部市場環境為工程項目整體帶來利益。充分利用采購環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熟悉市場情況、了解市場行情、掌握有關工程項目所需要的貨物及服務的多方面市場信息。
(三)加強材料采購整個環節的成本控制
石油化工工程材料采購環節,采購人員需要秉承著適度適量原則,避免出現采購過量或不足的情況。實際操作中可以下幾個個方面進行:開始采購前做好相應準備,了解市場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采購方案,包括采購范圍、距離與價格等,選擇優質供應商與確定運輸路線;編制采購計劃。根據材料的需用計劃和采購經濟采購量的分析結果以及將要選擇的合同類型編制采購計劃,說明如何對采購過程進行管理;實行采購預算值。實行采購預算,可以在施工前對資金的合理分配進行合理的設計,這樣為以后的資金利用奠定基礎;選擇合適采購時機。結合工程進度與需求合理安排采購順序,避免材料長期堆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進一步降低材料耗量;合理選擇供應商。項目在施工中需要跟供應商進行有效的合作,如果供應商選擇錯誤會對工程造成很大影響;控制材料發放,對工程施工環節材料的領取與發放工作進行嚴格控制,推行實名制領取方式,同時確定施工中材料的具體應用。與此同時,設定專門的檢查崗位,安排專人定期盤點材料,對比材料實際消耗量與涉及預期消耗量,調整材料浪費的部分,降低成本耗量。
(四)采購管理中的風險控制
采購風險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外因型風險,主要包括意外風險,價格風險,采購質量風險,技術進步風險,合同欺詐風險;一類是內因型風險,主要包括計劃風險,合同風險,驗收風險,責任風險。通常情況下,對風險的應對,可以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盡可能地消除或減輕風險,將風險的發生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下;還可以通過適當的風險轉移,減輕風險事件發生后對項目目標的影響。這就要求在采購管理中能夠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可能的后果及影響,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風險,并在項目建設全過程中對風險進行監控,從而減少因風險造成的成本增加。
結束語:
由于石油化工工程建設所需物資采購周期長、資金大、質量要求高的特點,采購管理更具有不可忽視的經濟意義。在采購管理過程中,采用科學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合理進行成本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整個項目的成本,保障項目正常運行,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現代采購管理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探討[J].楊夢,葛宏翔.東方企業文化.2013(21)
[2]淺談企業強化采購管理之途徑[J].劉曉博.中國外資.2013(03)
[3]企業加強采購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探討[J].牛占嶺.商場現代化.2017(15)
作者簡介:常艷坤,女,身份證號:4107261989****6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