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霞+李娜娜
摘要:“行者”顧名思義,知行合一,行勝于言。19世紀美國景觀設計杰出代表人物查爾斯·埃利奧特知于行,樂于行,遠于行。其先進的景觀設計思想引領時代的潮流,自然景觀的保護、景觀系統的思想和調查—分析—規劃的理性方法代表了美國早期景觀設計潮流。本文試圖將埃利奧特從“行者”的角度探討其對美國景觀發展所做的貢獻,而非脫離“行”,孤立地進行觀察與評價,借此使我們更好的了解西方景觀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查爾斯·埃利奧特;景觀設計;行者
1.行者——知于行
查爾斯·埃利奧特于1859年出生于馬薩諸塞州的劍橋。父親是著名的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W·埃利奧特,母親埃倫在埃利奧特僅十歲之時就去世了,家庭的變故使得埃利奧特變得孤獨和憂郁,更傾向寄情于自然山水。十幾歲的時候,他就很喜歡騎車獨自穿行于波斯頓地區,或和家人一起到緬因州海岸度假,在此過程中,他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不斷發展、加深。這奠定了埃利奧特與眾不同的個人景觀感知,善于從“行”中發掘深遠的景觀感悟。1882年10月,埃利奧特進入哈佛伯西學院,選修農業化學、園藝、應用動物學、應用植物學及地形勘測等課程。暑假期間,他與志同道合的五人組建了尚普蘭學會,在外風餐露宿了兩個夏季,記錄緬因州德瑟特島山的自然史。為了追求新的發展,埃利奧特中斷了在哈佛的學習,去了當時有名的奧姆斯特德景觀設計事務所實習。1885年,結束實習重返哈佛學習。1885-1886年,他獨自前往歐洲游學,在那里閱讀大量景觀設計和造園藝術方面的書籍文獻,結交了許多當時英國知名的建筑師、景觀和區域規劃方面的前沿人物。“行走”在當時景觀領域最先進的國家,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自我認知。回國后,埃利奧特在波士頓創立了私人事務所,主要業務有郊區花園、鄉村莊園,還包括城市公園和區域公園系統。1893年,在奧姆斯特德多次邀請下,埃里奧特成為了他的主要合伙人,一直到1897年突患腦膜炎去世。
2.行者——樂于行
“行”是埃利奧特樂此不疲的活動,“行者”是他對待景觀設計職業的態度和角色,而天賦則使他能夠在設計領域充分表達他的理念。面對19世紀的美國社會大氣污染嚴重,城市病爆發、各種文化入侵、城市郊區化及中產階級壯大等現象。1893年,埃里奧特向波士頓公園委員會提交了全面的波士頓地區公園規劃——波士頓公園系統規劃,這是美國法律承認的首個風景園林區域規劃,規劃過程中誕生了自然景觀保護、景觀系統思想以及調查—分析—規劃的理性規劃方法,造就了“行者”——埃利奧特一生中三項重要成就。
首先,自然景觀的保護是為了解決城市發展和自然景觀之間的矛盾。基于當時美國社會面臨著從農業轉向工業,從鄉村轉向城市的轉型期的壓力,要想打破城市發展與自然景觀保護之間的矛盾就必須要保護城市周邊的自然風景、保證公共使用性以及建立保護與管理機制。在波士頓項目中,依據自然、地理特性將確定波士頓地區開放空間分為幾種不同的景觀類型,制定合適的區域土地保護發展規劃建議。不同于自然景觀是原生態,不可改變的觀點,埃利奧特認為城市區域中的風景面對發展浪潮可以進行一定的改造以適應公共使用。埃利奧特認為保護與管理自然風景需要組建“一個由所有波士頓城鎮市民組成的聯合協會,由州政府授權管理精心分割的免稅地塊,類似于公共圖書館管理圖書、美術館管理畫作一樣,服務于公眾的使用和娛樂。”次年,在埃里奧特等人的努力下,波士頓成立公共保護區托管會。
其次,景觀系統的思想。景觀是由不同等級的土地單位鑲嵌組成的多級鑲嵌系統,要以分級、分類的方式揭示這種的內在關。埃利奧特很早就意識到大尺度的景觀規劃不能孤立地發展,需要系統地分類研究。在1891年的名為“景觀概要”的手稿綱要中,埃里奧特便對北美景觀分級體系的研究,1898年出版的遺著《波士頓都市區域的植被和風景》中也對不同森林景觀采取分類辨別和分析。這種系統思想是景觀史上首次將景觀規劃與生態學相掛鉤,景觀是不斷變化且相互聯系的思想體現了埃利奧特自我景觀感知的進步性。
調查—分析—規劃的理性方法對后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景觀及景觀之間是一個復雜的組織系統,那么對于景觀的運作就必須謹慎、科學。受當時地理學家研究方法影響,埃利奧特在分析區域特性時最早采用疊圖的方法,將地形、水文、土壤、植被、氣候等數據收集并制成圖紙,再以圖紙疊加的方式形象地得出景觀要素之間的高度聯系。后來的麥克哈格的千層餅模式和適宜性分析方法便是埃利奧特景觀系統思想和調查—分析—規劃方式的延續。麥克哈格曾說:“我以生態規劃的創始者自居,但是,埃里奧特比我早了半個世紀,他創立了嶄新的前所未有的綜合規劃方法。”
3.行——遠于行
實踐上,埃利奧特不斷開拓追求,樂乎行之,獨創性的設計理念為美國景觀的發展增添了一抹濃墨重彩,為美國景觀規劃的發展建造了許多代表性的作品,像朗費洛紀念公園、懷特公園等。“行走”于實踐前沿之時,埃利奧特還漫步在先鋒著論的道路上,為專業雜志和流行雜志撰寫景觀方面的文章。埃利奧特之行遠乎自身行走在景觀規劃道路的尖端,他的一言一行給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財富和影響。比如像曼寧、麥克哈格等追隨者對其景觀系統思想和理性規劃方法的后續發展。
總結:“行者”埃利奧特一生轉瞬即逝,但他行走出美國近半個世紀的景觀實踐大道。他是景觀的“行者”,在行走中探索、求真知;他是景觀的“先行者”,發掘行走的樂趣,開創景觀設計新領域;他是景觀“行走”的領路人,經歷了美國都市景觀系統的產生、發展過程。作為一位孜孜不倦的“行者”,他的貢獻成就其為美國歷史上偉大的景觀歷史學家、革命家、實踐者以及思想家。比較現代中國景觀設計師,他們缺乏了個人魅力及獨創性,紙上談兵的大有人在,人們坐在室內大刀闊斧的談論景觀發展的“真知”。殊不知脫離調查、考察的景觀和區域規劃僅僅是為了滿足政府領導者和投資者的利益。endprint